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理论大缸
网址www.sociologicaltheory.cn以抢二道贩子饭碗为目标,传达学习Sociological Theory等英文期刊前沿经典有关精神,抓好摘译推送中心工作,把推动汉语社会学理论发展作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个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实验万事屋  ·  博士就发了14.5分的Cell大子刊,这厦门 ...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博士生Science发文:很庆幸导师要求每周 ... ·  5 天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康奈尔大学博士:如何写出有论证深度的论文?三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理论大缸

社会学理论大缸:这个公众号,我写了七年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1-08 20:48

正文





📚

《社会学理论大缸七年精选集》线啦!


从2016年创办至今,

我已经写了上千篇学术普及文章。

我从中精选和归类了学科/名家/概念/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理论/方法等10大主题,

整理共计54万多字、500篇文献解读的合集!


一本人手必备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

扫码即可获取👇🏻👇🏻


这个公众号,我写了七年

文/孙宇凡|编辑/子晨



一件事,坚持了七年。我自己都感觉有些诧异。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016年,在我刚创办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的时候,甚至近半年都没有在朋友圈分享过自己的文字。原因很简单:有些害羞、甚至有些自卑。


2013年本科毕业时,我没有继续深造读书,而是直接去了政府和智库工作。所以,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突然做一个讲海外文献编译推荐的学术平台,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够相称。当时我还给自己取了个笔名——“野翰林”。是自嘲,也是自我安慰。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倒是很喜欢这个笔名了。


我感谢在最初的岁月里,对这个平台感兴趣的老师和朋友。每每读到她/他们的留言,都会给我增添一份写作动力。这种暗自欣喜的感觉,支撑着我在工作的那几年,能够白天上班、晚上读书。


虽然是“野翰林”,我却收获很多来自学界的肯定。可以自豪地说,很多国际学术的最新讨论,我能够比一些学术机构更早关注到,并且以写笔记的方式在公众号传播开去。


当中文学界探讨历史社会学的初兴时,我已经在公众号上分享了近年多本获奖著作与研究,往往比中译本引进早几年;当中文学界开始探讨物质转向、关系转向、精英研究转向等议题时,关于拉图尔的上万字文献总结、关系社会学的名篇解读等议题,我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一一分享了。如果你当时读到过,相信会理解这种及时追更学界前沿的乐趣


* 记录公众号七年文字的《精选集》

整理于2023年4月


之后,随着我在广州、河北和菲律宾工作,以及到中国台湾、英国求学,这个平台对我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这背后,也是我在理解学术知识传播方面的变化。如果说最开始,这只是为了写个人的阅读笔记,那么随着关注的人数变多,得到的反馈渐多,我开始把知识传播视为“减少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工作。


高等教育的不平等?


是的,我们经常忘记:中国的大学不是只有北大清华,而是由大多我们没有听过名字的地方院校构成的。这就像我们无法接受用“北上广”作为中国的代表一样,就像我们关注沿海与内陆、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一样。毕竟,我就是从内陆学校走出来的一名普通学生。我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都没什么值得一听讲座。我当时甚至为了听一场感兴趣的讲座,逃课坐火车到上海去。
虽然现在的互联网环境改善不少,知识获得更容易了一些,但高等教育内部的不平等依然影响深远。写公众号这些年,我经常都能收到一些来自普通学校的朋友的或抱怨或执着的私信。看到他/她们,就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如果我能和十年前的自己对话,我会对他说什么呢?会怎么帮他呢?我的文字会给他一些力量吗?


在和读者的沟通与互动中,我逐渐打开了自己——从纯理论研究拓展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性别等各领域的知识,尝试分享更丰富的学术议题和内容;从个人笔记转向相对平实的写作风格,希望连接更多的学习同路人。


*公众号《七年精选集》十章目录

整理于2023年4月


今年年初,我开始整理公众号文字材料,发现陆陆续续写了10个研究领域和主题。《社会学理论大缸七年精选集》包含十章,我专辟了《理论名家》《关键概念》两章,收录百余篇推送文章合计20万字左右文字,比如:

拉图尔去世:关于他的行动者网络理论,1万字介绍和30页英文文献清单
布迪厄前沿研究18篇:文化资本、书单、研究趋势……


除了理论研究,我也拓展到包括历史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与教育社会学、性别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等等,合计500篇海外文献解读分享,比如:

