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期间,在与我国高层及外交部负责官员会谈时,均提到了一句话,那就是,美方愿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发展对华关系。
这四项精神,正是此前中国多次强调、意欲推进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内涵。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 胡锦涛 首先提出的,意在使中美两个大国避免掉进修罗昔德陷阱,以达到和平相处、共存共荣的目的。
在过去数年中,奥巴马政府一直对此含糊其辞、躲猫猫,不愿接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特别是对“相互尊重”这一项颇有抵触情绪。
奥巴马政府为啥躲起猫猫?为啥有抵触情绪?根子在于世界老大的心理作怪,不愿接受中美之间的平等地位。
而这次蒂勒森的北京之行,则很明确地采用了中国倡导的这一说法,释放了浓浓的善意,很可能是为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打预防针。
万万没想到的是,对于蒂勒森的这一表态,美国智库界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却炸了窝。
“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在推特中说:“蒂勒森实质认可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巨大错误。”
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拉特纳认为,蒂勒森的言论只会让中国的外交更加强硬,还会引发亚太地区对美国责任和领导力的担忧。
蒂勒森在对华关系上释放出来的这些积极信号,为什么却招惹来美国高端智库人员的阵阵猛批呢?究竟戳痛了他们的哪些神经?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的“相互尊重”,最实质的东西就是承认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承认,很可能让一贯以世界老大自称的美国感受到了某种面子上的危机。更甚者,还可能进一步动摇美国在世界友邦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之所以一直试图与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保持适度的距离,一是不想让中国在定义中美关系上抢了更多的彩头,而使美国独霸的外交话语权受损;二是担心与中国“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就会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其他重要目标——维持其世界领导地位以及诸多意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同盟体系不兼容。更甚者,与中国“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很可能使美国的南海巡航等海外行动,特别是亚太重返政策,作茧自缚,自捆手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被其认为是套在美国维护南海航行自由头上的紧箍咒,是中国给美国下套。
这次蒂勒森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体认,很可能是美国当前在朝核和经贸等问题上都迫切需要中国合作与支持催生出来的。
手下重臣深陷“通俄门”,国内反俄力量及其国会两党对特朗普政府的穷追猛打,深度问责,彻底打乱了特朗普在美俄关系上的战略布局。现在,特朗普在对俄关系上,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对俄倚重的失去,使发展、改善中美关系成了特朗普政府的急需。毕竟,中美经济深度依赖,很多民生问题还需要中国的帮助和支持。
虽不能完全接受中国的提法,但特朗普和蒂勒森对“相互尊重”的认知很可能有别于前任,不认为这一承诺与美国其他政策相冲突,以打通中美急速改善关系的大门。
当然,中国对蒂勒森的言论,仍需保持谨慎的乐观。一方面要对蒂勒森的积极表态表示欢迎,另一方面还得“听其言,观其行”。绝不能幼稚地认为,蒂勒森说了这几句话,中美关系就万事大吉,一切都没问题了。
由于中美之间信任关系的不足,以及长期微妙复杂博弈积累的历史经验,使得蒂勒森“温和且积极”的论调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当然,美国国务卿的中国之行在坦诚和美好的意愿中结束,蒂勒森努力用和解的调门扑灭特朗普传达出的敌意,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美国高端智库炸了窝,就让他们炸窝吧。至于中美关系接下来,怎么走,仍需我们战略淡定,静观其变。(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