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今年巴菲特午餐的人叫孙宇晨,在币圈很有名,人送外号「币圈贾跃亭」。
我看了些媒体报道,他的事迹包括:
在惠州读高中,去青海参加高考,考上了北大;
和另一个网红型创业者“结婚”,在网上众筹份子钱,海报文案上写着「一宿多少钱」?
ICO募币,行业被禁止后跑到国外,然后说坚决不退币;
湖畔大学学员,言必称「马云门徒」。
你们感受一下,这个人基本可以代表国内币圈的气质。
孙宇晨还发微博说:「我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长期信仰者」,这大概是价值投资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哦对了,巴菲特午餐允许带额外的人参加。但我估计孙宇晨会只身赴宴,因为「一定要当第一」是他的人生原则。
拍下巴菲特午餐的3千多万成本,估计可以用空气币的涨幅抵消。
从2013年开始,只要谈及比特币,巴菲特就没说过一句好话。
巴菲特代表最典型的Old money,数字货币则是New money,
两个阵营注定水火不融。
Old money掌握巨大的存量财富,讲究排面,他们定义游戏规则,可以让一种形式变成潮流。
New money则想先把桌子掀了,要什么规则,混乱是梯子。
举个例子:
在地球村里有一小撮美元富翁,非常有钱(美元),很多村民和生产队都欠富翁的钱。
有个挖矿的屌丝从地里刨出来一个比特币矿井,没想到这东西一下子就值钱了,还能换美元!而且谁都能挖。
村里突然有一些屌丝很快就变成了比特币富翁,而且不少村民愿意拿手里的美元去换他们的比特币。
美元富翁肯定不乐意,我手里的钱可是几代人攒下的存量财富。这帮挖矿的怎么几年时间就快赶上我了呢?
又有一小撮村民把这事儿想明白了,他们拿着大喇叭喊:
老乡们!挖比特币多费劲啊!你们快看我手里,都是已经挖好的。
比特币只有2100万个,我这有2亿个!
什么?你说我手里啥也看不见?那就对了!我这个叫「空气币」,空气怎么能看见呢?
你们想要,不用挖,拿比特币啥的跟我换就行了。
此时美元富翁们心里是骂娘的,必须把这玩应儿搞死!
地球村里还有些生产队欠了超多美元债,比如委内瑞拉,日本,这些生产队一想,如果我们也搞点儿数字货币,让它有了价值,那欠的那么多美元债不就被稀释了?那我可得支持数字货币啊!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们感受下。
... ...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认为比特币是个很棒的「赌具」。
任何东西,只要同时具备「稀缺性」和「些许实用价值」,都可以成为赌具,都有炒高的可能。
昨天炒比特币,今天炒优衣库xKAWS联名款,无所谓啊!
不过比特币所代表的思潮害人不浅,被封的咪蒙老师把它称为「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作为一个理财博主,我奉劝大家:
要相信勤劳致富的“愚昧”价值观,怀揣超过GDP增速就不错了的合理收益预期,保持向风险要收益,选择必有代价的正常思维逻辑。
对于无法正确认识财富的人来说,赚快钱是一种会上瘾的毒品,一旦沾上,再也瞧不起合理赚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