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麦客
医麦客是一个聚焦转化医学、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的专业媒体平台,持续关注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细分领域。为新生物医药医疗领域的企业发声,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道运  ·  【福运榕城】2月14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开通 ·  7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麦客

重大突破!乙肝治愈率突破30%大关

医麦客  · 公众号  ·  · 2024-12-08 18:15

正文

点击图片免费报名 2025 IBI EXPO

2024年12月8日

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近日,一项关于乙肝治愈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 )上发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的侯金林教授携手国内外顶尖团队, 首次引入了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药物和免疫激活药物的治疗策略,使得乙肝治愈率首次突破30%大关。 其中,对于HBsAg水平<1000 IU/ml的患者,治疗后乙肝治愈率可高达47%。

图片来源: NEJM


NEJM 杂志编辑部专门邀请国际著名肝病专家Harry L.A. Janssen和免疫学家Milan J. Sonneveld撰写社论,“ 该研究结果预示了联合疗法治疗HBV感染新时代的到来 ,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评估治疗应答率、如何平衡应答率与临床获益及风险等相关待解决的问题”。

2025(第三届)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

预报名开启

向上滑动查看日程

“创新乙肝治愈新策略新模型”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线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线上),广州医科大学唐小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宣传部部长邹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科研处处长朱晓亮,侯金林教授研究团队代表和媒体朋友们参加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新乙肝治愈新策略新模型”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

创新乙肝治愈新策略,乙肝治愈率首次突破30%大关


实现乙肝治愈一直是近年来乙型肝炎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更是我国近8000万乙肝患者翘首以盼的福音。当前,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作为乙肝治疗的常用抗病毒药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情,但长期治疗后,能够实现乙肝治愈的患者比例仍不足10%。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侯金林教授携手国内外的顶尖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团队,首次创新性地采用综合平台设计研究策略,同步集成了对多个新靶点抗乙肝病毒药物及其联合用药效果的全面评价; 首次引入了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药物和免疫激活药物的治疗策略,使得乙肝治愈率首次突破30%大关。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对于乙型表面抗原(HBsAg)水平低于1000国际单位的患者,治疗后乙肝治愈率可高达47%。

乙肝治愈新药平台研究受试者基线特征

乙肝治愈新药平台研究设计与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仅在入组时HBsAg水平<1000 IU/ml的患者中,观察到HBsAg阴转或HBsAg血清学转换。其中,治疗结束后24周200 mg xalnesiran+聚乙二醇干扰素α组患者达到HBsAg阴转的比例最高,为23%。

长期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结束后24周和48周时, 200 mg xalnesiran+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组HBs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组。

安全性方面,xalnesiran组和核苷(酸)类似物组分别有97%和77%患者报告了不良事件,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上呼吸道感染和注射部位反应等,多为轻度反应,3级或4级不良反应事件较少发生,整体安全可控。

乙肝治愈“金牌”评分系统上线,可提前预测乙肝治愈可能性


在题为“Xalnesiran With or Without an Immunomodulator in Chronic Hepatitis B”的本论文上线 NEJM 杂志同日,侯金林教授与樊蓉教授共同研发的新型乙肝治愈预测模型——乙肝“金牌”评分系统也正式面世。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揭示HBsAg水平的长期动态变化对乙肝功能治愈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进一步挖掘乙肝治愈的潜力人群,侯金林教授和樊蓉教授团队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对近1万例慢性乙肝患者实行全病程服务管理,经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基于每例患者的变量动态变化,采用全新算法,成功研发出了一款新型且精确度高的乙肝治愈预测模型——GOLDEN(金牌)评分系统。这一创新成果能够平均提前19个月精准预测乙肝治愈的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识别出乙肝功能性治愈的优势人群。据研究显示,该类优势人群在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5年后,可帮助29%的患者实现乙肝治愈。

乙肝治愈“金牌”评分系统,犹如一款专为乙肝患者设计的“智能导航仪”,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一个强大而有效的评估工具。该系统不仅能精确测量患者在实现乙肝治愈之路上距离理想终点的距离,更如同一位精准的向导,清晰勾勒出每位患者到达治愈终点的最优路径。

探讨乙肝治愈的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30%的乙肝治愈率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初步证实了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药物和免疫调节剂联用方案的可及性。

核苷(酸)类似物( NAs )是治疗慢性HBV感染的主要方式,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且由于其并不能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其他步骤,因此无法消除病毒抗原(包括HBsAg),所以几乎无法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结合不同药物和靶点的协同作用,以抑制病毒和免疫控制,是目前主流的研发方向。

除了较为热门的NAs药物和干扰素联用的治疗方案,随着RNA干扰、反义寡核苷酸、衣壳抑制剂和HBsAg抑制剂等新靶点/机制药物不断涌现,乙肝治疗呈现出多元化研究趋势。

在今年的美国肝病协会年会(AASLD 大会上,就涌现了众多联用组合。如siRNA+治疗性疫苗+干扰素α;TLR-8激动剂+PD-1抑制剂±siRNA;siRNA+治疗性疫苗+核苷±PD-1抑制剂……

然而,何时联合、不同药物如何序贯治疗、治疗的持续时间、个体化治疗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为此,医麦客携手多家优秀单位,将于 2025年3月1日-2日在苏州共同举办IBI EXPO 2025(第三届)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之第四届核酸药物开发论坛 。以“小核酸药物的商业化之路”为圆桌讨论话题,共同探讨小核酸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和获批上市前景展望。欢迎大家报名参会,探讨乙肝治愈的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

1. Jinlin Hou, Wenhong Zhang, Qing Xie, et al. Xalnesiran with or without an Immunomodulator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ublished December 4, 2024. N Engl J Med 2024;391:2098-2109. DOI: 10.1056/NEJMoa2405485

2. https://mp.weixin.qq.com/s/SZpHR0SkZkv8UtMniMJk2g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2025 IBI EXPO大会,与时代同行。如下为2024 IBI EXPO大 会现场视频集锦。


报名及活动咨询

IBI EXPO 2025(第三届)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 将于 2025年3月1日至3月2日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盛大举办。大会主题为 协同共筑全链条,创新转化新生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