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Club,分享传递价值
秘书微信号:iMBAClub2;QQ群:13539691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阅读引语
非常短小精悍的一小段视频,网上很多人说,经济学的精华都包含在里面了,看你的6分钟能不能读懂。。
来源:网络;转自:大操盘手
第一讲 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让人震惊,政府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人们自由买卖。
如果政府让自负盈亏的交易主体充分参与竞争,市场就会导向积极的发展方向,“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
但是经济调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达到均衡,更有可能停滞不前,在调整期间,人们可能会失去信心,所以政府爱用“看得见的手”的原因。
第二讲 节约悖论
储蓄和消费哪个更好?
经济困难时期,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可以用来投资:
最终失业率也会下降。
但是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创造工作机会;如果政府勒紧腰带,民众和企业不愿意花钱,消费下降,失业会增加,这就是“节约悖论”。
第三讲 菲利普斯曲线
当就业率高时,薪水涨得快,人们有更多钱去消费。于是价格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就业率低时,通货就会收缩,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政府会根据其制定策略,来平衡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第四讲 比较优势原则
全市场是一个不可控因素,对外国竞争的畏惧,一些国家试图自己生产自己必需的产品,提高关税把外国货挡在门外。
但是,大卫李嘉图指出,国际贸易可以是所有参与者受益,通过引入最早期的经济模型之一,即便一个国家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产品——这被称为“绝对优势”,专注于生产最高效的仍然是更好的选择,这样就放弃了其他少数非优势产品。
国际市场中的各国都这样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各国互相出口富余产品,这样都会获利,这就是“比较优势原则”。
第五讲 三元悖论
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跨国贸易,对参与各方都有好处,这也同时意味着各国更难控制本国的财政和汇率,各国政府热衷于三个目标:
首先,各国希望保持汇率稳定,这样出口价格不会忽升忽降。
第二,政府希望稳定利率,这样保证企业更乐于借贷,而不是储蓄。
第三,各国都希望资本的进入和流出,不会有太多障碍。
但是你无法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
第六讲 理性选择理论
在影响经济的所有因素中,最麻烦的就是人。
总体来说,人是理性的,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更原因生产这种商品,买的更少,预期的通胀率上升,他们会要求更高的薪水,如果一国汇率或利率下降,拥有大量资本的人就会试图将钱转出去。
各国制定经济政策就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基础上,但是人们不总是做出最好的选择,所以就出现了类似2007年的借贷危机。
来源:网络
注:MBAClub编辑转载,意在传播价值,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