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战略转型,即是在资源有限前提下,全面分析银行自身优劣势,集中资源做好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进而实现差异化竞争。
来源/普益标准
金融深化是政府放弃对金融的过分干预,使资金价格(利率与汇率)充分反映供求状况,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自1996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推行二十余年;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自2015年10月24日起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金融脱媒愈演愈烈的今天,伴随着利率管制的放开,商业银行面临新的转型要求。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深化的今天,大银行谋求混合经营的趋势越发凸显。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成为中国金融机构分业走向混业的标志性事件。目前,集齐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租赁等金融牌照的主要是一些大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
与金融控股集团不同,以银行为主的混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受到诸多法律限制。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另有规定”中,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建立基金子公司;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进入金融租赁行业;2009年《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开始试点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到目前为止,证券公司则属于未有“另有规定”的非银金融机构。对此,银行多采用海外控股和信托控股的方式控股证券公司,实现多牌照混业。
当大型银行向全能型和混业经营发展时,中小型银行又当如何?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受制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中小型银行显然不能像大型银行一样全面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而针对银行理财业务,中小型银行若实行零售、对公、同业三驾马车的发展模式,面面俱到等于面面都做不到,因为会面临其它资管机构的直接竞争。不同银行实行相同战略,进而期望获得不同功效,这一转型思路显然不可取。所谓战略转型,即是在资源有限前提下,全面分析银行自身优劣势,集中资源做好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进而实现差异化竞争。
不同于大型金融机构,中小型区域银行一般深耕当地市场,对当地优势产业、人文风情、居民理财需求等认识更深,各区域性银行可基于这一比较优势实行精细化、特色化和差异化竞争。为获得比较优势,增强银行自身资源禀赋,除扩充资本以增强实力外,更重要的战略竞争支点在于实行市场化的专业人才制度和绩效激励制度,以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在相关发展战略确定后,持之以恒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各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我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的判断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对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保证对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进行任何变更。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与纠纷,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普益标准”。我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于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