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当南方热衷造雪 ·  4 小时前  
读者  ·  最近尽量不要随便网购! ·  2 天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中国真有那么多蹭房穷亲戚?瞎编成这样,我差点就信了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11-23 08:32

正文


本文转载自: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作者|苏铁蛋 编辑|金快乐

又脏又臭、乱扔垃圾、没礼貌还爱占小便宜,在你家一住就是两个月……看完网上对“穷亲戚”的吐槽,不禁令人怀疑,哪来的这么多奇葩亲戚?我咋就从来没见过呢?


这几天,一个帖子【老公家亲戚来武汉我不让住我们小家过分吗?】引起网友热议。



有人支持,认为不喜欢别人住家里,或者收拾麻烦;


有人反对,觉得亲戚之间不需要太见外。


因为网友的热烈讨论,这篇帖子很快就成了新闻,引得很多公号齐齐向蹭住的奇葩亲戚开炮。

不喜欢亲戚来家里蹭住是一回事,但吐槽归吐槽,有的也太夸张了吧!

比如有的配图是这样的:

这狗皮帽子,这形象,乡下亲戚不要面子的吗?就算去东北小县城的大街上,要找出作这幅打扮的,都不容易了,再不济也得有个精神小伙儿套装吧。

还有嘲讽亲戚看见城里新房子大惊小怪的。

这是笑话谁呢?现在农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动辄三四层楼。面积就不说了,装修风格从欧罗巴到哥特式,应有尽有。

这还是属于比较朴素的,再看看那些不朴素的。


再看看这个,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绿油油的菜地中,突然崛起一栋欧罗巴式建筑,是不是非常高大上?


你还好意思笑话人家吗?现在北上广深简单装修的平价出租房,未必能比农村新房豪华。

还有的说,一住就是两个月。

两个月?

暑假也才两个月呢,去外地亲戚家住两个月,不用工作了吗?孩子不上学吗?哪怕是乡下亲戚,两个月不下田,地都荒了,栏里的猪都得饿成猪肉脯了。

也有说,亲戚带着孩子来蹭住,自己打麻将逍遥,孩子没人管教要拆家的。

这牌友也找得够快的呢!

炮轰办事亲戚蹭住的,就更离谱了。在大部分一二线城市里,住处离办事地点不近的话,蹭住几天有时候还真没住旅馆方便。

还有说,亲戚来蹭住,把家里扔成了垃圾场的。

人家只是乡下人,不是原始人。新四化的“农村现代化”成果还是很明显的,现在农村都普及垃圾桶了,这种亲戚还有几个?怕不是还活在60年代吧。

最令人震惊的是,有的人仿佛全家上下就只有ta一个人在城里,剩下的全是乡下的穷亲戚,不爱干净、没见过世面、没礼貌、占便宜……看得我差点以为城里人的亲戚都是乡下人。


一口气看完几篇文章,仿佛全中国就没几个稍微正常点的亲戚了。中国的蹭住亲戚,只剩下奇葩了吗?

真不至于!

奇葩亲戚

真有这么多吗?

被这些公众号炮轰的奇葩亲戚总结起来,有以下四大特征:

第一,特别不爱干净,特别邋遢,垃圾随地乱扔,嘴里的东西随便吐。好像一进门,就往家里放了一台垃圾制造机,而且是昼夜不休的那种。

第二,厚颜无耻,花你的钱,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

第三,必定带着熊孩子出现,宛如台风过境。这群熊孩子,各个都堪比哈士奇,全是徒手撕家的小能手,感觉中国要完蛋了,等这群熊孩子长大成人,全中国都能被拆掉。

第四,一个个都似封建时代的老爷,坐着躺着,等好吃好喝送到嘴边。

这么一看简直毛骨悚然,现在中国尽是这种人了,这个国家岂不是没有未来了?

说句实在话,你去亲戚家蹭住的时候,都是怎么表现的?你自己心里难道还没点数吗?

先说出门前吧。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去亲戚家蹭住,出门前,你难免会被父母拉着耳提面命吧:“去了你姑姑/叔叔/舅舅/姨……家,要懂礼貌,别给人家添乱。在别人家,不比在自己家,不要太随便,勤快点。”

上别人家里,你肯定会带点伴手礼吧:乡下的带点土鸡蛋、土鸡或者自家种的菜,没这些产出的,带点当地特产也很不错,云南的带鲜花饼,广东的带虾饺,湖南、江西的能带辣椒酱、米粉,山东带点泡菜,浙江带甜点,广西的带螺蛳粉、酸笋……

四川、重庆的带火锅底料也是个特色,说句玩笑话,江苏带份考卷,也不会两手空空上门嘛……

然后到了亲戚家里,一般都比较客气。关系亲的,在厨房打打下手,或者自己掌勺以示诚意;关系疏远一点的,也会主动拿起笤帚扫个地,饭后帮忙收碗、擦桌子。有时候比在家表现可好多了。就比如我朋友阿K去小姨家蹭住的时候,还会洗衣服、洗碗,她自己在家里时可“大爷”多了。

再往我们上一辈说,我们的父母去别人家蹭住,伴手礼是肯定有的,关系不亲密的,也都客客气气的,生怕给人家添麻烦,能少住一天是一天;关系亲密的,主动打扫卫生,帮忙做饭,也都很常见。临走的时候,也会表示感谢,说一句“添麻烦了”。

亲戚房子小,你会硬生生挤进去住吗?不会吧,这种情况肯定就选择去旅馆了。

亲戚是个年龄相近的异性,你还会去蹭住吗?不会吧,多不方便啊。

想来我们也是别人的亲戚啊,那 到底是奇葩的人都不上网,还是上网的人都不奇葩呢?

既然大家都认为自己不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奇葩”亲戚,那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奇葩”亲戚呢。

家里成了驻京办,确实有点烦

除了炮轰亲戚行为奇葩,还有个被多次提及的词“驻X办”,比如驻京办、驻沪办、驻粤办、驻深办……等等各种驻当地办事处。自己家似乎成了这个城市的亲友专用接待,宛如一个大接待处,每天都要吞吐极大的人流量,要真是这样,确实挺烦的。

我也当过“驻京办”。最夸张的一次是这个国庆节,一共八天假,其中故宫就呆了三天,每天陪着不同的亲友,跟不同的人群挤。用我同事的话来说:“自从决定在北京工作,我就没想过自己去故宫看,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要陪着不同的人,去个十次八次的。”

国庆节的北京哪里都是人挤人,天安门广场更是乌央乌央的人群。如果不是为了陪亲友,当“驻京办”,我就能安稳地宅在屋子里,刷着朋友圈,笑看这些在人群里拥挤的“傻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