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
初七一过,春节逐渐落下帷幕。
现在的你,是已经回到单位搬砖了,
还是仍塞在返程的某条高速路上?
或者,还在外面和家人朋友玩乐?
小秘我选择乖乖到岗上班,
一刻也不敢怠慢工作,
毕竟......工作使我快乐!
还有,贫穷使我勤奋,
过年太花钱了!
从买年货、路费、穿新衣,聚餐游玩,
光是这些过年“标配”,
就已经让人失去清算的勇气了。
这些消费加起来,到底花了多少钱?
让小秘帮你一起数数吧!
年货
500-2000元
小到花生瓜子,福字春联,
大到牛羊肉、海鲜、火锅大礼包,
都算在“年货”之内。
一位东北的朋友还告诉小秘,
他家里过年买了一头猪……
平均来说,
人均500-1000的年货就足够,
但如果你趁着过年犒劳了自己,
小小地“放纵”了一下,
小秘也是羡慕加服气的。
交通费
0-1500元
春运前的“抢票大战”
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
抱着手机争分夺秒,
抢不到硬卧就只能选择硬座,
或是较贵的软卧甚至机票。
这个时候就万分羡慕家在本地的朋友们,
至少这笔开销省了……
小秘今年因为抢票难,
差点回不了家过年,
过完年又差点回不来上班。
新衣
500-2000元
过新年,穿新衣。
小时候过年,
最期待的就是年初一穿新衣服的喜悦。
如果是本命年,
更要从头到脚都红红火火的。
衣物类的选择范围较大,
从袜子、皮带到外套,
只要心情好,
穿啥都好看!
红包
500-2000元
从开始工作的那天起,
我们就已经踏入了“大人”行列,
需要从接受压岁钱的一方
转变为给压岁钱。
不仅如此,
春节期间结婚的亲朋好友也不少,
随出去的份子钱,就是泼出去的水。
一不小心还会被问到
“你怎么还不结婚呀?”
心塞......
聚餐、聚会费用
500-1500元
“每逢佳节胖十斤”,
这话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
免不了这里吃吃,那里玩玩。
钱包慢慢瘪了下去,
肚子倒是以可见速度膨胀起来了……
建议以后过年见面问一句
“请问你又胖了多少斤?”
额外开销
小秘了解到,
春节期间的额外开销也不少。
有人为了躲“催婚”,
特意到国外旅行过年;
有人攒了一年的钱,
终于趁过年买下了心仪已久的吉他;
有人偏爱首饰,
为家人买了黄金饰品作礼物……
这笔开销不可估算,因人而异,
希望你的每一笔钱都物超所值!
这样算来,除去额外开销,
我们过完一个春节至少需要2000-9000元。
小伙伴们纷纷表示,
花钱的时候不觉得,
算起账来才吓了一大跳。
小秘也随机采访了几位朋友,
来看看他们的春节支出清单吧!
K小姐和L先生的清单
年龄:26
坐标:北京
孝敬父母:20000元
新衣:1500元
年货:500元
旅行:10000元
共:32000元
人均:16000元
"今年是我们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双方父母和我们都生活在北京,吃穿都不缺,所以就只好用包红包这种最“俗套”的方式。
数额不算小,比K小姐的年终奖还要多。大年初二我们打算到广东旅游一小圈,和以前的同学们聚一聚,尝尝当地的美味。"
"春节的确能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特别是商家们各种发红包的活动,实际上还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方式。
但我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既然春节嘛,小小地放纵也不算过分,当然我们还是理智的,每笔较大的开销都会记账,旅行前也都把开支列好了单子,不然年后就要吃土啦。"
小茗的清单
年龄:28
坐标:呼和浩特
红包:1000元
年货:600元
聚餐:500元
购物:3000元
共:5100元
"春节我要从北京回老家过年,年前我就把要带回家的礼物从网上买好了,直接寄回家去。
除了常规的小吃、特产之外,今年还给爱看书的老爸买了一个电子书阅读器,省得他老看平板伤眼睛。除此之外,我还给自己买了几件过冬的衣服。"
"红包的1000元不是压岁钱,而是给同事们和朋友发微信红包用的。虽然有来有往,但拿的肯定没有发的多。
发微信红包可以拉近大家之间的感情,即使长时间没联系也可以一个红包化解尴尬,对我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社交手段。"
————我是“
别忘记点赞”的分割线
————
留言跟鹰叔说说
你过年花掉了几个月的工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