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又一个“首次”!现场画面→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过瘾!今天,歼-20、歼-35A、运油-20……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俄方:攻克乌军大型据点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全球最大!中国开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面对邻桌的熊孩子,你能怎么办?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5-18 14:50

正文

5月12日,“女大学生脚踹4岁女童”新闻一出,事件就引起了关注,经过这几天的发酵,引起了各方面的讨论。从完整视频里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这次事件牵扯到三方:女大学生、孩子和家属、餐厅。


事发时女童在椅子下,女大学生上去就是一脚。


不管“剧情”如何反转,其中一个重要事实是,女大学生针对小女孩,先是用脚踢椅子,之后冲突中用瓶子砸,虽然没有造成实际伤害,但是这种做法是恶意和有问题的。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在公共场合都遇到过“熊孩子”,我听闻不少相关的闹剧。比如电影院里母亲带孩子来看一部根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看的电影,孩子吵闹不止,引起其他观众愤怒,“为什么带孩子来看不适合的电影?”答案也很实际,因为没人看孩子,那为什么一定要看这部电影?答案也很实际,因为单位送了两张票。


我在这里没有任何嘲讽之意,而是我非常清楚,虽然中国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也没有专门机构做针对孩童的电影放映和鉴赏活动,但是有一些事情,并不适合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做。我一个在法国的朋友,因为要照顾孩子,于是抱怨自己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没有了,如果去电影院,也只会带着孩子看他们适合的电影,而自己想看的,总是因为时间不合适而错过。


但这就是妈妈的部分牺牲啊。


一些私人的享乐没有了,但是总还避免不了带孩子出行、吃饭吧。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哭闹或者大声喊叫,周围人的眼光都会齐刷刷射过来,做母亲的,也许最后都练就了一副不同寻常的抗压和羞耻心。


根据美国一篇报道,因为婴儿大哭,百分之四十一的妈妈们受到过来自陌生人的瞪视,20个母亲里有一个会因为孩子哭泣跟周围陌生人语言解释或者冲突。大部分的母亲则提到她们很少得到占在母亲立场上的体己话或者微笑。



在这则事件里,女大学生、孩子和家属、餐厅三方都出现了恶性冲突:


* 女大学生踢踹四岁孩子的椅子

* 家属试图殴打女大学生

* 餐厅员工与家属殴打


👉 女大学生的行为导火索是四岁孩子玩捉迷藏大喊

👉 家属导火索是自己的孩子被威胁

👉 员工则是因为劝架未果反而牵涉其中


所有人的行为模式都是动手。而在网络发酵之后,网民开始各自站队,攻击当事人双方,最后的结果是这个事情对谁都没有好处。而小孩子则从头到尾旁观了陌生人对自己的恶意,以及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歇斯底里。


这个事情是否可以避免?


2017年3月28日,地产商许仰东搭乘上海飞往悉尼的航班,刚坐好,空姐就送来了一封道歉信和巧克力,这封信是用中英文写成的。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

晚上好!

我是一个刚满6个半月的小宝宝,在此向您们请安了!

今天有幸和您们同乘一个航班去悉尼,在乘机过程中也许会因为我的哭闹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

我妈妈会尽可能地安抚好我,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小宝宝敬上

2017年3月28日


许仰东在说到此事时,用的标题是《不必致歉的——致歉信》,这封信本身确实并不是必要的,因为6个半月的宝宝的哭泣是大人无法完全预料和把握的,正常的成年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常识和同理心。这种做法,类似一种善意的提醒,当然收获了大部分人的赞赏和谅解,但是我们并不能要求所有人做到这个程度。


而远在意大利,因为不想再看到熊孩子干扰顾客用餐,一餐厅店主出了这样一个极具创意的想法:当孩子用餐听话时,可返5%的费用。


店主安东尼奥·费拉利的理由是:“我要对这里发生的一切承担起责任。”


虽然此做法引起一些质疑,但是有效的让父母对孩子的过度行为进行了干预。


以上两例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必要,但是他们都在想办法避免因为儿童的吵闹在公共空间引起冲突。




剧英国《卫报》调查所示,估计3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控制他们孩子用不完的精力。在这次的事件中,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四岁孩子旁若无人的捉迷藏和吵闹,而家属的表现并没有完全制止儿童,激怒了旁人。


四岁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还在学习如何控制情绪,以及与陌生人的沟通互动方式的阶段。


这些都是要学习的。


孩子与他人的距离,行为礼仪都是需要学习的。


不能以保护孩子为由,而忽略掉原本可以避免冲突的教育责任。


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其实反映了家长的教养态度,一个行为养成一个习惯,一个习惯造就一种个性,家长对孩子表现毫不加管理和教导,这其实是对公共空间礼仪规矩的不够重视。


也有一种家长试图让孩子停止在公共空间的吵闹和哭喊,但是无果,于是就没有了下文,这种家长是缺乏一种正确的教育方法。而一味的迁就,则会助长孩子的坏习惯。


一个朋友从事亲子旅行教育工作,她曾经跟我说,所谓的主题亲子游,其目的并不在于在一次假期旅行中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或者教育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比如以绿色自然环保为主题的旅行,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变成环保人士或者改变他的生活方式,而是针对家长进行的,向家长传递信息:如何让孩子对话题感兴趣?如何教导孩子观察?如何引导他学习和保持习惯?


所有的教育都是针对家长的教育。再由家长传达给孩子。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自己没有在教育上的学习和成长自觉,又怎么能够传递和教导儿童?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今日,人们只有受到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律师或医生,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却能够身为父母而不必接受任何教育,以为无需教育就能胜任此项最为重要的工作。”




我们接受的教育里太少部分是关于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稍有不满,随时可能出现暴躁情绪。父母如果不能恰当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势必会导致儿童也缺失这方面的能力。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婴幼儿社会和情感教育中心(Centero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Education),建议家长训练儿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要家长“给每个情绪一个名字”(giving feelings names), 比如说:“我今天很悲哀,因为爸爸要出差了。”


情绪的负能量不能只求围堵和打压,而应识别和应对。要跟小孩讨论自己的情绪,让小孩子能够识别:“昨天你看到没有,浴室下水道不通,妈妈很恼火,你还记得妈妈恼火什么表情吗?要不给妈妈学学看?”


但是也要跟小孩说说不良情绪的解决办法:“我恼火的时候,深呼吸,然后数到三,然后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解决这种问题。”


对于四岁的儿童,虽然年龄尚小,但在突然发生的冲突事件中,也要有效的传达出一种言语沟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家长需要积极地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在自己和孩子也遭受威胁或者紧急事件时,通过积极地应对和协调,来缓解冲突。如果无果,可能需要第三方介入或者暂时带离公共场合。


对于这个不能忍受四岁儿童大喊的女大学生,她的反应更加表现出其教养的缺失和情绪管理的负分,无论此时心情多么糟糕,也不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伤害他人。


通过这次事件,不少网民的反应更是让人觉得肤浅和表面,反而更加突出教育的缺场和人的失态。我们也再不能漠视亲子教育和公共场所教养问题。


教育培养我们成为成熟的人,能够为未来计划并在生活中采取正确决策的人。它给我们生活的洞察力,教我们从经验中学习。它使我们自信,塑造我们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它促进平等以及社会主义的原则。它为个人提升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支持系统。它是社会的支柱。可以说,好的教育使我们更具人性。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走进古登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