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策略评论
专注于证券策略研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查阅本微信号以往发布的研究成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濯锦风丨“光远”前行为人民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期待!成都两所“树德”学校预计今年招生! ·  3 天前  
清廉蓉城  ·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成都:居有所安 ·  4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终于官宣!成都多场大型演唱会定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策略评论

【平安证券】货币政策新工具支持市场高质量发展|策略点评20240924

策略评论  · 公众号  ·  · 2024-09-24 16:50

正文

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 魏伟/ 张亚婕/蒋炯楠


事项

2024 9 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平安观点

政策基调: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此次新闻发布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出多项新的政策部署。宏观政策方面, 一是降准降息 ,央行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 资本市场方面,强调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重点抓好“三个突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具体政策方向梳理如下:
政策方向一: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央行首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三个突出”,吴清主席将“突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排在首位,具体强调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中长期资金等方面来增强市场稳定性。 央行首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包括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首期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二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央行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为100%,再贷款利率为1.75%,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2.25%左右,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两项工具未来均有可能视情况进行规模扩容。 据Wind数据,截至2024/9/23,2024年A股共有1947家上市公司实际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约13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0%和156%,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行业的回购金额靠前。 2024年A股共有897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以公告日期计),增持金额约6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和56%,央国企占比近一半。
政策方向二:加大活跃并购重组。将印发《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支持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及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重点支持科技并购、产业整合。 吴清主席表示,将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发布促进并购重组的六条措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鼓励私募投资基金参与并购重组。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及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 ,重点支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 二是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 ,在支持新兴产业的同时,助力传统行业进行重组整合,通过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给予支持。 三是提高并购重组的监管包容度 ,包括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事项。 四是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支持分期支付、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 ,在目前现金、股份、可转债等重组支付工具的基础上,支持上市公司采用分期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等方式进行交易,针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进一步提高重组效率。 据吴清主席介绍,新国九条支持活跃并购重组市场,2024年5月以来,A股披露重大重组案例近50单。
政策方向三: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支持公募基金ETF指数化产品发展、引导险资/全国社保/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汇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 吴清主席表示,将加快投资端改革,发布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意见(《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 一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 ,优化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适时推出更多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等中小盘ETF基金产品,推动公募基金行业稳步降低综合费率等; 二是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重点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 ,全面落实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完善保险资金、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政策制度,鼓励企业年金基金根据持有人不同年龄和风险偏好探索开展不同类型的差异化投资,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三是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安排等 。金融监管总局也就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作出表态,包括将: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2023年11月已经推动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开展试点,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注册资本500亿元);指导保险公司优化考核机制,鼓励引导保险资金开展长期权益投资;鼓励理财公司、信托公司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发行更多长期限权益产品等。 据吴清主席介绍,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了1倍以上,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从17%提高到22.2%;其中,全国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在境内的股票市场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成为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典范。
政策方向四:提升上市公司投资质量。将就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支持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价值提升计划,要求指数成分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一是要求董事会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和投资者回报,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夯实市值管理的基础;二是要求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等市值管理工具提升投资价值;三是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的回购机制安排,鼓励有条件的公司提前安排好资金规划和储备;四是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价值提升计划,评估实施效果并公开披露,形成市场约束;五是要求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应对措施,定期披露执行情况等;另外,强调上市公司和相关方必须要提高合规意识,不能以市值管理的名义实施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影响:三部门释放积极政策信号提振信心、推进市场进一步企稳修复,以深化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结构上继续建议沿着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方向进行布局,包括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业与出海、国企改革以及相应产业整合的并购重组机会等。 本次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共同释放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信号,一方面货币政策总量上实施降准降息、优化房地产政策;另一方面三部门合力从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活跃并购重组等方面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质量。短期来看,A股市场自5月以来持续蓄势调整,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本次三部门共同释放积极政策信号,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支撑市场企稳,9月24日当日,全A日成交额放量至9744亿元(2024/6/1-2024/9/23全A日均成交额约6300亿元),主要宽基指数普遍反弹,涨幅在3%-6%之间,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钢铁、煤炭行业领涨;中长期,继续建议沿着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方向进行布局,包括新质生产力(TMT/国防军工等)、高端制造业与出海(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等)、国企改革以及相应并购重组机会等。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金融监管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免责条款


平安证券



策略配置研究团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