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外媒发布了专家预测的人类在2050年前最有可能面临的十大危机。分别是:1食物紧缺;2水资源匮乏;3雨林大规模减少;4雾霾与呼吸系统疾病;5城市人口暴增;6飓风频发;7痴呆症;8基础卫生环境危机;9渔业资源耗尽;10超级细菌。
如果将这些危机进行分门别类的话,会发现在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之外,最有可能威胁人类种群生存,并且爆发方式最多元的,就是健康危机。(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互联网+医疗健康,一直被认为是个巨大风口。因为医疗健康永远是刚性需求,但医疗和健康行业的定义太宽泛了,上到细胞技术,下到广场舞健身,都可以纳入其中。到底哪些是真正有爆发潜力的垂直风口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个脑洞:越是正在快速爆发的全人类危机,越有可能快速提升社会对它的关注度。因为危险,所以恐惧,所以应对它的方案会越来越值钱。也就是说供需变量之间,应对健康灾难的需求变量是近乎必然增长的,那么解决方案的提供变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价值提升空间。
再说创业的同时顺便拯救个世界,听起来也挺酷的.....虽然有点俗。
但在讨论这个问题前,还有一件事一定要先搞懂:就像人类应对自然灾害一样,应对健康灾难也从来不是一种特效药拯救全局那么简单。任何疾病和健康危机的被解决,都是环境、医药、社会心理、预防和观察体制等等元素的合力作用。而这也是留给纯医学外的其它行业、学科、社会群落的责任与机会。
【帮助中国进入“后抗生素”时代:超级细菌真来了】
今年5月,美国卫生官员对外公布称,美国发现了全球首例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细菌感染病例。
根据相关病例报告显示,就连专治“噩梦细菌”的粘杆菌素(Colistin)都对这种被小DNA分子再次感染的细菌无能为力。这也表示,人类世界里真正出现了医学无计可施的泛耐药菌。
超级细菌的概念不是今年再提出,事实上,从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以来,医学家就预言了可以抵抗抗生素、并不断进化的耐药型细菌会出现。只是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有点快。
专家预测到2050年,超级细菌将每年杀死上千万人。因为超级细菌一旦造成传播,将会医疗体系普遍素手无策的泛化问题。而超级细菌产生与爆发最大的元凶就一个:滥用抗生素。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是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主要经济体与人口大国。而中国对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一方面来自于长时间错误的认识和粗放医学,一方面也来自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
随着超级细菌的真正来袭,国人对其恐惧也必将上升。尤其是“无药可治”这个招牌,在热爱养生的中国市场上绝对是有杀伤力的。
事实上,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良好的清洁习惯、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意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就可以有效应对超级细菌。但这些在中国其实都很薄弱,也给互联网和创业者一些可以做的事情,比如:
1、在线用药咨询。抗生素严格使用与处方制,虽然目前在一线城市已经相对完善。但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错误意识主导病患处理的问题。甚至去医院也得不到正确的抗生素使用方法。因此通过在线用药咨询,来相对准确科学使用抗生素或许比较有潜力。毫不客气的说,对超级细菌应对这种新兴科学来说,网络比医疗体系内的层层传达有效率的多。
2、良好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宣传:非典时期,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自律程度堪称若干年之最。人们总是根据危机来调节自我,这是人性释然。科学使用抗生素,事涉卫生习惯、医疗习惯,甚至社交习惯等多维度。基于超级细菌的角度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与传播,或许也是个机会。这点或许可以看考三高和糖尿病市场的发展方式,医疗外市场存在着巨大机遇。
3、抗生素代替品市场:中国人用抗生素解决一切问题,固然有思维方式的问题,但同时也有缺失其它有效机制的无奈。比如非药物退烧、创口抗感染处理,这些都需要抗生素代替品、替代解决方案的增多,这当然也是个机会。
4、肉类的监督与检验。更无奈的是,中国人的抗生素摄取很多不是从药物中来,而是从抗生素超标的肉类中来。互联网已经与食品安全、溯源机制有效结合,而对肉类抗生素的监督检验,应该也可以见到互联网模式的身影。
【我们的空气、呼吸道和肺:雾霾经济才到上半场】
去年此时,北京陷入了长时间不消散的重度雾霾中。有朋友告诉我他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囤积防霾口罩。
