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车早茶
免费提供选车顾问、汽车新闻、新车评测等汽车资讯。汽车牌子哪家强?茶哥每天讲一讲。亲们,需要咨询问题的话可以关注后留言给茶哥哦。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车早茶

2016新媒体华山论剑:究竟是“北派”一统江湖,还是“南派”笑到最后?

车早茶  · 公众号  · 汽车  · 2016-12-11 07:32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车早茶

本文为车早茶原创文章 作者12gang.com编辑 车早茶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曾经有人说,创业在北京则是“北派”,创业在南方是“南派”。

这句话套用在自媒体江湖上,同样适用。

从自媒体的创办地点以及主要的活动区域来看,在北京、上海等区域的,则为“北派”;在广州、厦门等南方地区的,为“南派”。

“北派”和 “南派”,气质不同,前者高调独立,后者含蓄内敛。

但是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江湖,在2016年新媒体拐点面前,他们无一例外,都要接受挑战。

面对2016年新媒体拐点,如何在重重关卡中突围,“北派”和 “南派”的代表们,他们有话要说。



1
2016年,上海。



10月16日,秦朔朋友圈一周年。


48岁的秦朔,用了两句话来总结自己在自媒体一年的体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和 “功夫不负有心人”。


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


在新闻一线奋斗了二十多年,如今,秦朔的身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一个自媒体人。


2015年,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离职。


吴晓波曾说,“秦朔的离去,在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一个传媒黄金时代的终结”。


当时,47岁的秦朔,选择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创业——秦朔朋友圈。他对媒体说,其实内心会有很大的反差。


原来的媒体总编辑,又从做一名一线记者开始。即使拥有优秀的团队,秦朔依然保持每周在微信公众号写评论,做视频。


秦朔曾说,感觉创业很难计划,自己说不清什么是靠谱的。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曾经,秦朔以为,一年做50万粉丝没问题。但是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挑战、困惑交织,从不知所措到蝶变,路上充满了荆棘,但是沿途也有美景。


如今的秦朔朋友圈,阅读量达到10万+的文章,比比皆是。


做自媒体的这一年,秦朔真正走出去了,去了十几个国家,采访了上百人。


2016年的年末,回溯自媒体这一年,从曾经的涨粉困难,到如今坐拥40万粉丝,“北派”秦朔有很多话想跟大家说。



2
2016年,北派。



曾经,有个微信公众号,每天只发一条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是视频,每一条视频都是广告,每一条广告收100万,每一条都是原创,每天都要无数广告订单。


它的名字就叫“一条”,创办人是上海《外滩画报》主编出身的徐沪生。


主打生活、潮流、文艺的一条,上线短短15天,粉丝数就突破100万,一举成为行业标杆。


曾经十分火爆的3分钟“虾肉小馄饨”,拍摄素材的时间,长达13小时。


曾经因为客户的气质不合,一条舍弃了3 个价值 1700 万的合同。


坚守,这是一条的底线。


一条总编辑李晖


2015年,前《城市画报》总编辑李晖加盟一条。


她是传统媒体出身,在《南方周末》做了7年编辑,后任《城市画报》主编。笔名细细,也曾在《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开辟专栏。


加入一条后,李晖把自己在传统媒体的经历用在了做视频上,将生活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2016年,一条在微信上拥有2000万粉丝,估值已达2亿美元。内容+电商商业模式,日渐成熟。


2016年,同样是“北派”的正和岛,微信公众号的订户超过了100万,成为中国第一个百万级的企业家社群,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


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王石、宁高宁、马蔚华、马云、王健林、郭广昌、李书福、朱新礼、俞敏洪、田溯宁、曹国伟、吴亚军、胡葆森、刘积仁、李开复等一大批企业领袖都是正和岛的热情支持者与积极参与者。


关于正和岛成功的秘笈,前内容总监陈为说,死磕内容。


正和岛前内容总监陈为


2016年的年末,新媒体如何在内容上取胜,“北派”的李晖、陈为,还有很多话想说。



3
2016年,厦门。


如果不是林少罕见地在朋友圈发声,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十点读书粉丝数超过1000万。


更加的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在浮躁的自媒体江湖,林少已经默默坚持了4年之久。


从2012年11月26日的第一篇文章,到2014年1月3日10万用户,再到2014年12月4日第一个100万粉丝,今年3月4日突破500万粉丝,再到“千万粉丝俱乐部”,十点读书可以算是新媒体的一股清流。


四年的时间,从0到1,不靠各种博眼球的营销活动,不靠各种浮夸的标题刷屏。唯有简洁大方的排版,直击人心的故事,加之主播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温暖,有格调。


坚守,梦想,共同打造十点读书头条10w+的创举。


2016年的年末,回溯自媒体的4年成功之路,如何不靠任何营销手段,打造每天的头条都是10w+ ,“南派”林少有很多话想说。



4
2016年,南派。


珠江新城CBD写字楼,一个充满浓重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美得宛如世外桃源。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物道的办公地点。


自2014年10月创立后,仅一年半的时间,物道就吸引了近300万人的关注。


物道的每一张图,都美得像个意外;每一个标题,都让人对精致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2016年,物道是成为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的百万粉丝级内容电商。


这一切,源于物道创始人彭永健,他对传统文化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将美,发挥到极致。


物道创始人彭永健


2016年,“南派”范以锦,以广州为据点,观察着新媒体江湖的风起云涌。


曾任南方日报社长、总编辑,现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范以锦,经常会被邀请参加各种主题演讲。


最近这几年,新媒体这个词,在他的演讲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


《传统媒体人办新媒体 没有新思路也是死》 《新环境下媒体人的价值与理想追求》……一篇又一篇的主题演讲背后,是范以锦不断地在为新媒体人出谋划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