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紫苏的幸福课
以TalBen Shahar的幸福课为载体,希望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与你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共同寻找人生的一种信仰和希望! Become Happier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重”关税时代到来,海外仓或成出海必选项 ·  13 小时前  
百度智能云  ·  @所有企业,您有四款AI原生应用DeepSe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2025年1月成功出海的中国手游:《Whit ... ·  昨天  
中油工程建设  ·  公司与大庆建设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紫苏的幸福课

我在清华工作的三个月(二)

紫苏的幸福课  · 公众号  ·  · 2017-10-29 10:34

正文


三个关键词

耐心,主动性,创造性

上篇文章,讲了2个关于同事的故事。你是否有所触动呢?


那这3个月我都做了些什么呢?是否正式的开始学习积极心理学?是否开始做惊天动地的改变世界的事情呢?


我一开始就进入了咱们中心的核心团队,参与到积极教育的课程研究当中,每天和小伙伴们头脑风暴用创新的形式来实践积极心理学,学习很多全面的知识,每天过得鸡血满满!受到领导的重视和赏识。

(以上为假)哈哈


(以下为真)


耐心



以下是我真实在做三件事情:收发邮件,统计报名信息,录入幸福测量数据。


刚进入清华工作的两周,我接受到一个最大的任务:那就是录入“25个班级,每个班级接近40名学生,每个学生52道题目”的幸福测量数据。(关于什么是幸福测量数据,大家理解成为问卷调查上的选项即可。)


如果记录一下当时的感受:刚开始我是兴致满满的,认为只要每天做一点就可以完成的。但现实情况是:一个班级的录入时间需要1.5h以上,必须是需要十分专注的1.5h才能完成。因为有时候还会发现漏录数据,数据串行等等问题。


经过尝试之后,发现每天能够录入2个班级就已经非常耗费精力了,这样需要持续两周1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在此期间,一看到那叠堆如山的问卷表,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现在回头看看,总结出几条有用的方法,或许对你面对类似工作时也会有用~一起来看看吧。


寻找意义

由于量表是孩子们填的,所以这不仅仅只是一张表而已,还代表背后孩子们的心理状况。通过对量表的分析可以得到我们积极教育的反馈,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和重点。当我领悟到这一层意义时,我就不会抱怨工作,因为这也是完成我自己大梦想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看到大的picture,可以帮助我们更有热情的做事,所以你也可以尝试寻找工作的意义哦?


明确任务,分解任务,制定计划

在接到任务之后,我会跟老师再具体沟通需要在什么时间点完成,并说明自己现在每天的工作量。沟通好具体时间后,就可以制定计划了。计划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寻找快速的方法。

比如:大题之间用颜色区分,手指代表数字,手脑并用。


交错进行,适当休息

提高效率的一大方法是懂得适度切换和休息。我使用的方法有“工作同时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每完成一个班级录入后休息30m,如果在家里会练习弹Ukulele解压等”。


接受自己,不断调整

计划制定好,但是事情的发展总会有意外的出现,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的任务。比如我本来计划每天2个班级的速度录入的,但是某天下午必须去做课堂辅助工作;或者有朋友过来时得陪朋友。我的计划就被打乱了,然后事情会堆积在一起,导致后期压力非常大。


深刻感受到“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力量,因为“每天退步一点点”的心酸我有切身体会。如何才能在有不确定性的时候同样保证工作的完成呢?


我觉得计划的弹性非常重要,比如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加2-3天的调整期。我就是在最后的两天完成的。



主动性


主动举手参与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


由于刚去,大家并不了解我的优点和长处。因自己曾有一年的公众号编辑经验,因此我主动请缨帮助中心进行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这个决定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不知道大家会如何反应,会不会有这个机会,最后能不能编辑好得到大家的肯定。


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于是先争取了再说。那时正在忙碌的准备“第四届积极心理学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所以的确是需要有人帮忙一起更新中心公众号,所以我成功的加入了支持团队中。再一次证明多学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得上。


随后由于管理微信公众号的同事有其他更重要的任务,因此公众号就完全交给我管理。(现在我们在召集外文翻译的志愿者哦!如果你有兴趣可关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查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也有编辑出错,甚至日期出错,语句不通顺等问题,也曾经被领导说过。


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我得到的东西远远大于那些犯过的错误。我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有机会跟大家多接触,并且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感。

如果要问是什么帮助我度过这段日子,就涉及到积极心理学中的解释风格了,这个后面再跟大家细说。


主动举手约领导沟通


在大会结束之后回来的第一天,我们中心的老大发了一条微信在群里:这两天他都有时间,想找他聊天的可以约时间。


我当时就觉得我必须要去找他聊聊,虽然可能他这只是随意发的一条微信。我想为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做一个规划,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些建议,也希望能向他请教些问题。


但是反复的纠结恐惧始终挥之不去,比如:找他要怎么说,他会不会有时间,会不会有其他同事也当天找他,会不会尴尬,我能表达出我想要的东西吗?会不会也没什么用?


然后依然是那个问题帮助我做出了决定, 如果不做这件事,我会不会后悔? 肯定会后悔。做了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后果?没有什么坏的后果。


于是我明白了自己只是“假”恐惧而已,我仍然可以做出行动。于是我发微信约时间,准备谈话内容,反复演练。这些行为都一点一点的把“恐惧”撕开了,我真正的完成了这样一次主动的讨论。


也是因为这一次的主动出击,让我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有了一些改观,慢慢的我发现领导会主动找我谈话,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还让我负责了一些简单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之前不曾预想到的,也是最让我感到开心和兴奋的正循环。


我深刻明白了积极主动的意义,它在于你是可以做出选择的,你是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的,你是可以影响他人的。




创造性

从0开始学视频


在准备大会的期间,我接受到了一个空降的任务“制作一个咱们中心的宣传片”。对于没有任何视频经验的我首先感到一脸蒙,然后先接受了再说。


我是如何完成这项任务,从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总结了几点   跟大家分享:


寻找意义

由于这项工作的意义比较明显,是为了宣传和推广积极心理学以及中心。于是就不需要我再寻找另外的意义了。


明确任务

因为有办小U班的经验,我知道做宣传,最好是从“黄金圈”Why,How,What来考虑。

why:我们中心做积极心理学的为了什么?意义是什么?

how: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有什么特点,优势?

what:我们做了些什么?有什么产品?


理清了以上3点,对于视频的内容就已经有大致的框架了。然后在第一时间跟负责人讲解我的想法,寻求反馈和调整,在大方向没有错的基础上,才开始真正着手准备制作。


软件推荐

imovie

对于做视频的软件,由于之前没有经验,我采取了两种方法筛选:


1是向有做视频经验的朋友寻求推荐(由于电脑是mac,朋友推荐用自带的imovie)。


2 网络查找:最后发现还是来自朋友的推荐靠谱,我曾经尝试过微信公众号文章里推荐的10种制作视频的网站,发现不仅编辑比较费劲,到最终要下载的时候还都要收费。(哭)所以,在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最好是找到有经验的人询问建议(如果能找到的话)


keynote(ppt)

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体会到了”边学边用”的厉害之处!当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时,我会通过网络搜索(这个时候百度,搜狗都起作用啦),然后立马实践,发现问题再及时修正。


学到的最有用的方式是:通过ppt来编辑动画,导出视频,再用imovie二次处理。这样可以在动画上表达更多个人的想法。(如果你刚好不会,那可以趁机锻炼下搜索能力)


网易云音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