诡异的空气,把原本在美国被当作矿工防护用具的一些牌子的口罩,变成了中国的“硬通货”。而空气净化器、除霾绿植等产业也相应的火了起来。
但我们或许可以悲观的预感到,雾霾经济只到了上半场。因为几个原因:首先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雾霾持续的时间还将持续。这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而年复一年雾霾给人体带来的损伤却是叠加的。
其次多种数据报告都表明,雾霾内的污染成分在增多。汽车臭氧、建筑表面污染,甚至阳关照射后的物质污染都在花样翻新。前一段北京雾霾的耐药菌事件可能就是个预示。另外,针对雾霾的防护还都集中在空气中,对于已吸入雾霾造成的健康问题,解决方案还很匮乏。
这种情况下,针对呼吸道和肺部的医疗健康项目将会相当有市场。毕竟相比是不是吸到了雾霾,人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到底身体受损了没有。
呼吸道的自检体系、新型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甚至眼、耳的空气污染预防,都处在相对的市场空白状态,急需项目来填充。
雾霾和空气污染必将成为“老朋友”,针对它的买买买,也必然在一片痛骂中昂首前行。
【老龄社会的沉重凝视:值得再三深思的痴呆症病患群落】
根据相关预测,未来十年全球患阿尔兹海默症症的人口数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以上。而这对正在快速成为老龄化国家的中国来说尤其严重。
俗称为老年痴呆症的大脑精神疾病,已经从一种医学问题快速进化成了社会问题,这一点看看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媒体讨论就可以确认。
而持续的患者群体增加,更加可能的是突变为经济结构问题:社会将耗费大量资源、人力、工作时间,来照顾与社会中坚群落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群。由此造成拖垮整个经济结构的大危机并非不可能,甚至出现概率已经可以被计算。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家庭在照顾以老人为代表的痴呆症患者时,应对方式其实非常匮乏。消耗家庭成员的工作与生活时间进行照看近乎是唯一解决办法。
而事实上,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患表现、需要看护周期、治疗办法都是非常复杂的。有些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抵抗病症甚至痊愈。而另外很多患者并不需要全天看护,只是在偶尔记忆丧失、行为能力时常时才需要专人帮护。
通过共享经济来用专们职业代替全社会的看护时间,嫁接最新的科学康复方式——比如记忆图谱、行为能力训练、社交训练,甚至新型药物治疗,来应对阿尔兹海默带来的社会问题,或许是一种有效的互联网+科技解决方式。
另外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产品、穿戴设备,也是前途光明。
以年轻人为主的互联网和科技群体,经常会暂时性遗忘来自老龄社会的凝视。但这样的社会结构真的在那里,其需求和压力一样令人无法回避。
【河里无鱼药上找?鱼类短缺带来的相关问题】
还有一个人类级危机带来的机会,那就是....鱼快没了。
目前人类捕鱼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养殖与野生鱼类资源的繁殖速度。87%的鱼类品种已经处于过渡开发状态。相对危言耸听的预算是:2050年人类就没有鱼了。
俗话说河里无鱼市上找,那如果市上也没鱼了呢?
鱼类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带来的是食物资源丧失(当然这个问题也无法解决),更是鱼类所提供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群,以及其它影响物质的不翼而飞。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鱼肝油。
这些营养物质与药物,如果能出现有效的代替方案。一方面可以延缓对鱼类资源的依赖,一方面或许也可以降低捕杀效率,来推迟大灾难的发生。
尤其是蛋白质替代品行业,在很多以鱼类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国家会有战略级价值。
【结束语】
从全球数据和一张张令人生畏的照片里,我们能知道人类危机真的没有那么遥远。
但好在灾难也有若干种,有一些我们无法改变,而另一些还有可能。我觉得讨论和实施灾难创业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毕竟独善其身之后才能兼济天下。至少总好过有一天我们开始讨论末日创业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
【2017小预测之一】想学papi酱的人太多!网红经济和短视频培训要火
【2017小预测之二】美国流行的匿名直播,喜马拉雅知乎分答得到能学么?
【2017小预测之三】全中国100万房产中介未来可能都要失业了?!
【2017小预测之四】机器人打人、谷歌Atlas走梅花桩了,如何避免人工智能“成精”?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二手车市场的混战
点"原文"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