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文摘作品,转载要求见文末
编译 | 钱天培
在过去五年间,科技大佬们为获取AI竞争力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大举措:微软为AI创业公司设立风投基金,Uber吞并AI创业公司Geometric Intelligence,苹果在2016年收购了Emotient,谷歌在2014年用4亿美金买入DeepMind,IBM与英伟达合作以加速它开发的认知系统Watson的反应速度。在此期间,AI社区风起云涌,频繁变天,到了2017年,AI社区的现有格局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解哪一个个人、品牌和媒体引领了AI界的社交媒体之争,Onalytica分析了5百万条发布于17年1月1日到5月18日之间的提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或是“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推特,并
借此评出了TOP 100最具影响力的个人、品牌和媒体。
在后台回复“TOP100”可获取完整榜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份榜单下全球AI社区的三张关系图。
AI社区关系图
个人方面,
David Brin
是从
17
年年初到现在最有影响力的
AI
大佬。以下关系图展示了与他相关的
AI
话题。这张图是用我们的
Influenc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IRM
)软件生成的。
品牌方面,影响力排在第一的是IBM Watson。以下的关系图展示了与它有过互动的AI话题。
媒体方面,
WIRED
具备最高的影响力。同样的,我们绘制了一张以
WIRED
为中心的
AI
话题关系图。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份榜单排名
TOP20
的个人、品牌与媒体。
个人影响力指数TOP 20榜单
排名
|
推特账号
|
名字
|
所在公司
|
影响指数
|
1
|
@DavidBrin
|
David Brin
|
Epocene
|
100
|
2
|
@BernardMarr
|
Bernard Marr
|
Advanced Performance Institute
|
90.85
|
3
|
@AndrewYNg
|
Andrew Ng
|
Baidu, Inc.
|
82.21
|
4
|
@drfeifei
|
Fei-Fei- Li
|
Google Cloud
|
62.79
|
5
|
@ValaAfshar
|
Vala Afshar
|
Salesforce
|
61.3
|
6
|
@MikeQuindazzi
|
Mike Quindazzi
|
PwC
|
58.56
|
7
|
@elonmusk
|
Elon Musk
|
SpaceX
|
58.35
|
8
|
@TamaraMcCleary
|
Tamara McCleary
|
Thulium.co
|
49.58
|
9
|
@jackclarkSF
|
Jack Clark
|
OpenAI
|
49
|
10
|
@Benioff
|
Marc Benioff
|
Salesforce
|
48.32
|
11
|
@evankirstel
|
Evan Kirstel
|
Kirstel Report
|
47.04
|
12
|
@jhagel
|
John Hagel
|
Deloitte & Touche
|
46.55
|
13
|
@erichorvitz
|
Eric Horvitz
|
Microsoft
|
46.27
|
14
|
@GaryMarcus
|
Gary Marcus
|
Geometric Intelligence
|
43.95
|
15
|
@jowyang
|
Jeremiah Owyang
|
Crowd Companies
|
41.51
|
16
|
@pmddomingos
|
Pedro Domingos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40.95
|
17
|
@sandy_carter
|
Sandy Carter
|
Amazon Web Services
|
38.63
|
18
|
@EricTopol
|
Eric Topol
|
Scripps Health
|
35.15
|
19
|
@ericschmidt
|
Eric Schmidt
|
Google
|
34.63
|
20
|
@hannawallach
|
Hanna Wallach
|
Microsoft
|
33
|
品牌影响力指数TOP 20榜单
排名
|
推特账号
|
名字
|
影响指数
|
1
|
@IBMWatson
|
IBMWatson
|
100
|
2
|
@googlecloud
|
googlecloud
|
97.22
|
3
|
@Microsoft
|
Microsoft
|
86.59
|
4
|
@IBM
|
IBM
|
78.75
|
5
|
@xprize
|
xprize
|
69.01
|
6
|
@intel
|
intel
|
67.6
|
7
|
@ITU
|
ITU
|
61.44
|
8
|
@IDC
|
IDC
|
60.44
|
9
|
@MSFTResearch
|
MSFTResearch
|
52.79
|
10
|
@IBMResearch
|
IBMResearch
|
50.78
|
11
|
@nvidia
|
nvidia
|
50.26
|
12
|
@roborace
|
roborace
|
48.31
|
13
|
@KPMG
|
KPMG
|
40.4
|
14
|
@IBMcloud
|
IBMcloud
|
37.13
|
15
|
@MaluubaInc
|
MaluubaInc
|
36.94
|
16
|
@awscloud
|
awscloud
|
35.37
|
17
|
@Azure
|
Azure
|
34.61
|
18
|
@ipfconline1
|
ipfconline1
|
33.44
|
19
|
@McKinsey
|
McKinsey
|
33.38
|
20
|
@royalsociety
