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玩过传话游戏,你跟旁边的人说一句话,让他复述给下一个人,大概传到七八个人之后,这句话就会走样,到最后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假如捎话,中间只能有一个人,多了肯定耽误事。所以口耳相传是最不可靠的一件事。
从传播学角度讲,这是典型的记忆偏差和理解偏差导致的传播谬误,当传播的不是一个词、一句话,而是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出现信息不完整的情况,这时,人们自动激活脑补程序,把缺失的部分通过想象、经验和情绪渲染来补足。这也不能怪人,因为人类的大脑的结构就是这样,一部分用来处理信息,一部分用来处理情绪,信息被情绪扭曲是常见的事儿。
举个例子,比如我说“杨幂离婚了”这个最简单的事实,你听到后会很好奇,她为什么离婚?是不是有第三者?第三者是谁?还是别的原因?一连串问号激活了你那颗八卦的心。当你再跟另一个人叙述这件事时,可能会添油加醋,把一些你想象出来的不确定的内容当成事实说出来,听到的人再添枝加叶告诉下一个人……传到最后,可能是杨幂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前面写这些,是想说说一本书:《山海经》。多数人都知道这本书,但是看过的人很少,不过,或多或少知道这是一本奇书,以及其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的奇特在于,它成书年代和作者不详,所记录的内容与其他史料之间交叉很少,不能互相佐证,且内容荒诞不经,既像是地理风物志,又像是离奇夸张的神话传说。于是后人像八卦明星隐私一样,用各种想象来解读这本天书。
历朝历代研究《山海经》的人有很多,总体感觉是,人们对这种不确定的记录的研究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论证几乎都没有说服力,多是猜测和推理。
既然大家都在猜测这本书,我也猜测一下,可能历史上有个人(或几个人),读过一些书,对世间万物有好奇心,想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如果当时交通工具发达,他可能成为达尔文或是一个博物学家。可惜那时候科技比较落后,他只能像蒲松龄搜集鬼怪故事一样,摆个地摊,向路过之人打听他们见过的山水石木、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并逐一记录。记录者本人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调查核实,所以记录了很多“芝麻变西瓜”的讹传内容。
《山海经》里描述的那些鸟兽,从文字描述上看,多数都是存在的,只是略有夸张,比如,“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𩇯。”我猜是有人看到一只猫头鹰落在树上,把一只腿缩起来了,所以只看到一只腿。还有是曾经存在的物种,后来被人吃灭绝了(因为书里提到的能吃的动物都写清楚了,包括吃完后有啥功效,你想想,它能不绝种吗)。有少数是人们移花接木组合出来的,像龙凤麒麟一样。“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与。”“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还有这样的描述:“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我猜目击者视力有点散光。
我们假设一下,张三在跟作者描述他见过的一个动物,有一次他上山砍柴,有个黑影从他面前倏的一闪,窜进了树林,他没看清楚是什么,可能是头麋鹿,反正他从来没见过,当他转述给别人的时候,出现了记忆偏差和理解偏差,补充了很多细节,把他见过的一些动物的特征安在了这头麋鹿的身上,可能就变成了四个头、鱼身、六个腿、雀尾……
是所谓“天马行空”。很巧,《山海经》里记录了一种带翅膀可以飞的马。
甚至我在想,记录者可能就是想这么记录一些世间诡异之事。恰恰是这些白纸黑字的讹传给后人提供了想象空间,历史上很少出现美好的讹传。
《山海经》是农耕时代人们想象力的巅峰之作,随着儒家思想逐渐统治人的大脑,怪力乱神慢慢变成了异端,
国人的想象力开始消失。
我看过一本写伪科学的书,说《山海经》里的怪物是外星人在地球上做基因遗传实验失败的“产品”,还有人说是一万年前我国这个地区受到过核打击,一些动物在核辐射后发生了变异……
当然,人们用想象力把这本书想象成什么都正常。不是有研究的人认为书里还记录了南美洲了吗。
研究学问最怕的是胡说八道,学术不能像今天这样变成不学无术。但是研究《山海经》可以除外,只要你有想象力,且能自圆其说,把它说成什么都行。
随着记录工具越来越高级,讹传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人类的想象力也变得越来越差,对世界的想象也变得越来越空洞乏味。有时候你只能从一些电影里寻找“山海经式”的想象,比如《阿凡达》。今天很多游戏公司会去开发《山海经》主题的游戏,就是它提供的想象空间和形象太丰富了,也许将来会有很多影视作品出现。
你说《山海经》是一本关于传播学或是信息学的书都说得过去。实际上,今天我们一直在延续《山海经》里面的传播方式,只是没有人把今天的“山海经式”的描述整理出来而已。
2010年,我有了做一款《山海经》主题T恤的想法,与很多设计师沟通过设计的可能,甚至想过直接把明朝的插图放在上面。但是,设计者大都不太了解这本书,设计一度停滞。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做成T恤,咱们慢慢来。
去年,给我们设计“1967”和“伦纳德·科恩”的设计师王书记说他对《山海经》有兴趣,于是有了下面这款。看过《山海经》的人,可以对照文字猜一下,上面画的都是些什么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