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什么东西是外国人吃,而中国人不吃的?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世界上第一个养猫的人是谁?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发布八大主要发现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4-11-07 20:25

正文




导 读



11月6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在第二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八大主要发现。《白皮书》指出,微短剧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正式迈入2.0时代,行业体量稳步增长,用户规模、市场规模、从业机构数量及内容供给量均创下新高,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白皮书》对当前微短剧行业的整体格局与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用户规模、市场潜力到行业生态,提供了多维度的洞察,为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在发布现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解读了《白皮书》中的八大主要发现,为与会者勾勒出微短剧行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蓝图。




一、“焕新力”强劲

微短剧成为网络视听领域新爆点


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呈稳步增长态势。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越网络外卖、网络文学、网约车和网络音频等多类基础数字服务,成为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微短剧热度的持续上升,2024年其市场规模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据行业机构预估,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而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预计为470亿元。


在这一发展热潮下,微短剧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企业数量已突破8.3万家。多领域企业、明星及各大品牌纷纷入局,进一步扩大了行业市场、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二、政府护航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精品化”是行业共识


广电总局从规范监管、引导扶持和生态建设三大维度着力推动微短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微短剧制作成本不断上升,创作者创作心态放稳,从追求爆款转向提升剧集平均质量,头部作品长尾效应初显。数据显示,2024年1至8月,月均8000余部老剧在进行商业投流。老剧复投成为行业新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电总局有关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大屏端播出的倡导下,数十部微短剧已成功登陆电视大屏,成绩亮眼。东方卫视与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共同推出全国首个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品质东方·微剧场”,首播剧目《金猪玉叶》在首日即拿下电视台收视四网全域第一。


三、“引力”超强

微短剧成为日常生活的“精神加餐”


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此外,微短剧的观看呈现出“分散性”和“私密性”特点,工作间隙、通勤路上等独处时间都成为用户享受微短剧的时机。用户对微短剧经常欲罢不能,有65.78%的用户曾重复观看同一部剧,微短剧不再是“快餐”类内容。


四、基层传播力凸显

微短剧是内容领域的超级“E人”


移动端微短剧用户集中在三线以下城市,而在大屏端,微短剧用户则表现出老少皆宜、高学历为主的区别化特点,大屏进一步扩展了微短剧用户群体。

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以“造梦”为核心,不仅成为用户情绪的“解压器”,也是消费需求的“释放阀”。微短剧的用户消费意愿较高,超过四成的用户因观看微短剧广告而产生消费。


五、“钱”力无限

微短剧创造数字经济新玩法


微短剧行业的商业模式正逐步从以IAP为主,向IAP与IAA并重转型。微短剧不断挖掘B端价值潜力,积极探索以广告营销为主的多元化变现模式,已成为品牌营销的“新宠”。

截至2024年8月,在主要短视频平台共有332部微短剧与品牌达成合作,其中美妆行业领投,电商、个护、家电、饮料等行业表现亮眼。头部达人参与的品牌合作剧播放量占比较高,有力提升了品牌曝光和市场影响力。


六、破圈赋能

微短剧探索助力千行百业新模式


微短剧已成为影视剧和综艺的创意来源和推广渠道,推动新IP的孵化以及老IP的创新衍生。此外,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微短剧+”融合各行各业,陆续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品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多个创作计划,展现出广泛的跨界赋能潜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