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才宝宝育儿
专业儿童心理专家坐阵,帮助爸妈解决育儿难题。孩子的早期教育、性格培养、智力启蒙、营养健康等知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还有原创好听的夏天姐姐讲故事,和你一起养育出健康、快乐、阳光的聪明宝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天才宝宝育儿

允许女儿不上学的她惊动央视。29岁裸辞白领,和丈夫带着两个精灵般的女儿重建440万㎡雨林

天才宝宝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8-04 13:00

正文



文 | 有束光

本文转载授权自开始吧旗下自媒体:有束光(ID:onelight01)


“我不能给你无尽的财富,

但我可以给你无尽的花朵。”

就为了这句情话,

李旻果接受了马悠博士的告白+求婚,

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都市里的记者工作,

追随丈夫来到人迹罕至的雨林

种树、养花,当起了“农妇”。

那年,他47岁,她30岁。


马悠李旻果夫妻在西双版纳雨林


“你疯了?好好的大城市不待,非要去守着那人烟稀少的雨林?”


当有人跳出来反对时,李旻果却一脸执拗。或许正像某些爱情箴言里讲的: 追随最爱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心甘情愿。


只是,李旻果没想到,守护这座雨林里的日子一晃就是18年,又或许,会是一辈子。



“沙沙沙”...“吱吱吱”...


当你踩着地上的树叶,一路被大自然的音乐陪伴着,走进云南西双版纳这片幽深的热带雨林,想寻觅那场浪漫爱情的蛛丝马迹时,两个孩子却出现在了你面前。

“雨林精灵”,司马几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对小姐妹——林妲和宛妲了。


这对在雨林“土生土长”的小姐妹,

听得见叶落,能和花朵交谈,

感知大树的力量。



也能自创文字,

无师自通地弹钢琴,编曲,

采集植物做颜料绘画。


这世界上真的有精灵?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大抵是不大信的,

直到2012年,

这对姐妹花出现在湖南卫视的舞台上,

用天籁的歌声呼吁保护雨林,

司马才真的信了,借汪涵老师的话来说:

“她们真的是地球上的精灵。”

而这对雨林精灵的父母就是马悠和李旻果。


“你敢要,我就敢给。

爱情于我而言

就是一场义无反顾的追随。”



说起马悠博士和李旻果的初遇,简直浪漫得一塌糊涂,又有点宿命的味道。


18年前,昆明世博会秘鲁大使的晚宴大厅突然误入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德国人,他就是马悠 博士, 一个生态学家。而李旻果呢,是以记者身份参加晚宴的。


马悠 博士 原本是在另外一个楼层开会,对会议的内容感到有些失望,于是想四处转转,没想到邂逅一见钟情的爱人。



马悠博士介绍说他是个生态学家,

聊了一会他看她累了,

便邀她到楼下即兴弹奏了一首蓝调。

一转身,马悠博士表白:

这是我即兴为你创作,也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如果你还是单身的话,请你嫁给我。”

这突如其来的告白!



看姑娘一怔,他又补了句:

“我不能给你无尽的财富,

但我可以给你无尽的花朵。”

“他敢要,我就敢给。”

李旻果后来回忆说。


次年正月十五,李旻果嫁给了马悠 博士


她辞去了报社记者的高薪工作,追随当时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与保护工作的马悠博士,在澜沧江边扎下了根。


不过,两人告别大城市,选择在雨林里安家,却 不仅仅是因为爱情......


两夫妻亲手设计建造了居住的家园——湄公山庄。那是一座傣族风格的家,再远,是滔滔奔流的澜沧江。最初这里一棵树也没有,后来经过夫妻的培育才长成了雨林。


“我们买下15亩橡胶林,

租来6666.6亩地,

想把雨林还给下一代,

结果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

当时的西双版纳,

因为人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大肆砍伐,

一处处雨林被单一的橡胶树覆盖,

多年过去,

大约4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消失不见了。


“一朵花开,一片花瓣掉落,一颗种子的层成熟,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潜力。


种满了橡胶树的这块土地,却不是,这种树虽然也是树,但它是不保水的,是功利驱动的。 ”李旻果说。


橡胶树身上被刻出一道道口子,下边放着一个装橡胶的碗,伤痕累累的树在哭泣,雨林在哭泣......


因为大面积种植橡胶树,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会板结,西双版纳的许多村寨已出现自来水断流、井水干涸的现象。长此以往,雨林的气候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换,比如平均气温会上升。

在商人和橡胶农人的眼里,

橡胶林能换来金钱,

是丛林中的黑色黄金,

它能变成轮胎、雨衣、雨靴......等各种橡胶制品,

满足都市人的消费需求。



可是,种植橡胶林替换掉雨林,

给大自然的毁灭性伤害却被人忽略掉了。

最可悲的是,

雨林的土地滋养了橡胶树,

橡胶树造出的轮胎又回过头来

轧平了雨林。



看着一片片雨林被推土机推倒,被火烧毁,裸露出黄色的皮肤,马悠博士和李旻果心急如焚,他俩意识到保护与恢复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为了把曾经遭受砍伐烧焦,起初只有橡胶树一个物种的地方还原成热带雨林,马悠与李旻果夫妻买下了15亩橡胶地。


他俩打算按照自然生态的模式,在上面进行着再造雨林的试验。如果实验成功了,就能够复制模式,雨林就有救了!


李旻果和马悠博士先是把橡胶树都砍掉,

只留了几棵象征性的树

告诉别人这儿曾经的历史是什么。



然后在橡胶地上种植物,

包括江边刺葵、榕树、棕榈树……

还有他俩最爱的兰花。


每天清晨,马悠博士都要迎着湿润露珠,

到雨林里找寻从枯树上跌落的兰花。

带它们回实验室,复活栽培。



两年后,再一个个送回去,

绑到树上。

“他是科学家,更是艺术家,

他用艺术的形式做雨林保护的科学工作。”

李旻果说。


时间一点点流逝,

靠着这一颗颗小小的种子,

李旻果夫妇种下了四五百种植物,

他们居住的面积只占百分之十,

还有百分之九十是为花、草和小动物们做的家,

里边有蛇、蜥蜴,

有各种连她都不知道的微生物。



几年过去,原本单一的橡胶林,

重新恢复成了生态多样性的小雨林,

李旻果夫妻把这里称为“地球人的家”。




“仅仅15亩的小气候,已经和外面完全不同,

开了门就像一个结节,

夏天的时候,进门就低三度,

这么少的土地居然都能对气候

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