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德芬空间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著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并译有《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张德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星期一本书  ·  睡前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一星期一本书  ·  睡前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小小五岳,5天拿捏!”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德芬空间

你为什么能和一个人成为闺蜜?

张德芬空间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2-02 20:36

正文


在你的生命中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吗?


你们彼此见证了对方许多的第一次,许多快乐的、受伤的、歇斯底里的情绪,各种糟糕到见不得人的样子;


你们个性可能大相径庭,爱好也是天差地远,但即便是“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也能够给彼此一些靠谱、不靠谱的建议。


我们称这种亲密关系为“闺蜜”,闺蜜就是那个懂得你的脆弱,也明白你的坚强的那个人。遇见闺蜜的感觉,就像是遇见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11月27号,周冬雨和马思纯凭借着在《七月与安生》中的出色表现,共同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奖。


在颁奖典礼上马思纯说:“这是我们电影最圆满的结局,因为七月和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紧接着对身边的周冬雨说:“我要感激你,如果没有你,我不会站在这里。当然没有我,可能你也不会站在这里。”


你为什么能和一个人成为闺蜜?


有人说,这个世界一定还会有另一个自己,过着你想过的生活。那个人可能会有着与你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性格,如果有缘,你们恰好相遇,就像是遇见另一个自己,那个人就是闺蜜。



  • 马思纯扮演的七月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爸妈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认真读书,最大的梦想就是嫁给自己心爱的人,在小城安稳地度过一生。



  • 周冬雨扮演的安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因为父亲早亡,母亲也不常回家,早早就独立的安生更像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充满着叛逆与不羁。


13岁的时候,安生和七月在校园里相遇,叛逆的安生带着七月做“坏事”,乖巧的七月带安生回家吃饭,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两个人一起洗澡、一起上学,一起经历着青春期。




七月看似乖巧,很多事情都听从家人的安排,只是“做得到人见人爱,却做不到自己”,所以有着一颗叛逆的内心;安生看似独立,只是“做得了自己,却做不到安生”,所以更渴望家的温暖和呵护。


安生想成为安稳的七月,七月想成为自由的安生。她们互相羡慕又互相依靠,面对彼此就像是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初中毕业后,七月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还遇见了自己喜欢的男生。


安生则进入了职业技术学院,每天会打好几份工,当她终于租得起房子的时候,就把家里的钥匙给了七月,对她说:“我都打算好了,我这一辈子注定四海为家,但是以后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你为什么能和一个人成为闺蜜?


维吉尼亚·萨提亚说过一句话;“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我们之所以会和某人成为闺蜜,起初都是由于相似而产生的连结。


这个相似可能是性格、品味、爱好、习惯、梦想……任何一个方面的共鸣都可能让我们对彼此产生好感,因为人天生就在不断寻求归属感,归属感让我们安全。


当我们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也就找到了归属,这让我们更强大、更有勇气,甚至是更快乐。当然,我们和闺蜜不可能任何地方都是一致的。当我们能够接纳彼此的不同,并从对方身上学习,这份友谊就更容易持久。

 

  • 有人找闺蜜,是为了找平衡。你会发现有些人是不会和比自己更优秀、更漂亮的人做闺蜜的,她们找的朋友,都会在某些方面明显比自己差。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深处是很自卑的,她们需要通过不断在周围人身上寻找弱点以寻求优越感。


这与我们之前所说的并不矛盾,所有朋友都是我们的镜子。寻找优越感的人出于平衡自卑而找朋友,他们的方式是要么对朋友炫耀,要么不断施舍,愿意和她们成为朋友的人也是出于自卑,能够容忍容忍她们的炫耀,或者向她们索求施舍。

 

  • 也有人找闺蜜,是为了找安慰。闺蜜就是她们的咨询师、垃圾桶、吐槽机……这样的关系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人感到有人理解和支持,获得了极大的安慰,而听的人感到被需要和有价值。

 

所以,在所有的关系中,我们都是各取所需。


我想要的友情,七分熟


此时的七月已经喜欢上了一个叫家明的男生。安生知道之后,有点失落,因为对于她来说,她只有七月。她找到家明,告诉他:“最近有个女生看上你了,你最好给我老实点。”




家明最后选择跟性格相近的七月在一起,却对有些叛逆的安生心生好感。一起出去游玩的时候,家明情不自禁地牵了安生的手,这一幕恰巧被外面的七月看见。


原本亲密的友情出现了裂缝。




纠结中的安生,选择退出,把家明让给七月。在她心里,七月才是最重要的,她说,“如果在家明和七月当中选一个,我当然选你。”


她内心最希望的是留在七月的身边,所以在车上喊出了那句“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我就留下来”。




可是七月却一言不发地任由安生离开,此刻的她的才明白长大原来是这么让人伤心的一件事。


“那一天,七月哭了很久,她不是伤心安生的离开,而是对自己感到失望。失望她无法爱安生和爱自己一样多,失望人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和人分享。她以前没有想过,长大原来是这样。”


在我们还未长大的时候,我们会和身边的人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但是再亲密的两个人,最终也要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当我们发现“原来我爱自己比爱你更多”的时候,就是两个人需要分离的时候。


安生跟着唱摇滚的歌手跑到北京流浪,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从没有想过未来,随着自己的心漂泊。她们没有再见面,只是不停地给对方寄明信片,分享着自己现在的生活。而安生在每封信的最后都写着“问候家明”。




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喜欢上闺蜜的另一半?为什么越是离我们近的人,我们越是容易心生妒意?


