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基础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一批高校,2025年预算经费出炉! ·  昨天  
青塔  ·  布局低空经济!211,揭牌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 ... ·  6 天前  
西安晚报  ·  明天22时10分!陕西正式进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在玉米线粒体RNA末端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广东基础研究  · 公众号  ·  · 2019-01-25 11:01

正文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在权威杂志RNA Biology(影响因子5.216)发表有关玉米研究的学术论文,题目为“Major contribution of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to 5’-end formation of mitochondrial steady-state transcripts in maize”。张亚锋博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年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植物线粒体RNA有两种不同类型的5’末端:一种含有三磷酸基团(triphosphate group),源自转录起始(transcription initiation);另一种含有单磷酸基团(monophosphate group),来自于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由于5’末端的三磷酸基团很容易转变为单磷酸基团,导致之前在拟南芥和小麦线粒体中区分两种类型5’末端的尝试都失败了。现在的观点认为,植物线粒体成熟mRNA的5’末端可能大多数来自于转录后加工。

为了在玉米中区分线粒体RNA的5’末端,张亚锋博士等在前期研究中改进了环式RT-PCR ,并在本项目研究中,结合环式RT-PCR,RNA杂交,RNA 5’-polyphophatase处理和定量RT-PCR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玉米线粒体成熟和前体RNA的5’ 和3’末端序列(包括34蛋白质编码基因和3个核糖体RNA编码基因)。虽然不稳定的三磷酸基团在玉米线粒体中也存在,但没有影响对两种类型5’末端的区分。

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线粒体稳定态RNA(steady-state RNA)的5’末端大多含有三磷酸基团,从而揭示出转录起始而不是转录后加工在玉米线粒体RNA 5’末端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