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低的度电成本、更高的投资收益和更稳的可靠品质,是光伏全产业链群体关心的几大核心问题,而这几大问题都指向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科技创新才能给光伏行业带来“破局”改变,价格内卷只能让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2024年10月11日,隆基向全球发布Hi-MO X10光伏组件,该产品采用HPBC2.0电池技术、搭载泰睿硅片、融合0BB技术和先进组件技术,众多“黑科技”技术的叠加,使之成为晶硅时代技术最先进、投资收益最高的组件,对国内工商业投资者而言,Hi-MO X10的问世,让投资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高效光伏组件的选择上。
四大黑科技,将Hi-MO X10推向晶硅光伏技术之巅
HPBC2.0光伏电池技术、泰睿硅片、0BB技术和先进组件技术,四大光伏黑科技让Hi-MO X10成为晶硅光伏巅峰阶段的集大成者。
HPBC 2.0是采用N型硅片的BC电池,电池效率超过26.6%,拥有全行业最高的量产转换效率,被称为“最接近理论极限效率的量产电池”。
同时,HPBC 2.0技术采用新型半片工艺,减少切片损失和边缘漏电;HPBC 2.0还在双极复合钝化技术和旁路二极管技术有更大创新突破,让组件更耐紫外线,更低衰减和无惧阴影遮挡。
光伏组件的研发不仅仅是外观的改变和工艺的提升,更多的是对组件的“底层逻辑”进行系统化升级,让组件的基底更有“动力”,发电效率和安全属性才能有效提升。
Hi-MO X10采用隆基自研的泰睿硅片,是硅片领域近十年最大创新。
该硅片纯度更高,杂质更低,采用泰睿硅片的HPBC2.0首年衰减仅为1%,线性衰减0.35%,温度系数为-0.26%/℃。同时,泰睿硅片电阻均匀分布,减少电流耗损,强度比普通硅片提升16%,抗断裂能力更强,抗隐裂性能大幅提升。
Hi-MO X10不但正面因无栅线实现更多吸光效果,而且背面栅线还采用0BB技术
,让正面和背面都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吸光效果,实现更多发电。同时,Hi-MO X10的0BB技术使得电流导通路径更短,电池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最终实现电流的衰减更低和电池片的抗隐裂性能更强。
有了HPBC2.0为核心“发动机”,泰睿硅片作为稳固“基座”,0BB技术作为全线路“经脉支撑”,以及先进的焊接工艺等组件技术优势,Hi-MO X10 在发电性能、可靠性、低衰减和安全性方面更具“独门绝技”,使其更能够“独霸武林”。
最多发电、抗热斑远离火灾、耐用30年,Hi-MO X10三大优势成行业首选
最多发电:单瓦发电更多、度电成本更低、回本周期更快、投资价值更为显著
Hi-MO X10的最高量产功率为670W,最高转换效率为24.8%。主流版型下功率相比 TOPCon 领先30W,组件效率绝对值提升1%+,装机容量提升约5%。相比TOPCon而言,Hi-MO X10除了效率提升,在同样面积下装机容量和单瓦发电能力也有效提升。隆基科研人员通过实证电站检测Hi-MO X10组件的发电性能,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倾角,相同的逆变器、线缆条件下,通过一个月的实证检测,发现Hi-MO X10(645W)单块组件功率比TOPCon(597W),月发电量比TOPCon高11.96%,折算到单瓦的发电量,Hi-MO X10比TOP
Con单瓦发电增益达3.61%,
在发电性能方面已经
形成
明显的
技术代差。
Hi-MO X10拥有HPBC 2.0和0BB技术的加持,双面率提升至70%-75%,在实际应用场景中,Hi-MO X10双面发电的综合功率比TOPCon有较大提升。经过专业测算得知,Hi-MO X10比TOPCon双面等效发电功率高40W+。
以西安市一万平米工商业厂房屋顶为例,光伏电站自用比例80%,自用电价0.7元/kWh,余电上网电价0.3545元/kWh,电站运维费0.04元/Wp等条件,对比测算的Hi-MO X10(660W)和TOPCon(630W)的25年全生命周期经济价值。假设Hi-MO X10的初始投资比TOPCon高0.1元/Wp:Hi-MO X10的度电成本依然比TOPCon低1.85%;比TOPCon的回本周期缩短0.05年,投资收益率高0.5%;25年总收益比TOPCon多239万元,按照30年计算则能多收益287万元,正如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所说“当下不投资光伏电站,就相当于二十年没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