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快来夸夸我吹了很久才吹出来的玫瑰花 ·  23 小时前  
每日豆瓣  ·  公交车上有人正在吵架,我放了个超响的屁 ·  3 天前  
每日豆瓣  ·  改善身体,是最值得付出的伟大事业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李飞飞团队用不到50美元训练出媲美Deep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黑马”上位,这个中部大省好起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生活  · 2024-09-03 07: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山西旅游市场借助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度,努力吸引游客的情况。文章指出山西旅游面临的问题包括古建保护与开发矛盾、景区管理问题以及资金困境等。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山西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启动“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开放高平铁佛寺等。但面临超级流量下的服务配套不足问题,山西文旅如何克服冷寂惯性,让口碑配得上流量,仍是一大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山西旅游市场热度上升

借助《黑神话·悟空》的热度,山西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但服务和产品的匮乏背后,存在古建保护与开发、景区管理等问题。

关键观点2: 山西文旅面临困境

山西文旅面临古建保护与开发矛盾、景区大聚集与小分散的矛盾,以及旅游经济规模不足等问题。开发难题在于资金困境和文保的投入不足。

关键观点3: 数字化或成解决方案之一

数字化是文旅产业未来重要的创新方向,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文化文物场所缺少的互动体验和场景设计。山西已有成功案例,如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的VR体验。

关键观点4: 山西采取措施吸引游客

山西启动“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上线团队专线,发布视频等,集中体现山西文旅的决心和紧迫感。同时开放高平铁佛寺等景区,努力吸引游客。

关键观点5: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山西文旅正在努力克服困难,采取措施吸引游客。能否续写“神话”,还需看其能否解决产品开发不足、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


正文


随着暑假结束,各大旅游平台纷纷发布了2024年暑期市场总结。


今年暑期,山西堪称“黑马”,根据携程《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山西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8%,朔州、大同订单增速同比超30%,太原位列全国省会、直辖市城市酒店订单增速第四。


特别是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问世,擦着暑期尾波,让山西一度成为平台搜索热度最高的旅游目的地,游戏取景地之一的小西天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61%。


这一天,山西已经等了太久了。为接住这泼天流量,山西可以说是付出了十分努力,但当“天命人”远道而来,从线上走到线下,山西文旅的短板无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古建筑缺乏基本的接待条件,无法开门迎客;文旅开发乏善可陈,5A级景区壶口瀑布驱车数小时、游玩20分钟;甚至景区管理也存在明显弊病,道路拥堵让很多旅客发帖留下差评。


在服务和产品匮缺的表象背后,山西文旅面临的是古建保护与开发、景区大聚集与小分散的矛盾,以及旅游经济规模不足等问题。


眼下,旅游市场的热度逐渐转向中秋国庆假期,热门目的地榜单上,山西依旧瞩目。但热度是有时效的,被“悟空”带火后,山西文旅如何克服冷寂惯性,让口碑配得上流量?


超级流量


站上“悟空热”的风口,山西文旅顺势而为。


8月22日,在山西2024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上,山西省文旅厅启动“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及具体线路,发布了“天命人集结令”,邀请《黑神话:悟空》首批通关者免费赏古建、品美食。当日,旅游平台和机构上线了“跟着悟空游山西”团队专线。


某视频平台上,山西文旅发布一则视频,将游戏中“出镜”的小西天、玉皇庙、崇福寺等全部景区串联成旅游地图,收获“天命人”点赞超30万。


图片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集中体现山西文旅决心和紧迫感的,是顺应网友呼声,将旅游线路中尚不具备完全开放条件的高平铁佛寺,实施有限式开放参观。据悉,这也是铁佛寺近年来首次对外开放。


“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启动后,山西各大景区游客接待量实现“井喷式”增长。据统计,8月23日,27个涉文物景点(其中观音堂不开放)共接待12.66万人次,环比增长21.86%,门票收入552.8万元,环比增长16.18%。


但这波超级流量之下,山西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以铁佛寺为例,游客蜂拥而至,评价却褒贬不一。相当一部分网友留言反映,驱车数小时、排队两小时,换来的寺内参观时间却严格限制在几分钟内,最终悻悻而归。类似的吐槽近期也发生在山西其他文物类景点上。


