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几句话中,有多少你2019年曾经用过的流行语?
上班996,生病ICU,伺候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甲方,我太南了!
我不止一次地想,一定要狠狠地盘他!
实际上,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工作千万条,健康第一条,各位宝藏男孩女孩要好好照顾自己呀!
男女主谈恋爱好甜,太上头了!吃了一嘴狗粮,我酸了,我好柠檬。
阿中哥哥放心飞,中华儿女永相随!
《咬文嚼字》的年度热词昨日刚刚发布,今天,《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也正式发布了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本报记者/程洁) 由《语言文字周报》发布的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包括:
“阿中” “盘它(他)” “上头”“我酸了” “我太难(南)了” “宝藏XX”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上班996,生病ICU” “X千万条,Y第一条”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文化体现,每一年的流行词都必然体现着这一年的时代风貌。时近岁杪,《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与广大的热心读者以及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浙江师大、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院校关注流行语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盘点2019年度流行语,共同回眸过往一年的语文岁月。
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有哪些是你常用的?有哪些词你常用却“落选”了?为啥落选?
北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南有《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年度流行语,
首次发布年度流行语的《语言文字周报》有何独特之处?
“流行语不等于热词!”
《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表示,编辑部所说的流行语,包括流行的词和句子、句式等几种形式。
采录2019 年度流行语时,秉持了五大原则
,即:
一、群众性原则。
年度“十大流行语”应具有原创性,能展现大众的语言创造力。年度使用的热度较高,不同的语境、不同群体的人都在用的,尤其是在QQ群、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炙手可热的,比如“盘它(他)”。
二、持续性原则。
没有真正流行开来的事件性热词热语不收。
三、趣味性原则。
入选的条目必须具有一定的有语文智慧,包涵一定的辞趣。入选的条目,除了概念意义,往往还有一定的附着色彩,携带着一定的情感、情绪,在风格上应该是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让人会心一笑,比如“我太难(南)了”。
政经类热词在传统纸媒、主流媒体上虽然使用频率很高,但一般语义硬直,简单、直白,见词明义,辞趣寡淡,所以一般不收
,比如“5G”“科创板”“区块链”。
四、规范性原则。
流行语评选不能只考虑流行度,入选的条目要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的建设。因此,
源于谐音的热词不收
,完全是戏谑性质的,不利于汉语的规范、健康发展。比如“雨女无瓜”“你怎么这个亚子”“让我康康”“害”(语气词 hài)。
缩写拼音的字母词一般不收
。比如,“OMG”(李佳琦卖口红的口头禅),“zqsg”(真情实感),“awsl”(啊,我死了)。
没有必要的音译词也不收
,比如“瑞思拜”(respect)。此外,
方言词不收
。
五、正面性原则。
入选的条目在内涵上应该能反映当年民众(某一群体)的某种心态,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镜像。应该是可以传播正能量的,
低俗、媚俗的一律不收。
可见,强调语言规范的导向性、弘扬正能量、有语言智慧,甚至文字之美是《语言文字周报》选择的宗旨,也因此与其他机构、媒体发布的年度流行语区分开来。
“在2019年流行语评选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
当今流行语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流行的社群性,二是色彩的游戏性。
”深耕语言文字工作多年的杨林成主编体会到,2019年流行语,大都只在一定的网络社群中流行,全网性流行的、主流纸媒与新媒体(包括各种自媒体、社交媒体)共振的少,在全年龄段人群中皆热的少。这一特点,在近几年的年度流行语盘点活动中大家已经意识到,觉得爆款少,个别条目比较小众。
根源在哪?
他认为这与
当今人类社会的传播形态乃至文化特征
有关。互联网,以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使媒介化社会提早到来。媒介化社会中,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在媒介上展露。
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人类社会的传播形态已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两个阶段,正在
“重新部落化”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疾发展,这些部落单元又进一步裂变,分化为形形式式、纷繁复杂的
社群
。
新的语言形式、新的用法、新的话语构式,策源地主要在各种社交媒体,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社群性。
此外,
娱乐至死
,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又一大文化特征。
年轻的网民在匿名性的社交媒体上,挥洒才情,戏谑玩笑,语言的创造性空前爆发。商业化操控的大众传媒,又助推了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
年轻的网民们以“娱乐”来放松神经,消遣闲暇,解构价值,嘲弄权威;以新奇的语言冒险来自嘲、嘲他,来表露、宣泄对现实遭际的哀叹、不满,以至不平、不忿;他们乐于以流行语来寻找身份的认同与精神的慰藉。
网络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生活的产物。梳理、研究流行语,有助于理解其承载的社会功能、当代社会变化及社会心理。网络社会中求新求异与理性追捧的心态并存,新时代,
在求新求变的同时,我们仍应坚守语言文字之美,积极参与构建良性网络生态空间。
在社交媒体上,“阿中”是指拥有14亿粉丝的明星——中国,是“饭圈女孩”对她们共同的偶像——中国的爱称、昵称。2019年8月,多位明星纷纷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
支持香港警方
的言论,高喊“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争做国旗“护旗手”,却遭到了香港激进示威者的辱骂和人身威胁。各家中国粉丝于是团结起来,统一阵线,一起维护祖国,称中国为“阿中”“阿中哥”“阿中哥哥”。她们用特有的
饭圈文化
,有组织有纪律地怒怼“港独”言论,一夜之间占领各大社交媒体。有网友评论道:“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儿女,炎黄子孙!为你们的自信与骄傲点赞,为我们同是中国人点赞!”2019年是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阿中”的走红,无疑也饱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浓浓深情。
“盘它”一词,出自2018年下半年的一段
相声《文玩》
。演员说及龙形根雕时,有这样一句台词:
“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儿都不圆润……盘它!”
