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房产第一资讯,洞察未来地产商机,文旅,小镇,养老产业,地产新型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职场神秘大公开,#姚晨闷声干大事# ... ·  昨天  
财宝宝  ·  @来去之间 ... ·  2 天前  
财宝宝  ·  义乌人真厉害?-20250222132311 ·  2 天前  
财宝宝  ·  半夜也要转发-20250221234909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30年后,中国最奢侈的资产——农村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7-15 23:20

正文

来源:北京绿十字、中金在线


中国的历史总有一些规律性,也如老子所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后30年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一定有极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言,会发生那些变化?君以为就如下这样的中国:




1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

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再没有像今天分得如此清楚,“农民”这个名词会逐步被人们淡忘,“三农问题”不复存在。

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交通、污染、地质灾难、人的物欲会让人们失去理智失去道德,三十年后“空心城”将取代“空心村”。




2
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30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

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就像固定电话与信件还有电报,自然进入了博物馆。

中国社会福利和税收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让三十年后的农村人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把农民引入城市;富人住在乡村,成为新农民,农民又成为工人。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

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人类文明的源泉是土壤,社会的价值观在乡村发生重大转变,这种改变源于植被、土壤与水,它们才是文明的全部,是金钱之母,人只有身临乡村才会与农民一样,用心与情来体会。

三十年来,城市用科学与技术掩盖了常识,城市是用科学与技术构筑的,城市现代化技术越强,其脆弱性越大。30年后城市进入老年期,城市功能面临严重受损、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逐步不适合人居,水、电、气是关键问题。用人民币取代了污染,用法律取代了道德,用西方300年文明取代了5000年中华文明。

蓦然回首,中国到了三十年后才清楚,西方的文化养不了中国人。




3
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




30年后,乡村不再是5000到8000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农村户口可能会用10—30万元才能买到,村里有土地、户口、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就业岗位不够,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约有2.5—3亿农民涌入城市,不少城市系统处于崩溃状态,社会二元结构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入“城市问题”的时代。



4
中国传统建筑全面取代欧式建筑




中国元素开始蔓延西方。从2006年到2036年农民房子还要经过2.5次重建,可是一次比一次建得更能恢复本土文化,这种文化会在2026年左右盛行,建筑风格以唐宋为主体,建筑材料会做得极为精致,超过今天的罗马柱、歌德墙。只要农民觉悟,富裕了,这就是中国步入强大的开始。2030年前后,开始提出保护时代的文化与建筑,我们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记忆。建筑用木料量会逐步增加,村里的庙与寺会比今天多很多,祠堂与传统仪式和传统建筑同步成长。



5
一产(农业)时代的到来




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农业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用具在2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农耕文明的消灭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让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中国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依照城市化的理念推进,推动着农民并不太欢迎的新农村。严格的说,新农村建设是对中国农耕文明的一次破坏,这场破坏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农民,同时也终结了城市时代的命运。




6
传统信仰将回归




早期的农村,宗教、宗祠和道德是乡村文明的核心。现在有的村只有小庙的遗址,但农民们心中依旧有佛。30年后农村的建房修路,每户都有家祠、家庙、神龛,以道德与宗教统治的乡村将会重现。宗教是盛世的表现,中国也只有农民有尊严的时刻,盛世就会来临。




7
女人将退出半边天




安居乐业、相夫教子、男耕女织这是中国的儒教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本身就不是什么看不起妇女,而是重新认定女人的价值,女人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如果这个价值错了,社会就乱了,因为女人是一个社会与家庭的母亲,女人是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平稳的轴心,一个家没有女人就不成家,没有了女人就失去了凝聚力,孩子没有了母亲就是天下最不幸的事,丈夫没有了女人其事业与灵魂就失去了90%。




8
“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食”,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彻底依人们的要求为原则,三十年后,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开始把土壤与树木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物质。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50年后的事了。那时的“住”,追求的不仅是室内的舒适度,而是开始强调室内外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由“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乡村环境会成为城市人追求的主流目标,房地产也开始转向广阔的乡村市场。

