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3日至9月29日,全球范围内披露的医疗健康行业融资事件(VC/PE)共计24起,融资金额合计约39.19亿人民币。
其中国内11起,融资金额合计约3.64亿人民币。融资金额最高的一起事件:启函生物完成2550万美元A+轮融资。
国外共披露13起投资事件,融资金额合计约4.98亿美元。融资金额最高的一起事件:Ginkgo Bioworks完成2.9亿美元E轮融资。
我们将本周全球范围内披露的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事件汇总梳理,并推荐了全球范围内医疗健康行业值得关注的企业,以飨读者。
表1:
国内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情况概览,数据来源:
IT桔子、36氪、火石创造等
(I)
基因编辑器官移植技术研发商--启函生物
9月23日,启函生物完成255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银国际资本领投,联想之星、鑫易生物、拔萃资本跟投,A轮投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北极光等持续跟投。
启函生物于2017年成立,由美国哈佛大学杨璐菡博士及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双院院士George Church共同创办。启函生物使用世界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生产出可用于人体移植的安全有效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解决中国和世界器官移植供体严重短缺的问题。拥有世界先进基因编辑平台的启函生物,不断研发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改进基因编辑的通量和应用场景,提高基因编辑的精确性和可控性,实现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应用,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的基因编辑平台公司。
(II)
干眼症生物医药研发商--维眸生物
9月26日,维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为人民币6500万元。本轮融资由贝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领投,聚明创投、长融资本、赢骐投资、JMCR与东翰国际等机构共同参与,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自主研发的干眼症创新药项目VVN001的美国临床研究。
维眸生物是国内一家新锐公司,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干眼症创新药项目已经进入IND(临床试验申请)准备阶段,预计将在明年启动临床试验。维眸生物的创始人为沈旺博士,他曾在美国雅培、安进等全球性医药企业从事创新药研发工作20余年,期间曾领导团队成功开发了两款药物并成功实现上市,分别是一款干眼症靶向治疗药物和一款抗癌药物。他同时也是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III)
靶向药物研发商--宁康瑞珠
9月27日,宁康瑞珠于近期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翰颐资本和横琴金投。
宁康瑞珠是一家靶向药物研发商,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和代谢性疾病三个主要方面。技术特长主要表现在研发特定组织靶向性分子,比如肝脏、肠道靶向药物,以达到具有高疗效、低副作用的差异化优势。目前公司的项目还处在早期开发阶段。宁康瑞珠的创新点体现在化学和生物学两个方面:将药物化学、计算化学以及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设计针对特定组织或靶向器官的小分子;同时利用对靶点和药物作用机理的深刻认识,并以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为市场导向,寻找新的适应症。宁康瑞珠从一开始就将公司的研发管线定位于创新。
表2:
国外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情况概览,数据来源:
药明康德传媒、雪球、IT桔子等
(I)
微生物药品研发商-- Vedanta Biosciences
9月25日,Vedanta Biosciences今日宣布完成C2轮融资,本轮融资后Vedanta Biosciences的C轮和C2轮融资总额达到6210万美元。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Quad Investment Management、SV Investment Corp、Shinhan Investment Private Equity等。
Vedanta Bioscience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专注于以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为基础,开发免疫介导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Vedanta Biosciences是全球肠道微生物创新药研发领域最具潜力的公司之一,其自主开发的平台技术可以精准控制菌群药物的组成结构,解决了传统供体依赖性肠道微生物药物组分不一的核心难题。公司已将多个产品推进到临床阶段,其中两款产品授权给BMS、Janssen等国际大药厂做后续开发。
(II)
生物技术提供商-- Amphivena
9月25日,Amphive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C轮6200万美元的融资,由启明创投和NanoDimension共同领投。
Amphivena Therapeutics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生物技术提供商,致力于开发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公司将运用募集的资金推进其正在研究的AMV564产品开发。这是一种结合CD33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正在某些血液癌以及实体瘤中进行1期临床试验。CD33和CD3串联双抗体AMV564是免疫疗法,旨在通过靶向癌细胞表面蛋白和T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来起作用,从而使后者能够杀死前者。该公司一直在开发用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药物,目前AMV564正处于复发或难治性AML的1期研究中。
