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点,保监会发布会准点召开,项俊波携三位副主席陈文辉、黄洪、梁涛集体亮相,“
一正三副
”的配置可以说是保监会发布会中的“顶配”了,这在保监会新闻发布会史上也颇为罕见,此次发布会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本周一,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要上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险市场监管的消息,和今天下午的正式发布会一样,已然被媒体炒作得不要不要的。
会议还没开始,提前早到的记者就抢报了新闻,现场氛围严肃紧张。
本次主题是加强保险市场监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布会。
项俊波首先发布讲话:“2016年,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保险业监管和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此次发布会上,保险监管班子组透露了哪些监管思路?先来一段最严厉的措辞感受下:
项俊波:
今年将重点围绕公司治理、保险产品和资金运用三个关键领域,下决心处置潜在风险点。
对个别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且不收敛、不收手的机构,依法依规采取顶格处罚,坚决采取停止新业务、处罚高管人员直至吊销牌照等监管措施,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
在保险市场就必须遵守保险监管的规矩,就必须承担保险业对社会、对实体经济、对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容不得你挑战监管的底线、破坏行业的形象、损害群众的利益,
否则我们就要坚决把它驱逐出保险行业。
请注意,此段话信息含量巨大:
1、今年的监管手段将更加丰富。
过去,保险行业并非没有公司出现过风险事件,比如新华人寿、中华保险在被保险保障基金接管后,但这些公司都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化解了风险。被吊销牌照的案例,仅有2005年国信人寿一家。
此次项俊波重提吊销牌照,意味着对于挑战监管底线的公司,驱逐出保险行业的措施就在不远处。
2、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
保险公司被“实际控制人”所把持,成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被大股东“掏空”,是行业一大弊。
看来今年将要对保险公司治理问题下决心除掉痈疽。
今年保险监管工作怎么干?在阐述保监会将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中,提到了稳中求进。何为稳,何为进?
1、对恪守正确理念、长期经营稳健的公司,重点在“进”,鼓励和支持其加大创新力度,运用新业态、新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对成立时间短、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重点在“稳”,注重引导其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步入科学发展的正轨;
3、对激进发展、盲目扩张以及挑战监管底线的极个别公司,重点在“严”,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控制其无序扩张、激进投资,消除风险隐患。
在被记者问到侨兴债事件中,保险机构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风险的时候,项俊波表示,
“这是一个经济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风险又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交叉传递的典型案例。”
一是这个业务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类金融机构,二是私募债券交易过程复杂,由私募事实上转变成公募,最终涉及到大量的个人投资者。三是浙商财险风险管控上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在金融监管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指导协调下,浙商财险主动承担了赔偿责任,切实维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稳定了广大债券投资人和相关各方的情绪,并为后续各方的风险措施工作争取了时间。
保监会将进一步强化对浙商财险和保险公司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证保险的业务,切实维护行业稳定和金融稳定。
对于少数保险公司的虚假注资、一股独大、治理失衡的现象,梁涛表示,过去,围绕着保险公司股权管理的关键领域,保监会出台了30余项规章制度,但是,公司治理实现“形似”到“神至”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以来,保监会已经采取了或者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对公司治理的力度,努力实现公司治理监管从柔性引导向刚性的约束转变。
第一是要全面开展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治理现场评估工作,这项工作现在已经开始启动。将重点围绕股权的真实性、“三会一层”的运作有效性、内部控制,特别是关联交易管理的可靠性等关键环节,对131家中资法人机构和51加外资法人机构进行全面评估。
第二是持续完善监管制度。一是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可能会对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限制不超过1/3,建立股东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准入门槛,等等。
第三是发布加强保险公司股东股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公布年度财务报告。另外,保监会还建立了公开质询制度,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形成监管和公众的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
第四是启动构建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职业终身评价体系工作,对行业的董事、高管的职业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评价,倒逼保险公司高管规范履职、强化治理监管对人的刚性约束。
对于万能险是否存在风险的问题,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用四句话来阐述对万能险的态度:
万能险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万能险本身并没有问题。
我国万能险的监管比国外更加严格。
我国万能险业务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