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收盘后,央行网站发布了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摘要如下: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8个百分点。
全文链接见央行官网: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203456/index.html
今天早上,某大券商固收部给出的晨会信息:随着广义流动性收紧以及后续基本面逻辑的落地,预计利率将迎来下行空间。
我先不说广义流动性收紧推导利率将迎来下行是多么XX的逻辑。我就想说,请贵司先把春节前欠市场的1.7万亿人民币给补上再出来扯淡。
回到货币数据,2月份M2同比10.1%的增长比一月的9.4%高,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
去年2月份是M2增量的一个相对低点
,根据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数据回推,去年1月和2月的M2分别为202.3亿和203.1亿,去年2月份的M2增速显著偏软。这和去年2月份新冠疫情爆发全面严控防疫有关。去年从3月份开始大规模放水M2增速开始大幅增加。所以,
不要因为2月M2增速偏高就认为今年还会继续放水,后面随着去年同比基数的增加,增速会逐渐回落到今年年底的9%左右
。
从环比看,2月份M2的投放还是挺高的。M2和人民币贷款数据都远超市场预期。但是,这个数据并未超出我的预期,因为在月初同业存单分析中,我就发现招商银行在2月份同业存单发行量的异常攀升。当时,
我曾经推断招行在2月份开始在冲规模了,如今央行的金融数据出炉很好地验证了我在10天前的猜测。
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2月的同业拆借利率环比大幅攀升: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8个和0.23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3个和0.29个百分点。
按照大家日常的理解,央行放水拆借利率应该走低才对,但是是事实2月份虽然M2和贷款都超预期,但是市场拆借和质押回购利率都在向上走。个人认为合理的解释是:
虽然央行投放了很多资金,但是社会由于经济复苏对于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市场的整体利率向上走
。另外,可能有人问最近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不是减少了么,为啥说市场的M2增速还提升了?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
货币市场M2和基础货币投放量以及货币乘数有关,虽然央行近期减少了公开市场操作,基础货币的投放减少,但是由于经济复苏整个资金流动的速度提升,货币乘数提升造成了M2的上涨。
结合昨天刚刚发布的CPI/PPI数据:2021年2月CPI同比-0.2%,环比上涨0.6%,前值-0.3%;2月PPI同比1.7%,环比上涨0.8%,前值0.3%。可以看到,
虽然物价指数CPI同比还在负增长,但是在PPI的拉动下会很快回升。
从环比看,无论是CPI还是PPI环比涨幅都较高,而且已经是连续2个月出现环比较明显的上涨。
可以预期,近期大涨的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会快速影响我国的PPI指数进而拉动CPI上行
。今年的通胀主要依靠PPI拉动,而食品对于CPI可能是负贡献。这也就意味着,
中上游的重工业和制造业景气度将提升,而下游的消费品行业景气度将下降
。
人民币贷款数据如下:
住户贷款增加14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85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0亿元。
从信贷数据看,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企业,其中长期贷款增量较多,体现出企业景气度提升,长期投入增加
。在住户贷款方面,代表消费贷,信用卡的短期贷款减少,可能和近期严查消费贷流入股市楼市,限制互联网贷款等政策都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信贷市场出现了近年来难得的供需两旺,量价齐升的局面。
这种情况有利于传统大中型银行提升经营效益,特别是存款基础较好负债成本相对稳定的招行,建行,工行,农行,邮储之类的大中型银行边际改善更明显。
按照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口风看,本月中旬的
麻辣粉等量或缩量等价续作的概率较高
。由于经济活跃程度提高,降息刺激经济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
MLF和LPR继续保持不变的概率很大
。
-------------------------------
如果你股票套牢,不愿割肉,想早日解套,或者有长线持仓股,想通过日内交易降低持仓成本,那么这款量化
T0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