欢迎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文末多多点击“在看”,我们就会经常出现你的订阅列表里了,谢谢。
10月12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蓝部长表示,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这一揽子增量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
2、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3、 叠加运用专项债、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
4、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
具体干货整理如下:
1、逆周期调节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财政部表态还有较大的举债和赤字空间;
2、鼓励地方盘活闲置资产,使用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支出需要;
3、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激发消费潜能,用好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工具,扩大内需;
4、强化库款调度,适当支持库款紧张的地方,增强基层财力保障能力;
5、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①研究专项债投向清单管理;②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③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1、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2、建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
3、已发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办法,建立常见备付金制度。
1、2023年全国隐性债务比2018年减少50%;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
,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2、将完善专项债台账,确保政府负债和项目资产平衡,探索专项债提前偿还,研究偿债备用金制度;
3、加大对经济大省专项债支持力度,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高的地区倾斜。
4、截至9月底,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3.6万亿元
,占全年额度92.5%;下一步将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1、叠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楼市
止跌回稳
;
2、
将积极研究出台楼市平稳的增量措施,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储
,当前闲置土地多,确有需要可新增土储;
3、优化完善税收,正在抓紧研究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
4、支持收购存量房,加大保障房供给,
将用好专项债收购存量房
,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适当减少新建,支持地方消化存量房。
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深化财税体系改革举措。
1、今年再提高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3%,为历次上调幅度最大;
2、当前基本“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态势,将采取5项措施;
3、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今年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奖励标准也有明显提升。
1、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型银行资本金,可通过银行体系扩大整体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起到
撬动金融杠杆
的作用。
2、增加专项债用于收储土地和保障房,可调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
缓解地方政府和房企债务压力
,还可以去存量房库存,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优化税收,叠加已实施的下调房贷利率等政策,可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刺激需求入市。综上举措对促进楼市“止跌回稳”皆具有助推作用,对于房地产支持政策,我们认为达到或略超预期,
体现了政府对于楼市止跌回稳的决心。
3、增加地方债额度置换隐性债务,虽然是存量债务置换,“化隐为明”,但也有助于
地方降低利息成本支出
,
改善财政状况
,腾出资源用于发展和民生保障。尤其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务这两大方面,虽然本次会议由于程序未走完,无法公布具体金额,但相关发言人态度诚恳且积极,与本周二的会议相比,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预期管理显然更胜一筹。
最后,蓝部长的表态也尤为关键,其表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请大家放心”。如此表态,让市场对后续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地会更加期盼、更有信心。
我们认为会议虽未透露具体刺激政策的规模,但与周二的会议相比,部分提法应满足甚至略超预期,释放了更明确的积极信号,预计短期内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走出误区系列:“保房价”和“保汇率”,真的不可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