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NNO  ·  打破日本垄断!Dongjin ... ·  19 小时前  
爱否科技  ·  小米 16 Pro 迎超前爆料,或搭载顶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淮南子》中堪称封神的6句话,告诉你6种人生智慧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10-31 17:58

正文


作者 | 幸运星
来源 | 皓然读书(growing-reading)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被誉为“绝代奇书”的 《淮南子》

它是中国汉代学识的集大成之作,蕴含着中国古人无限的智慧。

其中的很多道理,在今天依旧对我们产生着巨大作用。



说起《淮南子》,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它是一部被广泛评价为“绝代奇书”的哲学著作。

梁启超称赞其:“为西汉道家言说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意即光明宏大之理,是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编纂而成。

全书共分为21篇,内容采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被誉为西汉道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该书在阐述哲理的同时,还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及历史风俗,文风新异,思想深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书中最经典的6句话,句句珠玑,说透事理,在治愈人心的同时,也给人以力量和启发。



以蹍者浅矣,然待所不蹍而后行;
智所知者褊矣,然带所不知而后明。

翻译:

人走路时跨出的一步是有限的,但只要不停下脚步,就可以走向远方;

头脑每次掌握的东西是有限的,但只要不断学习,便可越学越有智慧。

感悟:

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横空出世的高手。

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是由平时一点一滴的付出,和长久的积累成就的。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完成了文学著作《三都赋》。

这十年时间,他广泛收集资料,拜访名人,家里室内室外,都备有纸笔,以便随时记录学习。

除此之外,在创作过程中,他还大量阅读书籍,累积素材。

终于,在他的勤奋和不断积累下,《三都赋》成为当时的经典之作,左思也因其名垂青史。


古语云:“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这一生,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在事上不断磨练自己。

日积月累,稳步提升,方有所成;坚守恒心,不断向上,方能如愿。

当你用尽全力去拼搏,不懒惰,不怠慢,你的坚持,终有回报。



置猿槛中,则与豚同,
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翻译:

把猿猴关在笼子里,它就会像猪一样笨拙,并不是猿猴不够灵巧,而是它没有处在发挥自己本领的地方。

感悟:

《庄子》有云:“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青蛙和夏虫,皆因环境的限制,受困于一方。

其实不管是动物,还是人,一旦受到外界的约束,都很难施展自身的本领。

春秋时期,吴国的王子庆忌,被誉为当世第一勇士。

他自幼习武,勇猛过人。在一次打猎中,庆忌碰到了一只麋鹿和一只犀牛。

这两种动物凶狠狡诈,猎手们都因此而害怕,决定收弓逃跑,但庆忌却没有畏惧。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踏麋鹿,使其受缚;又徒手搏击犀牛,将其擒获。

然而,像庆忌这样有胆识的人,后来被困在暗室里,却也连龟鳖都捉不住。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好的环境可以造就人,而不好的环境却让人泯然于众,裹足不前。

所以,要想突破限制和围困,就要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和环境。

要知道,只有当你不被外界环境所束缚时,你才能主动掌控自己的人生。


逐兽者目不见泰山,嗜欲在外,则明所敝矣。

翻译:

追逐野兽的人,眼睛看不见泰山,忙着追赶目标,其他美好的事物也会被忽视。

感悟: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品味生活,享受幸福。

若只顾一味低头追逐,就会错失眼前的风景;倘若能稍作停留,不仅可以感受沿途的美好,还能汲取更多前行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在行走途中,如果能把偶然的相遇,也视为重要之事的缘由,咂摸其中的况味,感悟世事人情。

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更是一种智慧生活的方式。

看到过一段话:

“生活中那些一生都马不停蹄,郑重前行的人固然可敬,但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欣赏周围景色的人,不但可敬,而且更加可爱。”

生活需要节奏感,做事张弛有度,才能在忙碌和悠闲中找到平衡。


要知道,与其着急去赶路,不如去感受路。

行于途,不究终点,沿途皆是风景;始于初,不执于迷,所遇皆是惊喜。

生活,一半忙碌,一半惬意,才能在舒缓从容中,悦享每一个瞬间。


短绠不可以及深,
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

翻译:

短绳不能够到深井打水,小器皿不能盛大物品,这是因为它们胜任不了。

感悟:

有句谚语:“有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

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倘若一味逞强,贪大贪多,便会被欲望所吞没。

东汉初年,汉武帝刘秀的姐夫梁冀,曾因为人谨慎,深得皇帝信任。

然而,随着手中的权利扩大,他开始逞强骄横,多次因贪权敛财而滥杀无辜,遭人愤慨。

后来,他又想独揽大权,于是设计毒杀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汉桓帝。汉灵帝即位后,他更加无法无天,终于引起朝野怨恨。

最终大臣们联手,将其斩杀于市,梁氏一党被彻底消灭。

古人云:“贪得无厌者,必定自食其果。”

人生最清醒的活法,就是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

对于力不从心的事,要量力而行;对于贪恋钱权的事,要坚守底线。

不逞强好胜,不贪小失大,用平常心走好每一步,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
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
物至用者必不待不用者。

翻译:

跑步虽不用手,但若捆住手,也不会跑得快;鸟飞行不用尾巴,但是将尾巴卷曲起来,就飞不远。

感悟:

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很多看起来“无用”的人或物,往往都隐藏着大智慧。

春秋时期,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冯援,因木讷寡言,一直未受重用。

一次,孟尝君派他去薛邑收租,他因怜悯百姓,将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

孟尝君知道此事后,认为他不仅“无用”,还自作主张,但顾及情面,并没有立刻责罚他。

一年后,孟尝君因谗言被逐出都城,当他回到薛邑时,当地百姓都在路旁热烈迎接他。

孟尝君这才明白:原来他认为最“无用”的冯援,却做了一件对他最有用的事情。

古人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我们常常认定很多事物无用,只不过是从表面需求出发,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其独特之处。

“无用”看似渺小,实在蕴含巨大的能量。

当你能充分发挥“无用”的力量,很多事做起来便会事半功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