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1人遇难28人失联丨一览 ... ·  16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16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丨一览 ... ·  2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瘫痪老人被抬至银行办业务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多元无知效应”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08-21 18:08

正文


今天为大家科普 “多元无知效应 ”。



传播学中的 多元无知 是诺依曼提出的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 ,是指传播媒介提示的 "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做"多数意见"来认知 ,在传播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且周围形式不是很清晰时,我们最有可能接受并参照别人的行为。通常状况下,对于一个突发事件的当局者来说,我们通常认为在场的人越多越好,而这种想法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

比如之前甘肃 19岁女孩跳楼自杀 时,围观者越聚越多,大家没有想着怎么救人,反而纷纷嘲笑和攻击要跳楼的女孩,甚至怂恿其自杀,最终女孩跳楼身亡。难道围观者真的个个冷漠无情,毫无人性?其实他们很可能都受到了 “多元无知效应”的影响。

他们每个人都在看着别人怎么办,于是没有人真正意识到了事情的紧急性和严重性 当身边人都没有阻止女孩自杀,他们便以为这是 “多数意见”,即使有些人认为这是错误的,但 人性的軟弱和无知使得他们在去个性化社会情境下不自觉地开始 “随大流”。所以 对那些身处陷境需要帮助的人而言,如果只有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在场的话,或许他得救的机会还要大一些。

多元无知效应的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因为当局者误判了他人的想法,认为他人行为的表述与他观察的是一致的,其实则不然。于是乎,造成一群人的做事方式一错再错, “随大流”现象的普遍流行,而这群人中的很多人在当时均没有认知到其“肉眼”观察之错误之处。 可见,这个效应能使得社会群体变得更加 “无知”与冷漠。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