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中国最会吃火锅的地方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4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很多人错的地理常识,地理老师都哭了 ·  4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问答题专题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4-15 12:17

正文


1、描述类——多为看图归纳

(1)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

(2)自然特征的描述(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地质状况)

(3)人文特征的描述(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状况)

(4)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气候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人口分布、植被分布等)

(5)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

(6)多个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


2、原因分析类

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

逆温、温度变化原因、温差大小、光照强弱、降水、气压、天气、气候、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盐度、洋流、渔场、赤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水能、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地貌成因、地质构造、河流水文变化、旱涝、岩石成因、缺水原因、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逆城市化


3、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

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

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


4、开发与环保类

一般要先答出某地区的资源状况,再答出开发这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5、危害、措施及治理类

如能源措施、某工业区的整治、某环境问题的措施、某大河流的治理


6、意义类

一般包括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环境意义


7、画图类

多为画地形剖面图


8、特征问题

1)地形 地貌 特征 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

2)地表环境特征 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3)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4 河流水文特征 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的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

5 农业生产特征 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6 工业生产特征 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7)农业 工业 城市 旅游等区位特征 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

A 农业区位: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

B 工业区位: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

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C 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

旅游(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区位: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

8)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9)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

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资源条件(丰富);

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交通条件(便利);

市场条件(广阔);

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

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

旅游条件(丰富,地域组合好);

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10)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

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扩宽道路,专线(定线)行使;

建立统一的交通指挥系统;

统一培训驾驶员;

减少过境车辆进入城市。

11)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

搞好环境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境管理;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加强绿化;

对垃圾进行无害、再生处理。

12)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普通)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商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13)山区农业资源如何综合开发:(以江南丘陵为例)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改良红壤;

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14)如何综合整治(发展)一个工业区(鲁尔区、辽中南等)的经济: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提高人口素质,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整治环境,美化环境;

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

15 如何分析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