节目中不止一次地说及“盘它”。后来
某短视频平台
的主播引用了这个配音,“盘它”在网络迅速发酵;2019年成为爆款的网络热词。表示动作的“盘”,在文玩圈是指一种玩法,即用手反复摩挲、把玩文物,使其表面光滑有质感。后来,“盘”的对象扩展开去,书、核桃、小提琴……
万物皆可“盘”
。走红网络后,“盘它(他)”衍生出很多意思:可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喜爱,只想把他(它)捧在手里放在心里反复揉捏;也可以表达战胜竞争对手的意愿,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2019年1月19日在英超赛场上的场边广告中打出了一句助威广告语:“中国队,盘他!亚洲杯加油!”还可以用在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盘他”就是
“怼他”
的意思,有点像东北方言
“整他”
。
“上头”,本指喝酒以后引起的头晕、头疼等症状。流行语“上头”,出自
竞技游戏
“Dota玩家”中。某人在游戏中击杀一定数量的敌人后,本应回去充电或补充装备,但是他一时冲动,强行继续战斗,结果被“杀”。这种做法就叫“上头”。2019年7月,当红演员李现在微博发了两张自己手拿扇子的图片,扇子上写的均是
“太上头了!”
,从而使得这句话成了热门的调侃用语,用来表达某一事物让人产生冲动、惊讶、激动等情绪这一意思。比如,形容一个人好看,可以说“长得太上头了”;形容账单开销比较大,可以说“账单太上头了”;看到甜甜的爱情,可以惊呼“上头!”;等等。
“我酸了”是从流行语
“柠檬精”“柠檬人”
衍生出的新说法。柠檬最大的特点是酸。在流行语中,“柠檬”是指心里酸溜溜的,略带嘲讽、羡慕、嫉妒的意味。“柠檬精”“柠檬人”,指的是那些躲在键盘后对他人冷嘲热讽的人。后来在语言运用中发展出“我酸了”这一新的表达,情感色彩也从贬义转为中性,可用于自嘲式的表达——对他人从外貌到内在、从物质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羡慕。
“我酸了”较“柠檬精”更为直接
,类似于“我羡慕了”“我嫉妒了”。
“我酸了”中的“酸”字有时也被替换为“柠檬”,“柠檬”活用为动词,即“我柠檬了”,更显辞趣。
“我太难了”来源于
快手红人
ɡiao哥发布的一个短视频,视频中他忧愁地叹息说:“我太难了!老铁——最近我压力很大!”这个视频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引起许多网民的共鸣,也成为众人情绪发泄的一个出口。“我太难了”越来越多地被网民们借用,成了随时随地吐槽的口头禅。
从“我太难了”演变为“我太南了”
,则是缘于网络上的一个段子:
北极熊:你怎么不来找我玩啊?
企鹅:我太南了。
由此,“我太南了”这个表达方式被全网接受,进而被做成一系列的
麻将表情包
,比如,“我太南了”“南上加南”“我简直南上加南”……它们表达的程度可谓一个高于一个。后来又因
艺人
周震南的影响,“我太南了”和“南上加南”等说法越发热力四射,红遍网络。
流行语“宝藏xx”有两个相反的意思:一是
褒义
,称赞某人、某事物具有不为大家所知的优点,犹如宝藏,越深入挖掘,越能得到惊喜,如“宝藏小镇”“宝藏节目”“宝藏品牌”等。二是
贬义
,用于嘲笑、讽刺明星黑料、黑历史太多,挖都挖不完,如“宝藏男孩”“宝藏女孩”等。“宝藏XX”最早出现于2016年,在2019年火爆起来,不仅频繁出现在网络娱乐新闻中,而且有逐步泛化的趋势,用来形容日常生活里的一般事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