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活统计学
平台致力于将统计学基础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带大家走进生活统计学的世界。介绍统计软件SPSS/SAS/Minitab的生活统计运用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铠侠发布 PCIe 5.0 SSD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极摩客 K11 ...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一招通关Meta面试!system ... ·  4 天前  
九章算法  ·  看清一个方向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活统计学

我那么爱你,你却要离开

生活统计学  · 公众号  ·  · 2017-06-09 21:26

正文


在我们公司,有个很珍贵的物种,叫做管理培训生(这个名词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我就不做介绍了)。


在大家的理解里,管培生是天之骄子,未来之星,是公司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公司生存生活必然如鱼得水。而对他们来说,却并非如此。他们要在入职三年里经历三个不同部门的轮岗;轮岗要横跨供应(SUPPLY)到需求(DEMAND);而每一次轮岗,虽然轮岗前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各自想去到的下一个岗位,但是并不会如他们的愿。因为轮岗前有面试考核,考核优秀的人通常能够去到自己想去的岗位,考核成绩一般的人会面临调岗,考核不合格,要么退出管培生项目,要么劳动合同终止。而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明文规定外,还会有其他意外产生。

 

我见证的一个意外是这样的。


一个管培生,第一年轮岗在销售,业绩做得不错,人也聪明灵活。既然第一个轮岗已经在DEMAND,第二个最合适的选择必然是SUPPLY。这个管培生懂得规则,老老实实报了SUPPLY。轮岗面试表现不错,职业发展思路清晰,被问到最希望的下一个轮岗,管培生很坦诚地表示希望去到SUPPLY,但是不想去到A职位。


给我分享这个故事的是当时负责支持供应链团队的人力资源总监,他说:于是,我们让他去了A职位。


故事的结尾是,这个管培生不情不愿地去了A职位,完成轮岗,一年后又完成升职,之后离职,做回了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再后来又过了一两年。


公司培养管培生的方针没变——为了培养有综合实力的管培生,一定要进行有跨度的轮岗,要先有宽度,再有深度。你要证明你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卓越,才有机会选择想做的事(也许彼时仍旧需要考虑公司需求)。


于是一个一心一意想去DEMAND且符合条件的管培生,被分配到了SUPPLY。这个管培生在第一个轮岗上深得老板赏识,被给予了很高的绩效表现评分,算是被证明过的公司认可的值得发展的人才。所以他在第二个轮岗上的执着任性让管理层大跌眼镜。——他不接受第二个轮岗分配,宁可退出管培生项目,也要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公司不得不派出他的前老板,未来的老板,HR一一和他谈话,他始终不接受。公司没有因此改变,坚定地认为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坚定地把他分配给了既定岗位。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他很快在外面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机会,迅速离职。

 

这两个故事都曾让我纠结不已。


从公司的角度上看,公司花重金给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委以关键岗位轮岗机会,给予资深高管搭配的导师计划,自然希望你快速成长,有所贡献。就像家长管理自己的孩子,有投资有付出就必然有适度的管教。你们作为被公司最为看重的人才之一,应该是理解并与公司有共鸣的。


而从管培生个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努力读书,凭借个人才华与付出获得万里挑一的工作机会,自然希望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一展宏图。谁也不能且不该打着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强迫他们做出自己不愿意的选择。


公司和管培生在这种相互纠结中,竟然形成了封建大家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冲突。

 

我突然领悟到这种关系的奇妙之处,源于今天无意中和一个离职的管培生的聊天。


他去到一家企业文化宽松的跨行业公司,如鱼得水。

 

当我问起:那里的企业文化什么样?你适应吗?(这实在是一个HR的典型问话)


他说:我还蛮适应的。


沉默了一下,才补充道:其实,我不适应的之前公司的文化。


我当时多少有些意外,于是问:为什么呢?


他说:


主要是氛围吧。具体来讲可能是我比较不适应那种family的感觉。有本书不是说企业应该是alliance吗,我挺认同的。


我们这一批管培生在去年年底走了好多,一次性走了56个吧,其实大家都感触很深。觉得公司也花了那么多钱招我们,但都会有一点觉得,这个时代的人好像跟大家庭的氛围不太融合。


从接受一方来说就是,特别沉重的爱。。。。我们就觉得不一定要把职场当做家庭啊,而公司会觉得我们一定要是家庭,我那么爱你!


我那么爱你。


我隔着电脑屏幕,想起曾经让不想去A职位的管培生去到A职位的人力资源总监。他和他所在的面试官小组并非为了为难这个管培生,只是希望能够给他一些挫折教育,给他机会去发现未知的自己,给他为自己期望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所以他把这个故事当作一个成功的案例分享出来,指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对公司对员工发展负责的BP


而那个苦口婆心劝说管培生接受不喜欢岗位的公司高管们,又有哪一个不时间宝贵,他们依旧愿意拿出时间,一遍一遍去谈,去使其明白理解并接受公司的良苦用心。


因为,我们费尽千辛万苦选中了你,我们那么爱你。

 

殊不知职场新生代却早已不再信奉爱与责任,相信的是当代契约精神。


契约首先是互相尊重,然后是互惠互利。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重金培养了一张白纸般的大学生,却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认可和回报。

 

很幽默的另外一件事,发生在不久之前。


公司负责管培生项目的HR找到我,咨询人才管理流程和系统支持问题。问及他所面临的挑战,说是管培生离职率太高,希望有机会给他们进行更高幅度地调薪,以示重视和激励。


我当时问:你有做过调查吗?你有数据支持,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薪酬吗?你有信心调薪能降低离职率吗?


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肯定答复。

 

而我今天意外得到这些答案,大概是他们一直没有想到的吧。

 

这件事情使我警醒。


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为上一辈人,不再是时代的掌舵者,不再明白年轻人在想些什么,不再能够有足有新锐的观察力去了解新一代的思维和行为,甚至也没有什么年轻人朋友。


而这件事给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我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不要使用你的固有理念地去解读你并不了解的人,尤其是新生代。你要明白新生代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正在用他们的价值观打破这个世界的固有规则,并形成新的秩序,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你不能够背负过去的成功经验使之信服,只有与之同行。


这一刻,我很希望自己能够有多些机会,去和9000后职场人做回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