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加上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心灵手巧的下手,就能成就一幅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已有两千年的发展史,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纳福迎祥的寓意是剪纸艺术得以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而到了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剪纸质朴生动的艺术造型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剪纸艺术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
张善东是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从小受当地民俗及家庭的影响,每到逢年过节,他就经常帮着外婆和母亲给自家剪窗花,贴在玻璃上,看着自己的“小作品”展示在玻璃上的时候,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也是由于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剪纸艺术就在张善东的心里根深蒂固。
17岁参军后的张善东,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为给其所在部队举办的活动增加一点气氛,便尽自己所能,制作了一张剪纸,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赞美。自此,每逢节日或活动,张善东都会制作一些剪纸活跃气氛,而他也因此使自己的剪纸技巧越来越成熟。
直到退役参加工作后,张善东一有时间,便埋头剪纸。有时候他剪出来的作品和自己想象的感觉不一样,那时候,他就会很失落,但还是不停地修改,不停地剪,直到满意为止。有时也会翻阅相关书籍或者去欣赏别人的作品,以此来寻找创作灵感。每天除了上班之外,都晚都会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剪四五个小时。也是这样坚持不懈的热爱,让他手艺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