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豆友 机龙之助 给《帕特森》的评论
原标题 | 《帕特森》:不只是半吊子诗人
在吉姆•贾木许的影片《帕特森》中,与这座邻近纽约的小城拥有同样名字的公交车司机帕特森,日复一日地过着寻常人眼中枯燥乏味的重复性生活。难道我们不是寻常人吗?在这部随处可见偶发性的即兴诗篇中,帕特森貌似严整排列的机械性生活,却又像是隔行重复的抒情诗节,它在规整的韵律中使我们静心凝视着细微细化带来的惊奇。
《帕特森》一片与贾木许以往更具开放式的粗犷叙事不同,并与贝拉•塔尔的《都灵老马》相类似,利用一周七日的时间变化来展开影片的叙事。但与《都灵老马》对《圣经•创世纪》的借鉴不同,《帕特森》描绘日常时间流逝的方式并不具有宗教仪式感,影片中贾木许确实也营造出时间循环往复的规制感,但帕特森却并没有被动性地接受碌碌无为。而恰恰是他的这一选择,使我们逐步意识到平凡并不意味着向生活屈服。
准确来说,《帕特森》描述的是静默空间下的波澜,它的确像十四行诗般严谨,但贾木许依然无视规则,并渴望变化。帕特森与片中写诗女孩的相遇是重要的一刻,尤其是他俩关于诗歌的对话。女孩非常渴望给帕特森读一首诗,但她却为诗歌不怎么押韵感到遗憾。但帕特森是这么回答的,“没关系的,不押韵的我更喜欢。”显然,重要的并不只是形式。
有趣的是,这位写诗的女孩并不是影片中出现的唯一一对双胞胎。在影片刚开始时,妻子劳拉就向帕特森讲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她梦见生了一对双胞胎。而在之后的几天中,双胞胎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在帕特森的视野中,但贾木许绝不是想要通过巧合来制造俗套。双胞胎的形象,一方面体现了帕特森对某种反复出现的意象的执着,另一方面也给这部描摹日常的影片增添了几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
就像曾经被纽约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曾经吟诵过那样,与城市同名的帕特森像这座城市本身一样,始终充满着敏锐的感受力和浑然天成的抒情禀赋。因此,这样一位天才与妻子在一起生活时,也就根本不需要故作姿态地去营造不切实际的浪漫氛围。贾木许对于小聪明式的文艺腔调毫无兴趣,可谁都不会否定《帕特森》是浪漫的。
威廉姆斯的长诗《帕特森》启发了贾木许
与沉默寡言的帕特森形成对比,妻子劳拉似乎更能体会到现代生活的乐趣,因此说她制造了庸常岁月中大部分的浪漫时刻,就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了。在影片中,劳拉并没有被简单地神圣化为至高无上的缪斯,但也绝不是一位百无聊赖的的家庭主妇。她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她平凡天真,却有血有肉,并始终对即将到来的生活保持着期待。
我始终觉得劳拉仿佛就是一位定居下来的吉普赛人,她虽然不会对婚姻生活发出怨言,但始终都在幻想着成为一位波西米亚式流浪歌手。同时,这也是为何她既可以满足于制作手工蛋糕,又对于狂野的装饰派风格饱含热情。
然而,在大部分的时间中,帕特森都只是活在自己的遐想中。除了与妻子的交流,影片中的帕特森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朋友。虽然他会习惯性与小酒馆的老板聊上几句,但不要忘记了他总是独自喝上一杯。 或许恰恰是因为帕特森没有什么朋友,于是每一个在他生命中偶然出现的人物,貌似都显得的至关重要。的确,帕特森似乎习惯了独来独往,但并不是说他对人不感兴趣。
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他总是充满好奇心地偷听车上乘客的交谈——无论是黑人小男孩关于拳击手“飓风”卡特的闲聊,还是屌丝青年对于漂亮姑娘白日梦式的意淫,又或是激进派学生的高谈阔论——这总是能引起他的思索,而他似乎也真的发现了平静水面下燃烧的激情火焰。
的确,帕特森对于新事物缺乏认同感,并对自己僧侣式的生活作风持有一套说辞——在手机诞生前的数个世纪不也是过得很好吗?但他对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并非只是一味排斥,还记得他信步走过洗衣房的那场戏吗?还记得他对黑人青年寻找说唱灵感的方式所流露出的钦佩之情吗?
《帕特森》一片多处涉及艺术灵感的问题,但在这一点上贾木许并不是一位神秘主义者。艺术并非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物,一位帕特森的公交车司机同样可以是一位诗人,只要你可以洞察日常生活的奥秘,就可以在一只火柴盒上找到灵感。
毫无疑问,贾木许本人对于艺术家这个群体是充满敬意的,否则你很难想象他是怎样塑造出帕特森独特的艺术家性格。如同帕特森从未承认过自己是一位诗人,贾木许本人在接受法国《电影手册》的采访时,也只是谦虚地声称“我是个半吊子艺术家”,并认为电影导演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半吊子,什么都要知道一点。 同样在这本杂志,大概半个世纪前,戈达尔撰文称“电影就是尼古拉斯•雷”。
20世纪50年代备受手册派推崇的美国导演尼古拉斯·雷
在电影界,对于尼古拉斯•雷的敬意始终都是存在的。还记得《爱乐之城》中米娅与塞巴斯蒂安约会时看的是哪一部电影?是尼古拉斯•雷的《无因的反叛》(1955)啊!当然,谁又能知道,他们是否被詹姆斯•迪恩的魅力所吸引呢?年轻的时候,贾木许曾在尼古拉斯•雷生命的最后两年成为了他的一名助手,雷总是说,“如果你想做电影,不要只钻研电影,因为在电影里什么都有。”
20世纪50年代的詹姆斯·迪恩是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偶像
《帕特森》中的诗意俯拾皆是,但影片中的帕特森却不只是钻研诗歌。恰恰是对日常的耐心和热情,才使得贾木许的影片情趣盎然。影片最令人动容的是,我发现帕特森虽然才华横溢,但对这一切貌似又满不在乎。当他望见自己写满诗歌的笔记本被斗牛犬撕烂时,我们仿佛也第一次在他的眼睛中察觉出绝望。但要不是对那种“满不在乎”的参悟,他在影片结尾处也不会因为与一位日本游客的交流而从新来过。
- END -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