摆在山西文旅面前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由于古庙都过于分散和偏僻,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游客驾车几小时过来只能草草看一眼。


“有的时候,当你千里迢迢找到一座古庙,却发现那里大门紧闭、不让参观。”有网友如是说。最终,游客当天就离开了,除门票收入外,对当地的旅游经济少有其他带动作用。


云岗研究院院长杭侃告诉城叔,山西文旅所处的困局,是如何把游戏带来的线上关注度,转化为线下游客量的增加。


“这涉及到基础设施和景区管理条件,山西很多深山古寺过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并不具备文旅接待条件和配套服务。游客量的暴增,也会给山间小庙带来很大的接待压力。”杭侃担心,如果前几批游客的参观体验感不好,这波热度后续将难以持续。


开发难题


这样的困局,并非一日所起。


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接受媒体专访时,就直指山西文旅的短板,“我们的文旅依然在‘论资源’,还是拿资源让人看。”


究其原因,作为全国古建筑保留最多的省份,山西一贯是先“保护”后“开发”。客观来说,管理得当的前提下,文物类景区的保护与文旅开发并不冲突。核心的问题,还是资金。


一组数据揭示了山西文物保护当下面临的困境:


山西境内现有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31处。2022年,山西省文物局组织过一场专项调查,上述文物有约80%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实施重点抢救和恢复,需要投入约80亿元,实施全面修缮和保护则要增加到超200亿元。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7年,山西推出了“文明守望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参与文物保护。截至2023年底,该工程已累计利用社会资金近5.2亿元。


此外,为拓展文保经费,山西省财政厅透露,2024年山西省安排省级文物保护经费4.08亿元,较2021年3.24亿元增加0.84亿元,年均增长8%。


悬空寺 图片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关于文物类景区开发,山西省财政厅的表述仅为,“支持推动我省兼具旅游开发功能的低级别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显然,相较文保而言,山西对文物类景区开发的资金投入力有不逮。


由于文旅产品开发不足,在门票收入外尚无新的盈利支撑点,也很难自主实现景区开发。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例,作为全国最高等级景区,对景区资源吸引力、市场影响力、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均有明确要求。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有340家,其中山西占了10家,在全国31个省份中,与福建并列第14位。


对此,当地曾分析,相较于其他地方的5A级景区,不少都是新开发打造的,比如无锡的灵山大佛、三亚的南山海上观音,但这些景区在管理和配套服务上做得精细,度假产品做得好,游客愿意去,而山西比较粗放,产品初级,配套服务相对低级。


应县木塔 图片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可以说,对于很多文物类景点,山西下意识觉得“文物是不能动的”,应该把重点放在保护上,让资源关起门来。这导致山西文旅产业的相对落后。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撰文《山西旅游的转型升级》表示,山西旅游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却始终比全国慢一拍,比如尚无有影响的产品。魏小安认为,山西旅游的落后,主要在于资源依赖,“如果山西总是强调厚重,旅游者只能用脚投票。”


延续“神话”


诸多困难当前,山西文旅如何接住这波超级流量?


首先,山西要直面产品开发的不足,想办法让游客长时间驻足。


对山西文物景点而言,数字化或是打造临场感、沉浸感的有效手段。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数字文旅分会多位学者均提到,数字化呈现结合深度讲解,能有效弥补传统文化文物场所缺少的互动体验和场景设计。应利用黑悟空热度,推动古建数字资源进一步开发,实现古为今用。


这方面,山西已有成功先例。日前,15个山西文旅数字化应用创新案例发布,其中包括“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VR体验。通过VR设备,游客可身临其境地体验晋祠穿越之旅,拓展了传统景区的文旅体验。


“数字化是文旅产业未来重要的创新方向,但它目前仍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做。”对此,杭侃认为,数字文旅短期内还不足以令文旅产业产生颠覆性改变。


摆在山西文旅眼前,更急切的是缺少一个挑大梁的门户城市。正如网友所言,“山西似乎没有哪个旅游城市,能有敦煌之于甘肃、西安之于陕西那样的地位。”


晋祠 图片来源:太原发布


为建设文旅强省,山西意欲补强头部门户。


山西省文旅厅介绍,2024年山西将着力打造太原、大同、运城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和旅游名城名县名镇,按照“城市+核心景区+旅游廊道”模式,形成具有地域标识性的文化I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