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是中国发行周期最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摄影类专业报纸。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cppclub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游戏茶馆  ·  IGG净利润猛增7倍!神秘的App业务贡献1 ... ·  11 小时前  
游戏葡萄  ·  亏掉千万,抵押房产再All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摄影报

另辟前卫 :摄影1970-2000

中国摄影报  · 公众号  ·  · 2024-12-06 17:00

正文

上海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另辟前卫:摄影1970-2000》,以重量级年度特展的形式,自11月8日起在为期近3个月的时间里,为中国观众呈现一个涵盖近200件世界经典之作的摄影艺术专场。对摄影从业者和摄影爱好者来说,展览似一部立体的摄影教科书,书本上的作品终于走下来,到了现实当中,在每一位观看者的眼前清晰呈现。
1970-2000,是摄影艺术决定性的黄金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摄影才作为一门艺术进入美术馆。展览通过在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艺术背景、身处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之间构建对话,呈现了摄影对当代艺术产生影响的重要机制。
展览呈现了逾30位我们耳熟能详的代表性人物:“现代工业摄影先驱”贝歇夫妇(Bernd Becher &Hilla Becher)、“现代摄影先驱”曼·雷(Man Ray)、“概念艺术教父”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最具影响力和争议人物”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自拍女王”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现代生活的绘画者”杰夫·沃尔(Jeff Wall)、“建筑与空间的意象主义者”坎迪达·赫弗(Candida H?fer)、“当代摄影第一人”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首位以摄影斩获“透纳奖”的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

杰夫·沃尔,《为女性而作的图像》,1979年,西巴克罗姆彩色印相,1987年购藏,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乔治·鲁斯,《厄洛斯》,1992 年,西巴克罗姆彩色印相,1998 年由艺术家赠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工业设计中心

哈利·尚克,贾诺·坎德,《18 号码头:约翰 · 巴尔代萨里,< 居中弹球的 36次曝光 >,纽约,1971 年 3 月 6 日》,1971 年,明胶银盐印相,2014 年由罗伊 · 利希滕斯坦基金会赠予,康定斯基图书馆,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展览由蓬皮杜中心策展人弗洛里安·埃布纳(Florian Ebner)和马蒂亚斯·费勒(Matthias Pfaller)联合策展,以“新视野”开篇,呈现战后艺术家如何看待世界、实践和改变自身的方式,继而以 “镜头下的艺术”“对工具的质疑”“对社会性图像的质疑”“肖像的转变”等章节,讲述了新一代艺术家如何将摄影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寻找表现物质世界的新模式,呈现了摄影与行为艺术等形式的密切影响、对流行文化和艺术史的引用与颠覆、对摄影工具本身的极限探索、沉浸式和戏剧性策略的应用等,同时聚焦肖像、社会性议题、全球化,探讨摄影艺术的丰富内涵。展览以“今天的摄影”作为终结,表明将延续对摄影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其中,有一幅蓬皮杜于2023年购藏的“80后”中国艺术家徐文恺探索前沿科技的NFT作品。艺术家提供了含有四幅黑白图像的压缩文件下载路径,只有购买 NFT 的人才能获得解压缩的密钥。由于作品图像已被加密锁定,用作压缩文件图标的艺术家自拍便成为了该作品唯一的视觉呈现。作品探讨了当代图像生产的可访问性和商业化的规则政策,以及数字领域图像格式的短暂性和多样性。

芭芭拉·克鲁格,《无题(知识就是力量)》,1989年,胶版印刷,1989年购藏,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

乌戈·穆拉斯,《实验室:一只手显影,一只手定影:致约翰·弗雷德里克·威廉·赫歇尔爵士》,1972年,选自《验证》系列,明胶银盐印相,2010年购藏,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安德烈·古斯基,《99美分》,1999年,彩色合剂冲印,迪亚塞克工艺装裱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典型图像》,1975年,选自《典型图像》系列,彩色合剂冲印,1977年购藏,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特别引入了中国视角,开启了一场艺术的无国界对话。不仅同时呈现了金石声、洪浩、张海儿、荣荣、马六明、曾广智、宋永平、罗永进、翁奋、杨泳梁、曾翰、李永斌、陈淑霞等中国艺术家的代表作,还从多个角度与国外艺术家形成耐人寻味的对话。例如把金石声1932年的肖像作品《罗敦司德镜头下的自拍像》,与近50年后杰夫·沃尔同样含有自拍像的名作《为女性而作的图像》形成对话;荣荣与约翰·巴尔代萨里同为基于“东村”行为艺术的创作;宋永平和帕特里克·费格博姆的家庭肖像并置,隐藏其间的历史变迁、个体身份和家庭关系形成鲜明对照;马六明和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自画像”,体现了同样具有冲击力的性别观念突破……虽然只有个别中国艺术家作品属蓬皮杜馆藏,大部分是邀约艺术家惠允参展,但他们的作品与馆藏作品一同呈现在展览的每一个章节之中,与那些大师之作既是呼应也是对照,显示出蓬皮杜中国展对中国艺术家的高度认可,以及对中国观众观感体验上的重视和美意。展览同时还以摄影连接绘画、行为艺术、影像、雕塑、装置等媒介,致敬了艺术史上的多种表达形式。
苏珊·拉丰,《无题》,1988年,明胶银盐印相,2024年由希尔维亚纳·德·德盖尔赠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翁奋,《骑墙(深圳1号)》,2002年,彩色合剂冲印,2004年购藏,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桑迪·斯各格兰德,《放射性猫》,1980年,西巴克罗姆彩色印相,1985年购藏,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策展人马蒂亚斯·费勒说,除了已经印放出的4万件摄影作品,蓬皮杜摄影类馆藏还有6万余件底片在档。堪称优秀的摄影作品浩如烟海,不要错过这一能亲眼看到拾珍之作的难得机会。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91期·12 版


文字:李晶晶

图片选自上海西岸美术馆、法国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

《另 辟 前 卫 :摄 影 1970- 2000》

©蓬皮杜中心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