|
royalsociety
|
31.83
|
媒体影响力指数TOP 20榜单
排名
|
推特账号
|
名字
|
影响指数
|
1
|
@WIRED
|
WIRED
|
100
|
2
|
@techreview
|
techreview
|
93.64
|
3
|
@CIOonline
|
CIOonline
|
69.94
|
4
|
@TechRepublic
|
TechRepublic
|
69.29
|
5
|
@eMarketer
|
eMarketer
|
53.8
|
6
|
@CBinsights
|
CBinsights
|
53.61
|
7
|
@SCMP_News
|
SCMP_News
|
51.01
|
8
|
@FastCompany
|
FastCompany
|
50.11
|
9
|
@ZDNet
|
ZDNet
|
43.4
|
10
|
@engadget
|
engadget
|
43.2
|
11
|
@Entrepreneur
|
Entrepreneur
|
42.78
|
12
|
@BNN
|
BNN
|
42.61
|
13
|
@Forbes
|
Forbes
|
42.43
|
14
|
@CNET
|
CNET
|
35.16
|
15
|
@techstars
|
techstars
|
35.09
|
16
|
@XHNews
|
XHNews
|
33.39
|
17
|
@DigitalTrends
|
DigitalTrends
|
33.26
|
18
|
@BBCClick
|
BBCClick
|
31.13
|
19
|
@CMO_com
|
CMO_com
|
30.65
|
20
|
@TheEconomist
|
TheEconomist
|
29.7
|
TOP 20 AI
大佬有话说
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个人影响力指数排在
TOP20
的几位大咖,来了解他们对于
AI
发展的观点。他们分别是
Mike Quindazzi (No.6), John Hagel (No.12), Gary Marcus (No.14), Jeremiah Owyang (No.15)
和
Sandy Carter (No.17)
。
Mike Quindazai: PwC董事总经理(MD)
“正如手机
app
的数量从
2008
年的
500
个增长到了现在的
220
万个,
AI
层面的创新和深度发展也必然遵循指数增长。”
John Hagel:Deloitte前沿发展中心(Center for the Edge)创始人和联合主席
“
AI
科技会持续以指数增长的速度发展,而我们是否能把
AI
的潜力充分转化为经济价值取决于两点。首先,我们需要具备生产、积累有用数据的能力,为我们的
AI
“引擎”提供足够的燃料。没有数据,
AI
寸步难行。其次,人类要变得更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重新思考人类的职能,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从而让
AI
提供的新视野产生更多的影响力。”
Gary Marcus: Geometric Intelligence创始人,CEO;纽约大学心理学与神经学教授
“总有一天
AI
会改变这个世界的。但我们要知道,统计数据
≠
知识,深度学习也比我们以为的肤浅得多。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Jeremiah Owyang:Crowd Companies创始人,CEO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们会创造出一个‘上帝’,一个知道一切、能够回忆、处理信息和思考的人工智能。它是否能感知?是否会受伤?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知道,随着科技把一切都加快,这个世界的运作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上帝创造出了人,而人又创造出了上帝。”
Sandy Carter:亚马逊云服务(AWS)副经理(VP)
“现如今,客户已经通过
AWS
将
AI
运用到了各行各业。美国心脏协会用
AI
来优化慈善演讲的注册流程;
Capital One
用
AI
提供了与客户银行账户互动的新办法;
TuSimple
用计算机视觉驱动自动驾驶;斯坦福大学用
AI
提前为病人检测糖尿病并发症。”
番外:AI主题分析
最后,我们也对AI做了一个主题分析。AI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但我们更想知道哪些与之相关的话题是被谈论的最多的。我们分析了从17年1月1日到5月18日之间的Top100的AI影响者的推特和博客,得到了与AI相关的话题被这些大佬提到的频率。我们的结果被总结在了下面这张词云中。
我们可以看到,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与AI 相关的最火热的话题。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大数据(Big Data),数据科学(Data Science)和FinTech也是相当火热的AI话题。
原文地址:http://www.onalytica.com/blog/posts/artificial-intelligence-2017-top-100-influencers-brands-and-publications/
关于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开篇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大数据文摘 | bigdatadigest),并在文章结尾放置大数据文摘醒目二维码。无原创标识文章请按照转载要求编辑,可直接转载,转载后请将转载链接发送给我们;有原创标识文章,请发送【文章名称-待授权公众号名称及ID】给我们申请白名单授权。未经许可的转载以及改编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吴恩达离职百度 | 一别两宽,各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