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很多有钱人还没有学会怎么做有钱人。很多普通人也没学会怎么做有一点儿钱的人。
2、因为城市化及少子化带来的,传统大家庭和传统道德维护体系的解体。
3、因为在金钱过剩,道德缺失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参与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一场赌局。
原刊于功夫财经
一个有趣的事实: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的墙上没有钟。
最近金立手机的老板在海外赌博损失惨重,导致银行债权危机,员工大规模解约,供应商公司股票大跌等连锁反应。这一事件促使我开始思考关于赌博的一些问题。
中国人好赌是出了名的。据说在全世界的各大赌场里,中国人的脸就是
VIP
的标志。拉斯维加斯出手阔绰的赌客中,八成都是中国人。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赌场里,中国人则接近九成。连续多年,每年都有中国富豪因赌博家破人亡,富二代赌博导致父亲变卖家产甚至自杀这一类消息。我就见过一位赌球输了几个亿,被债主追债东躲西藏的大公司老板。
中国人的赌博热情绝不仅仅存在于出国赌博,一掷千金的富豪之间。在国内的小城镇,农村,各种棋牌室都是人满为患。到了春节就更加热闹,从大城市回乡过年的人总爱聚在一起赌两把。毫不夸张地说,赌博成了中国农村的第一大娱乐项目。各种赌博相关产业在农村也异常发达,而赌博已经成为农村离婚问题的重要原因。
赌博在中国人中间的泛滥,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赌博?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出现这种问题?
谈到
“
这一代的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
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找原因。因为中国近三四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全球都罕见的。在
1970
年代,我们还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到了
2010
年代,我们已经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GDP
全球第一的国家了。
图:历史上的各主要文明占世界
GDP的
百分比
可以说近三四十年的中国,不仅是富豪阶层,而是每一个阶层,都要比上一代人更加富有。这种全社会性的,突如其来的财富增加,给每一个阶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和祖祖辈辈的经验里,我们只有
“
如何做一个穷人
”
的经历,而没有
“
如何做一个有钱人
”
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富豪,要学习的地方要比穷人更多。
我举一个例子。很多白手起家,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富一代,因为自己的童年最缺少的就是金钱,所以就以为给孩子更多的钱,就是给他们最好的东西。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考不上国内的好学校,就送孩子出国留学,给他们买别墅,买跑车,给他们可以用来花天酒地的零花钱,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国外
“
成才
”
。很多富二代就是这样,被过多的金钱和父母陪伴的缺失,培养成了醉生梦死的废物。
即使没有被培养成废物,那些开了洋荤的海归富二代,也基本上不会回国接父母的班,做他们眼中的脏活累活,当剥削工人的万恶的资本家。他们中还算争气的,也普遍向往那些在大城市高档写字楼里面光鲜亮丽的中产阶级
“
白领
”
工作,而对
“
接老爹的班做土老板
”
这件事嗤之以鼻。这导致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中国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他们中间很多人的产业,也就到他们老的时候为止了。
以上是一个例子。说明
“
中国的很多有钱人,还没有学会怎么做有钱人
”
,说明他们的精神还配不上他们的财富。没钱的人也别高兴得太早。中国的很多普通人,也没学会
“
怎么做有一点儿钱的人
”
,也配不上他们那一点儿财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就像那些惯坏了第二代的土老板一样,有了一点儿钱就开始挥霍,开始抑制不住自己对想象中的
“
上流社会
”
的追求。
在很多普通人的眼中,上流社会的人普遍会弹钢琴,用刀叉优雅地吃法餐,品味波尔多的红酒,欣赏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懂得繁复的拉丁文法以及芭蕾舞剧。于是他们一窝蜂地送孩子去学钢琴,学芭蕾舞,学西洋绘画。可以说,想象中的
“
上等人
”
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样就以为自己进入了上流社会。正如十九世纪英国的穷人,把有钱人家里泡过水,已经倒掉的茶叶拿来继续泡水喝,仿佛自己也能喝得起茶一般。
中产阶级尚且如此一叶障目,而那些尚未培养出中产阶级品味和行事方式的社会阶层,他们的财富则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最近几十年中国到处在大兴土木。每一次征地,就能培养出一大批的拆迁暴发户。拆迁户阶层,是赌博及其他恶习泛滥的重灾区。有房产投资经验的人可能都知道,拆迁户持有大量房产的区域,它的房价可能一直都会低于市场平均价。他们中间很多人因为还赌债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贱卖房产,导致房价被砸盘。可见他们的德行与才能,并没有能够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加。
我今天并不想谈社会阶层问题。我想谈的,是几乎每一个阶层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正如那首山东话拉丁说唱音乐《我赚钱了》所说的那样:
“
我赚钱了赚钱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
”
。这就是我对
“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赌博?
”
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因为我们的钱来得太快了,以至于我们还没有时间去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钱人。虽然我们有钱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没有跟上我们的财富。德不配位,导致我们的财富来得快,去得也会很快。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赌博?第二个原因,我想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及少子化,以及财富结构的巨大变化,带来的传统大家庭的解体,传统道德维护体系的缺失。
传统的大家庭之所以成为枝繁叶茂,子孙众多,并且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组织,与其说是他们重生养,不如说是他们中间有一个权威在维系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它确实是被时代所抛弃的。但是时代在抛弃它的封闭、保守的负面因素的同时,连同它的一些正面意义也抛弃了。这些正面意义包括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道德激励和经济赏罚。
大家庭不仅是血缘组织,更是一个经济组织。赌博在任何时代的家庭中,带来的几乎都是负面影响。所以一个传统的大家庭中如果出现了好赌之人,那么这个家庭很可能会对这个人进行道德规劝。如果道德规劝不管用,家庭权威就很可能对他进行经济制裁。
近几十年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使得人们不再依靠家庭提供的资源来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少子化,使得以往在大家庭中存在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不再存在。我们社会的财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量的货币超发,使得父母一代人辛苦积累一生的财富,在喷涌而来的货币洪水面前被冲得七零八落。当父母一辈的人不再掌握关键资源,不再能在几个子女之间制造竞争关系,甚至不能用自己的财富来作为赏罚的工具的时候,家庭的道德激励和经济赏罚这两个重要的作用,也就跟着土崩瓦解了。
换言之,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长辈已经失去了对晚辈的道德和经济控制。诞生在个人原子化时代的人们,从小接受的是统一的教育,参加的是粉丝团,接受的是综艺节目和朋友圈传播的支离破碎的思想。他们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传统道德的概念了。对于很多人来说,父母以及大家庭,已经是一个累赘般的存在,成了一种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需要关注的点头之交。
有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表现这种现代化带来的亲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我比较推崇的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拍摄于
1950
年代的日本,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就好像是在说中国
2010
年代的事情。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长辈的权威,家庭的传统美德,随着大家庭的衰落而土崩瓦解。货币超发导致投机盛行,引发暴涨暴跌的经济循环,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短期的机会,而忽略了长期的内在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