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位于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边的老字号“烤肉季”的烤肉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过程。烤肉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美味的烤肉吸引了无数食客。其独特的烤肉制作技艺和经营模式具有北京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中还介绍了烤肉季的原材料选材、炙子的制作、果木熏烤的独特技艺以及六道木长筷的使用等细节,并描述了食客体验武吃时的感受。同时,烤肉季面临着如何保护好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并传承发扬的任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烤肉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烤肉季是京城知名的老字号,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风景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观点2: 烤肉季独特的烤肉制作技艺。
烤肉季的烤肉制作技艺独特,包括选材、炙子的制作、果木熏烤和长筷的使用等,这些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键观点3: 食客体验武吃的感受。
武吃是烤肉季的一大特色,让食客们体验烤肉的过程,感受到新颖、豪迈和豪爽的氛围。
关键观点4: 烤肉季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烤肉季面临着如何保护好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并传承发扬的任务,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吸引更多的食客前来体验。
正文
坐落在什刹海银锭桥边的老字号“烤肉季”的烤肉制作技艺,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这里您可以文吃开怀,也可以武吃酣畅,过“非遗年”吃“非遗烤肉”,这份记忆肯定难忘于心。
“这个时候葱是甜的,这个时候就可以放香菜了,这个葱切的是柳叶葱,或者叫眉毛葱,他是滚刀切的,为什么要这么切呢,这样受热面积更大,现在可以品尝了……”
烤肉季饭庄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风景区,与北京小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桥观山”举步之遥,不仅是京城知名的老字号,也是什刹海风景区的一道独特旅游名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美味的烤肉吸引了无数食客。烤肉季饭庄服务经理王青丽说:
“要说烤肉季呢,那还得从荷花市场说起,因为在清代的时候呢,咱这个荷花市场在前海这里,每年的5月初到10月末,烤肉季的创始人呢,季德彩就在市场出摊卖烤肉,随着年复一年的常年经营,烤肉的味道啊,以及做生意的诚实度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到1927年的时候呢,由摊商变成了坐商,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创立至今,“烤肉季”从未离开什刹海,已成为这一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名吃,游人食肉观景,其乐融融。“烤肉季”烤肉制作技艺及经营模式具有北京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研究价值较高。在2008年,其烤肉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说起非遗,我们这叫牛羊肉制作技艺,所谓的技艺呢,主要是包括烤肉以及牛羊肉制作,它不是一个品种。包括选材呀,以及烤肉用的炙子呀,或者是用的大长筷的六道木啊,这种一系列的东西都是在技艺当中的。”
在炙子烤肉这一类别中,市面上有很多竞争对手,烤肉季与同行相比有何不同?
“大家伙在市面上看到的炙子烤肉也有很多家,外面的这个烤肉呢,一般都是那种小炙子,它底下烧的是木炭,它上面那一个铁板呢,不是有缝隙的,它就是一个铁板。我们的炙子,他是用一个个铁条箍起来的,它中间会有一丝丝的缝隙。底下烧的呢,是果木。果木呢,是选用北京北部山区的枣木,木质啊比较坚硬,燃烧起来呢烟比较小,烧出烟来还有一种果香味儿。在这个炙子底下烧果木,通过炙子中间的缝隙将烟味熏到肉上,能给烤肉增添独特的味道。我们的切肉呢,使的就是1尺2的长刀,炙子呢,大概直径1米左右。肉呢,我们选用内蒙古一岁左右的羊肉,选的就是以羊的上脑和后腿为主。”
“这筷子呢,就是咱烤肉用的六道木,主要长生在在黄河以北1000米到海拔2000米的山地。它是一种灌木,植株可以长到3米这么高,因为它自然而成有6个花纹儿,所以说各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叫六道木,叫六棱木,也叫六线木,六杠木。尤其在山西五台山的那个地方,有个比较响亮和大气的名字,叫做降龙木。”
作为牛羊肉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身上担负的责任有什么呢?王经理说:
“制作技艺传承到现在呢,已经是第八代了。我们严格要求,按照师带徒得形式,手把手地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主要职责,首先就是监督原材料的供应,肉的选制以及操作的火候大小的规范,烤肉的时长,这种一系列的标准化的要求,由他来监督以及实施。料汁呢,我们会专门有一个师傅来进行调配,别的师傅不会参与,别人平时也接触不到这个料汁的调制工作。专门只有一个师傅来进行秘制,所以你想在家庭中去复制烤肉季的口味,恐怕有点难度吧。”
王经理口中的这位神秘的师傅向记者展示了烤肉香味独特的秘诀:
”来到我这儿啊,就没这么轻松了。这里呢,就是咱烤肉季制作烤肉的地方。烤肉时候呢,需要有十几种的秘制的料汁儿,再加上火候一丝不苟,才能烤出咱家香喷喷烤肉。咱那烤肉季的料汁儿,也是咱的立足之本,是咱烤肉的灵魂。特色的料汁烤出的肉不膻不腻,非常好吃。非遗的所有秘密啊,全藏在这三小碗里。首先呢,是秘制料汁儿,加上秘制油,加上秘制姜汁儿,才能烤出香喷喷的烤肉。“
食客品尝烤肉,分为“文吃,武吃”,文吃,是指让后厨烤好后由服务员送到餐桌上,而武吃,是指过去大家站着围在铁板前,把腌好的肉自烤自吃,显得格外热闹。在烤肉季就有这样一个房间,可以体验来自过去的“武吃”精髓。
”欢迎大家来烤肉季来体验我们的武吃的房间,这个圆圆的炙子啊,一会儿吃肉的时候,大家伙围着这个炙子,手拿六道木的长筷,脚踩着长条板凳,肩膀上搭着一个毛巾。这个毛巾呢,主要的作用就是热的时候可以擦汗。“
武吃的热闹与刺激,让来此体验的食客都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
“太新颖了,从来没这么吃过。回头一看,好嘛,外面就是鼓楼,这景哪儿找去呀?在北京这么多年,从来没这么吃过,下次我一定要带着我家人来吃。”
“我刚才吃的就是单吃那肉,因为吃个新鲜嘛。然后这个师傅给递了一块烧饼,这烧饼外酥里嫩,里头热乎乎的,加上这肉,那咬一口里面唇齿生香,有面的香味儿,有芝麻酱的香味。然后还有肉啊,葱和香菜那种,几种调料加在一起,绝了,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一次武吃的体验觉得特别豪迈,特别豪爽,美食美景感觉格外的好。我觉得要很多朋友一块儿玩一起吃才会有氛围。“
据食客们说,不但形式让人畅快,就连肉的味道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那温度刚刚好,那个肉,没想到这个调味儿调的特别的好,咸淡适中,口感也非常的筋道。搭配这个葱花和香菜,一下把这个肉的香味就激发出来了。这个体验的过程是最好玩的,就是因为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炙子上同时炒这么多肉。经过师傅的指点,在什么时候搁葱,什么时候搁香菜,能让这个烤肉最后混合出来的味道是一级棒。这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比在家里炒饭爽多了。“
每每看到食客体验武吃时的兴奋神情,王经理都会回想起自己在烤肉季一路走来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