18周课程大纲《历史社会学》:逐讲说明版

25篇教育社会学研究:鸡娃、反内卷、高考与政治(社会学理论大缸推送合集)


你能看到历史社会学的大多经典和前沿文献的导读,不管对来自历史学、社会学还是政治学的朋友都会有启发,也能看到在经济部分的讨论,涉及到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全球产业链、狗屁工作论等议题,都是时下颇受重视的研究。你还能从文化、教育的章节看到关于朋克音乐、电竞、旅游等方面的研究,感觉到社会学的多彩多样与独特视角。


然而,从个人笔记到减少高教不平等,这只是故事的一半。


另一半故事——是走出知识圈,探索知识与社会之间联接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这是北京万圣书园里挂在墙上的一句话,也是自由主义者、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名言。


“我们与其他人类共通的东西,那就是感受痛苦的能力。”这是当代另一位左翼哲学家罗蒂的名言。


我相信,如果说右翼的波普尔在教诲我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与传播,我们能够相信我们本来就相信的东西,也能质疑我们居然相信了的东西。那么,对左翼的罗蒂来说,这样的启蒙与解放不在于让自己逃脱于世,更不在于傲然于世,也不是成为先知和抛弃众人,而在于感受身边人、感受这个社会,以及探索重建团结的可能性。正如他以“对话哲学”为中心,在多部著作中的关键词所揭示得那样——“社会希望”和“(重新)铸就我们的国家”。


因此,从2020年开始,我逐渐转向热点写作,尝试用社会学或其它学科的研究文献,回应社会的苦难与希望。你能看到,我光是在2022年就基于海外研究文献,写了关于50多个社会热点的分析:从996现象、性别暴力、“二舅”、明星逃税到一些不能说的、但也不应该被遗忘的事件。因此,我开始恢复我在智库和政府工作的习惯,除了阅读学术文献,也阅读来自欧洲、英美的大量智库报告、政策前沿,并结合国内热点进行分析。比如下面这篇:

比“暂停公布失业率”更悲观的,是年轻人已经彻底放弃自己




为什么学术常常被视为独白式创作呢?为什么学术不能对社会做出回应呢?这些思考促使我探索出不一样的道路——学术的公共传播。


读到这里,相信有不少朋友是一路关注过来。我经常会被问到:“有没有整理好的合集?在公众号搜索查看往期推送不太方便。”也有一些出版社颇有诚意的邀请我整理出版,但因个人规划谢绝了。


一直到今年,我才抽出精力整理这些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才想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我在写的是一本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


这本社会学百科全书:


  • 7年时间:从2016年创办公众号至今。

  • 10大主题:我精选和归类了学科/名家/概念/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理论/方法等主题。

  • 500篇海外文献解读:关于这十大主题,我写了500篇文献解读。这些文献都是来自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美国社会学评论》等海外名社书籍与顶刊文章。

  • 540000字材料:关于这10大主题,500多篇海外文献解读,共计有54万余字。


我将这些精选整理成这本《社会学理论大缸七年精选集》,共计1268页!


*《社会学理论大缸七年精选集》


这本文档,可以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学百科全书”:既包含了理论研究,又包含经验研究;既有重要的经典专著解读,又及时追更国际前沿文献!

  • 如果你只是对社会学知识感兴趣,相信这份电子文档能够帮你直接入门。因为大多文字写作时,都已经考虑到面向公众,所以语言会平实一些。

  • 如果你不是来自社会学专业,那么相信这份电子文档能够帮你开拓视野,找到和自己兴趣的无数衔接点,因为这些文字涉及议题之广,从全球政治经济到性别暴力,从中国热点到国际时事。

  • 如果你正在做研究写论文,那么这份电子文档能够帮你找到很多感兴趣的题目,找到合适的方向和文献,让你的研究能够加入国际对话。


我曾在2020年整理过公众号的精选集,这次内容增加了不止一倍,但价格不变,还是38元


如果你有兴趣购买这份54万字/上千页的国际文献解读合集,可以有两个方法订阅:


方法一:

扫码以下海报上的微信或支付宝二维码直接付款38元,同时在付款时备注你的微信号。我会在三天内加你的微信,发送给你。



方法二:

如果付款后,忘记或不方便备注微信号,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号(research1991或sociology2022)领取该精选集的电子版。添加好友时,请备注:精选集。




- 这里也有100页的试读本链接 - 

百度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yQrprO1195nR3S7SatBnw?pwd=95r7
提取码: 95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