  • 第一个原因在于习惯性的比较。离我们远的人,对我们而言没什么可比性,越是离得近,就越是容易竞争,因为我们感到,周围的人越好,就越衬托出我们不够好,所以有些人会希望通过争夺而证明自己是更好的。


  • 另一个原因是,女性特别容易和闺蜜谈论自己的伴侣。心理学中有研究表明,单纯的曝光率就会带来更多喜欢某人的可能性。当一个人经常听闺蜜谈论某个男性,不论闺蜜口中的他是好是坏,这个男人的曝光率都提高了,因此她喜欢上这个男性的概率也是更高的。


如果两个人亲密到没有界限,就很容易出现矛盾与分歧。


在民国时期,有一对很受瞩目的闺蜜——张爱玲和苏青,她们都是上海女文青圈子里的佼佼者,因此互相欣赏,并且交往密切,经常一同逛街、看电影。苏青的妹妹苏说:“我姐姐和张爱玲好得很,经常一同逛街,一同看电影,还互相换裤子穿。”


但是原本亲密的闺蜜,却因为一个人的介入,最终走向了陌路。


当时,胡兰成看到张爱玲刊登在杂志上的小说大为赞叹,于是找到苏青要到了张爱玲的地址,胡兰成和张爱玲二人因此相识。但是当时张爱玲不知道的是,胡兰成曾是苏青的“前男友”。


跟张爱玲在一起之后,胡兰成还偷偷去找苏青。他在《今生今世》中曾写道:“当初有一晚上,我去苏青家里,恰值爱玲也在。她喜欢在众人面前看着我,但是她又妒忌,会觉得她自己很委屈。”


两个曾经无话不说的闺蜜,最终渐行渐远。苏青在自己的小说《续结婚十年》中,所有与她有过交往的人物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对应,除了张爱玲。而在张爱玲的纪实小说《小团圆》中,所有她结交的人也都写了,但就是决口不提苏青。


所以都说闺蜜之间无话不谈,但闺蜜实际上是需要有界限的,爱不是越多越好,太过亲密的爱只会让人感到压力和混淆彼此的界限。七分熟的友情就是你们之间的那层界限。


这其中最重要的界限就是,不要过于频繁地谈论你的伴侣,尤其是谈论一些你们相处中非常私密的细节。如果你想谈论伴侣,不妨找个咨询师,既安全,还能改善关系。


你的闺蜜,就是你自己的镜子



在电影《当哈利遇见莎莉》中说道:“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灭了,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七月看似乖巧、听话,最大的梦想是有一个安稳的家,二十六岁结婚,二十七岁买房,二十八岁生孩子,“女孩能去哪里,不过是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这样的人生对于她来说,是最安全也最正确的选择。可是七月身体中另一个不安分的自己却开始躁动,原来的安稳也成为她最大的束缚。


而安生看似向往叛逆、不羁,实际上从心底渴望的是安宁和被保护。在北京四处飘零之后,虽然自由,却很无助,她羡慕七月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羡慕七月的安稳与幸福。


她们都渴望成为对方,最后却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所以在浴室里互相撕扯的那段,其实更多地是撕碎那个一直在伪装的自己。



七月知道,家明并没有那么爱她,所以让家明在婚礼那天逃婚,“婚礼那天你不要来了,你走吧,只有你逃婚了,我才有离开的理由”。一直在流浪的安生则重新开始学习,选择跟一个靠谱的人过着烟火人生。


“七月剪短了头发,开始流浪;安生找到了柔软的床,从此栖息。”七月成了自由的安生,安生成了安稳的七月。


其实七月与安生,就是一个人的两面,可能会有对立、撕扯、冲突,但总有一天会达到和解。


最好的朋友,就是你的镜子,帮助你看见灵魂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如同村上春树所说:“人的生命虽然本质上是孤独的东西,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在某个地方与别的生命相连。


而朋友就是你与这个世界连结的方式。


···


作者 | 米特meet&黄骐 

黄骐,两性情感咨询师,女性魅力导师,黄骐心理工作室创办人。公众号:HuangQiXinLi


今日互动


你喜欢和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成为朋友?你和朋友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小时空修心课,今晚更新



乐曲名称:The horse(马)

音乐家:Niall (尼尔)

领听者:张德芬、许嫚烜


本期音乐主题:活力


这首音乐非常适合反复多次循环的聆听喔,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或是下午工作到一段时间 需要休息再重新启动时,都非常适合用来作为能量活化的方法,平常你也可以运动的时候听、走路的时候听,甚至只是纯粹多次的聆听,就能达到这样的动能,聆听的次数建议增长,直到你能感受到身体内在已形塑成一股Power能量,单单运用音乐节奏就能帮助带动我们的心跳呼吸,使你一整天充满朝气蓬勃的活力。


小时空修心课·总第23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马上订阅“小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