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
设为星标
”
忙
碌的病房里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了,值班医生接起电话,电话那头自报家门,是来自急诊ICU的。
电话里描述:来了一位64岁男性患者,发现意识障碍、肢体乏力4小时。已经急查了头部CT,没有看到出血,可能考虑急性脑血管意外,申请
神内会诊
。
值班医生挂掉电话,匆忙赶去急诊ICU,经一番询问后病史如下:
ICU副主任医生问:“
这患者考虑脑血管病吗?体温稍有低热,感染也不能排除吧,要不要做腰穿?”
神内医生眉头紧皱,思考着:
定位诊断
失语状态——额颞叶;
双上肢摸索动作——额叶;
双下肢肌力差,肌张力高,病理征阴性——胸髓病变?双额叶内侧面病变?
感觉检查不配合,无法判断有无感觉平面。
定性诊断
患者急性起病,有高血压高危因素,病前无感染诱因,脑血管病可能性更大。
定位定性分析无确切结果,神内医生决定还是先按脑血管病治疗,预约头部核磁,待结果出来进一步考虑。
核磁结果出来了,如图示:
双侧大脑前动脉梗死,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由左侧大脑前动脉发出。
看到结果后,大家都惊讶了——还有此等脑梗死,怪不得症状不典型。
翻阅文献,发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占所有脑梗死患者中的比例只有0.3%-4.4%,极易误诊为额叶占位性病变、基底动脉闭塞、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1]
。
那么让我们随着文献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种特殊的脑梗死吧!
▶
发病机制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多与Willis环变异有关,尤其是A1段变异
[2]
。大脑前动脉变异较为常见,为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脑梗死提供了解剖学基础,如累及单侧大脑前动脉常致双侧脑梗死。常见的变异模式有
[1]
:
单侧大脑前动脉
MRI对大众人群的研究发现,单侧A1段不发育者达5.6%
[3]
。
在解剖变异的基础上,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发生机制可能有
[4]
:
-
心源性栓塞;
-
动脉-动脉栓塞;
-
动脉狭窄导致局部血栓形成;
-
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痉挛;
-
动脉夹层等。
▶
临床表现:
双侧大脑前动脉梗死临床表现多样,与额叶联合区、运动性语言中枢、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尿便中枢等额叶功能区及胼胝体损伤相关。症状可能有:
-
运动障碍:尤以双下肢中枢性瘫显著
-
精神症状: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
原始反射释放症状:强握、噘嘴反射
-
帕金森综合征
-
排尿障碍
-
言语障碍
有了这次的经历与学习,对这种特别的脑梗死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