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字
→主页
右上角
···
→设为
星标
⭐
你
好呀,我是朵朵~
前些天在话题
#现在的过家家都这么卷了吗#下,看到这样两张照片,简直是
过家家界的天花板
。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问一个暴露年龄的问题:
你曾经都用过什么素材,玩儿过什么主题的过家家呢
?
不舍丢弃的包装盒、砖头垒的灶台、纸折的手枪、枕头当做孩子、床单做的披风……
如今的小朋友可以享受到物质文化生活真的是今非昔比,物优价廉的过家家套装简直是在现实宇宙的眼皮子底下搞“元宇宙”。
然而博物馆作为现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处场所,怎么能
在过家家宇宙中缺席呢?
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
上海自然博物馆专业科普团队
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套新颖而独特的
立体科普盒
可以任由大家发挥想象力
打造专属的恐龙王国
在这套书中,读者将变身为博物馆策
展人,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策划和制作自己的一平米博物馆。《一平米博物馆:搭建我的恐龙展》以“恐龙”为主题,通过
“挖掘和复原一只恐龙” “搭建一场恐龙展览”
两个任务引导读者完成知识输入与场景构建,读者通过动手操作,将学到的主题知识展示出来,并与家人、朋友分享,从信息输入到输出巩固,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
7岁以下:全家一起玩
-
7-10岁: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玩
-
10岁以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跟随着这些问题,一起动手吧!你的专属“恐龙展”所需要的展品就由你来发掘。
绝大部分恐龙死后,都会被分解、风化、侵蚀,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仍有不到 1%的恐龙有机会变成化石,留存至今。另外,还有一类会飞的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成了鸟类,一直存活至今。
极少数死去的恐龙变成了化石,这让我们知道曾经有恐龙存在过。那么,你知道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能在哪里找到化石呢?在导读手册里寻找答案吧!再把你的答案用互动机关展示出来,和同伴一起分享!
目前,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是哪个?答案是中国。那么,在我们国家的哪些地方能挖到恐龙化石呢?中国有一些地方被称为“恐龙之乡”,很多知名的恐龙化石都出自这些地方。比如四川省的自贡市、云南省的禄丰县等等地方,当地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恐龙物种。
动手做一个立体盒子,用它来了解这些“恐龙之乡”以及它们的代表性恐龙吧!
你见过化石挖掘的现场吗?那里有哪些工作人员?需要哪些工具?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跟着导读手册中的解说,一边观察学习一边制作大型挖掘现场的立体机关吧!
恐龙化石出土之后,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才能将其复原成一只完整的恐龙呢?“复原骨骼—复原肌肉—复原皮肤”三步走,话不多说,开始吧……
如果家里备有黏土、橡皮泥和颜料,可以在拼接骨架的基础上尝试给恐龙复原肌肉和皮肤。
有了恐龙化石,就能复原出完整的恐龙吗?关于恐龙复原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棘龙的故事为你带来精彩的回答。动手制作一套棘龙拼图,根据所提供的线索找到不同阶段的棘龙复原形象。
在制作这场展览之前,请认真想一想,这场展览的观众是谁?展览在哪里举办?你想给观众讲怎样的故事?
你就是这场恐龙展览的“策展人”,一起进入设计与搭建环节吧!
要搭建一场展览的话,该从哪里开始呢?自己的动手设计一个独特的门头吧,上面有展览的名称、简介、导览图以及工作人员的信息。
恐龙家族里有多少种类,它们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呢?恐龙也有族谱吗?请你分分类、连连看,记忆会更深刻哦!
科学家认为恐龙诞生并主要生活于中生代。那么,从地球诞生至今,中生代处于怎样的时间节点,距离现在到底有多远呢?
在一条
1.68米
长的长卷上,横跨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属于中生代的时间周期。自己动手在上面布置出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吧,恐龙们应该出现在什么时间位置上呢?
这个挑战有点难?别着急,导读手册里有详细的恐龙名称、种类、出现年代的介绍。
你记得博物馆里展示的各种化石吗?知道它们对于恐龙的研究和复原来说有哪些重要价值和意义吗?如果让你按照一定的逻辑在展厅内布置恐龙化石,你会怎么设计呢?
生蛋是物种繁衍的重要环节,你知道恐龙是怎么生宝宝的吗?你知道哪些类型的恐龙蛋化石?根据你对恐龙蛋知识的理解,自己动手布置一个展示各种各样恐龙蛋的展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