(III)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研发商-- Kheiron
9月27日, Kheiron Medical(Kheiron)宣布完成2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tomico Investment Holdings(Atomico)领投,Greycroft、Connect Ventures、Hoxton Ventures和Exor Seed跟投。
Kheiron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家医疗科技公司。该公司主要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疾病筛查技术及软件,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检测癌症,并改善患者临床疗效。Kheiron将放射科学专业知识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以提高各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Kheiron的核心产品是乳腺疾病筛查工具Mia,可帮助放射科医生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二次检查。Mia的机器学习和数据处理技术能直接集成到现有放射学工作流程软件中,并能对患者进行自动化筛查。Kheiron计划于2020年初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一起开展Mia临床研究,并与美国学术医疗中心合作,开展商业化前试点研究。
(一)A股市场
2019年9月23日至9月29日,本周上会4家,3家通过。
中小板上会2家,1家通过。
创业板上会2家,2家通过。
截至2019年9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正常排队企业452家,其中,中止审查企业12家。终止审查企业52家。据笔者统计,首届大发审委自2019年3月12日履职以来已审核IPO企业共89家,其中过会75家,被否13家,取消审核1家,通过率为84.27%。
本周3家过会企业来自物业管理(新大正物业,中小板),计算机、通信和其电子设备制造业(矩子科技,创业板),专业技术服务业(筑博设计,创业板),本周1家被否企业来自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海湾环境,中小板)。
本周暂无医疗健康行业企业上会。
(二)美股市场
2019年9月23日至9月29日,有7家企业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说明书,全部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本周仅1家医疗健康行业企业向SEC提交S-1文件。
表3:
本周美股医疗健康企业IPO申报信息概览 ,
数据来源:纳斯达克官网、Renaissance Capital等
注:
(1)本周Beam Therapeutics企业入选FierceBiotech网站评定的FierceBiotech's 2018Fierce 15;
(2)本周暂无企业入选FierceBiotech网站评定的FierceMedTech’s 2018 Fierce 15;
(3)FierceBiotech每年会公布入选FierceBiotech's Fierce15和FierceMedTech’s Fierce15的全球最值得关注的30家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这30家企业基本涵盖了目前最关注的疾病领域和最受关注的新技术。
这些公司代表生物技术投资者现在认同的最具潜力的新技术、最需要解决的制药难题、以及可以找到的最合适研发团队。
某种意义上,Fierce15名单,可以作为研发热点和投资方向的指南。
(I)
基因编辑药物研发商-- Beam Therapeutics
9月27日,Beam Therapeutics向SEC提交了一份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亿美元的S-1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代码为BEAM。
Beam Therapeutics于2018年5月成立,是首个利用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开发全新疗法的公司。Beam Therapeutics的核心技术建立在知名华人学者张锋教授和David Liu教授的科研突破之上,包括David Liu实验室开发的多个DNA碱基编辑平台(DNA base editor platforms)和张锋团队研发的RNA碱基编辑平台(RNA base editor platform)。与传统的CRISPR技术不同,碱基编辑能够精准定位、直接编辑基因组中单个碱基,并不需要切断DNA或者RNA。通过精准修改基因组以消除错误或写入保护性的变异,Beam的单碱基编辑技术可能有助于预防、调节和治愈影响患者生活的各种疾病。
(三)港股市场
2019年9月23日至9月29日,港交所合计披露14家拟上市企业提交的首发招股书(Form A1),均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本周无医疗健康行业企业提交IPO申请。
2019年9月23日至9月29日,全球范围内披露的医疗健康行业并购事件共1起。
表4:
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并购事件一览表,
数据来源:IT桔子、上市公司公告等
9月25日,德展健康收购锦圣投资所持金城医药25.05%股份,交易价暂估21-26亿元。金城医药是一家头孢类医药产品研发商,业务范围涉及生物制药、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保健品、新材料等领域,为用户提供AE—活性酯、头孢他啶侧链酸活性酯、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呋喃铵盐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