“行”,行与路是一体的。目前的城市在最初规划时,并不是现在的规模,城市是带着沉重的压力在被动发展。满大街的人,是城市发展没有预料到的,“行”成为所有人很不满意的问题之一。城市的路在修修补补中发展,乡村的路因为每个小城市均为3—5万人,道路呈现放射状的,小城市不是在水泥钢筋之中,而是在林中、水塘边、在小山坡,这里的路是景是田是人文环境,农村不再是汽车,可能是自行车、摩托车(太阳能)盛行,很多路又把水泥给改成砂石路和泥路。



三十年之后,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中国乡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让人们向往,城市将会成为问题与破坏的代名词,这就是我的预言。



关阅读:



事关6亿中国乡村人口 一大改革政策出台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在国家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对农民补贴不断加大,农业行业大整合已经展开。国家统计局2014末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家乡村人口数约有6.19亿,也就是说这项改革将影响6亿多的中国人!

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曾表示, 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 在新一轮政策下,这种大转型是否能在未来带来超越房地产业的致富机会呢?

我们先看看此次方案有哪些新看点?释放了哪些改革新信息?

如何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

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如何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中央是这么说的↓

1、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

土地新政将让农民也有财产性收入。 大都市的普通居民因为拥有几套房子也成了过去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百万、千万富翁,城市的土地成为能下金蛋的母鸡,给城市居民带来巨量的财富。单就土地而言,目前中国农民拥有的建设用地与所有城市建设面积相当,都是2.5亿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如果制度设计得当,未来这只巨大的母鸡也能给农民兄弟下出诸多金蛋来。 现在你是不是开始烦恼为何自己没有农村户口了呢?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的一轮暴富机会

方案提出, 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比于小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生产资金和规模,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收益相对可观,能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房地产行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后产生大量富豪,印证了一个结论:任何行业其结构体由“分散”走向“集中”,都会产生超额利润和暴富机会!

农业,似乎也在经历着房地产行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过程。中国的农业似乎正在走这样一条路:

自给自足小量供应(分散)→大耕户/合作社(相对集中)→农场主(集中)。

培养职业农民,农民也可以成为中产阶级

专家指出,方案传递出国家将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强烈信号,预计下一步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均会向这方面明显倾斜。

方案提出, 将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那些有能力的人自行创业,从小微企业开始,若干年以后,只要个人努力,有信用,有担当,未必不能成为大中企业的企业主。常言说的好,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所以,从小微企业做起,只要你勤奋,只要你抓住机会,只要你有机会,总可以成长起来。这样农民也可以成为中产阶级。

补贴向种粮大户、主产区倾斜

方案提出, 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

开展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将现行的“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优化补贴支持方向,突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方案还强调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以优化,今后财政支农首先会向种粮大户、主产区等倾斜,这也有利于农业转方式。

首提政经分开,保障农民利益

方案提出, 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探索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

在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城乡接合部的村集体资产,市值往往较高。面对巨大利益,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一些村干部在参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侵吞集体资产、“小官大贪”等现象,既侵蚀农民利益,也影响农村长治久安。

“农村治理是今后农村改革的重头戏。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政经分开’,借鉴了国企改革的经验, 有利于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也有利于实现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郑风田说。

国研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认为,实行“政经分开”试验,由有经营能力的专业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既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也可以缓解矛盾冲突,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壹方城相关活动推荐: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下的新战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扶贫攻坚工程等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得以统筹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会带来农村土地的规模化流转,而土地流转机制的盘活、规范的建立,又将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将会更具有实践方向。



峰会 · 简讯


峰会时间: 201 8年7月28日—30日【为期3天,含实地项目考察】

峰会地点: 中国-杭州

主办单位: 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

参会资格: 政府机关、开发商、建设单位、运营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高管

会议规模:400人


峰会议程安排

第一板块: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土地政策、创建实践解读及开发性金融政策解读

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安华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季 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第二板块: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如何创建及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朱冰: 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始人 宋娜: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项目发起人| 傅林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