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最先“唱衰”日本的,恰恰是日本人自己。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困局。日本经济界将1993年成为“厄年”,“失去的十年”,由此而来。2011年,日本经济未有根本性好转,又有了“失去的二十年”一说。
日本著名的鹰派政客,《日本可以说不》的作者石原慎太郎就曾说过,“考虑到中国不断膨胀的GDP和较大的人口规模,日本自然是会被取代的。日本衰退的其他各种迹象在这种背景下太过突出。”
日本经济学者兼媒体人池田信夫,甚至还出了一本书,反思日本经济,就叫《失去的二十年》。
(池田信夫的《失去的二十年》)
那么,日本到底有没有衰落呢?
不能凭主观感受,还是假定一个标准,要拿数据说话。
标准1:纵向看,日本的现在,和过去比怎么样?
如果比过去差,那就是衰落了。
标准2:横向看,日本的发展速度,和其他国家比怎么样?
如果比其他国家慢,那就是衰落了。
前者是绝对衰落,后者是相对衰落。
这里,我们从宏观(GDP)、中观(产业)、微观(企业)三个维度来分析。
先看宏观-GDP。
对比美日德三国,我们可以发现——
纵向比,日本2017年的GDP,连1995年都不如。与2012年相比,更是少了1.4万亿美元。
(日本历年GDP对比)
横向比,1995年,日本离美国的差距最小;现在,已经被美国甩出了几条街。紧随其后的德国,追的却是越来越紧。
(美日德三国GDP对比)
现在有一种说法,日本将大量产业转移到国外,国外还存在“1.8个日本”。
这也是事实。2012年5月22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企业、政府和个人持有海外净资产为253.01万亿日元(3.16万亿美元)。
这里,我们就假设,日本在国外还拥有“2个日本”,国内国外加起来,也不过15万亿美元,还差美国4万亿美元。
当然,这是在假定美国海外资产为零的前提下。
你看,日本现在的经济体量,不如20年前,离美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这不是衰落,是什么?
中观-产业维度,日本表现如何?
家电、电脑就不用介绍了,日本早已走下神坛。
造船业,日本曾占到世界份额的40%以上,先后被韩国、中国超过,现在的市场份额,不足10%。
(1902年至2013年,各国占全球造船业总吨位的百分比)
液晶面板产业,1995年,日本占据90%的出货量,现在不足10%。
(世界各国/地区液晶面板生产能力)
消费电子产业,索尼、松下、夏普不复当年之勇,智能手机基本上被美中韩三国包圆了。
(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占有率)
有人会说,这些都是低端行业,日本已经“升级”到高端行业。
高铁,高端吧。2007年之前,日本和法国、德国垄断了高铁业务;2007年-2009年,日本仍然占据22%的份额,世界第一。现在,日本占据的份额,只剩下9%了。
机床,工业之母。2006年,日本巅峰时期占世界四分之一强,现在不到20%。
(世界各国机床产值占有率)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日企是主动放弃品牌产品,向高利润的零部件产业“转型”,跑到了产业链的上游。
这就有点文过饰非了。家电、电脑的利润是低,但消费电子的利润,不算低了。高铁、机床,也是日本主动放弃的?
再看所谓的“高利润的零部件”半导体。2014年,日本占世界的10.3%。2017年,下滑到了8.9%。
(2014-201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产品结构规模及增长情况)
更重要的是,品牌产品与零部件,传统行业与高端行业,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完全可以“我全都要”。
如果能像三星一样产品、零部件通吃,像苹果一样把消费电子卖到全世界,日本为什么不做?
日本衰落与否,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微观-企业了。
“财富世界500强”显示,1996年,日本与美国并驾齐驱,上榜了99家企业;20年后,日本只剩下51家了。
(日本“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锐减)
再看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百强榜”,2013年,共有39家美企入榜,日本有12家企业登榜,中国企业仅5家。2018年,美国公司有51家上榜,中国公司和日本公司有7家上榜。
无论从综合实力还是创新能力看,美国依然强大,日本企业却衰落了。
当今,日本最牛的支柱产业,是汽车。
然而,最近几年,日本汽车企业却频陷造假丑闻:2016年4月20日,日本三菱汽车,承认油耗造假。不到一个月,日本铃木汽车也承数据造假。2016年7月,全球气囊市场占有率高达20%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测试数据。
(三菱汽车公司道歉)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9日,日产汽车陷入了“蓄意编造”废气排放和油耗数据的丑闻。
日本企业造假?放在以前,不敢想象。现在已不是新鲜事,竞争力不够,只能靠造假来凑。
再来拆解一下半导体行业内的日本企业。
2012年,日本有4家企业挤进前20强;2016年,只剩下3家。
日本最强的半导体企业是东芝,2012年排名第5,2016年,滑到了第10。最新的消息是,2018年6月1日,东芝将旗下半导体公司卖给了外国财团。
(东芝出售半导体业务)
再看半导体的细分领域—光刻机。
佳能和尼康曾经是光刻机的霸主,现在,却被荷兰的ASML抢去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佳能、尼康与ASML的市场份额)
真是节节败退。
还有一种说法,说日本企业有很多“隐形冠军”。言下之意是,日本企业,表面上不行,背地里很强大。
局长还是之前的观点,“隐形冠军”和“显形冠军”不是“二选一”,如果两者都能做好,为什么不做呢?
(“隐形冠军”企业国家排名。图片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
况且,日本“隐形冠军”也不是天下第一。
其实,日本经济发展的怎么样,老百姓感受最深。
这个,就要看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了。
纵向看,日本2017的GNI,只相当于1994年的水平。
(日本历年GNI对比)
横向看,1998年,日本GNI高于美国、德国,现在已经被反超了。
(美日德GNI对比)
你要是日本老百姓,作何感受?
当然,现在的日本老百姓很幸福,但是,明明可以更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