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linic門诊新视野  ·  TCT ... ·  18 小时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CTO之夜丨ADR应用之道——CTO-PCI ...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年底7药企高管发生变动! ·  昨天  
懒人医考  ·  【中医】二十八部脉象动态图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NCF2017】李晓东:ACS危险分层及救治策略选择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9 19:30

正文


  编者按:在2017年东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NCF 2017)的ACC@NCF论坛上,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李晓东教授在回顾总结相关指南推荐的基础上从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的早期诊断、风险分层、介入策略(优化转运及及早手术)以及稳定性冠心病的血运重建推荐几大方面入手就“ACS危险分层及救治策略选择”做了专题报告


➤1NSTE-ACS——早期诊断

 

  众所周知,肌钙蛋白是诊断ACS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敏肌钙蛋白(hs-cTn)的临床应用使ACS的诊断得到进一步提高。欧洲2016年指南明确强调,与标准心肌肌钙蛋白相比,hs-cTn对急性心肌梗死(MI)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减少了肌钙蛋白盲期时间间隔,有助于早期发现急性MI;可显著增加MI的检出率,降低稳定性心绞痛(UA)的诊断率。因此,hs-cTn应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来解释(其水平越高,MI的可能性越大),充分肯定了hs-cTn在NSTE-ACS诊断中的价值。目前来说,指南推荐对于急性胸痛患者采用0h/3h hs-cTn算法进行早期诊断(如下图)。



➤2NSTE-ACS——风险分层 


  风险分层对于临床决策至关重要,临床实践中指南推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情况对ACS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将其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及低危几大类(如下图),分别推荐立即侵入治疗(<2 h)、早期侵入治疗(<24 h)、侵入治疗(<72h)、在决定侵入性检查前缺血的非侵入性检查(首选影像学检查)。


  2015年ESC NSTE-ACS指南首次以流程图的形式将危险分层与转运策略和介入时机进行了有机结合,详细推荐见下图。



➤3介入策略:优化转运、及早手术 


  就介入策略而言,有桡动脉经验的医疗中心推荐优选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对于多支病变患者,推荐基于临床状况、合并症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病变的分布、造影发现的病变特征、SYNTAX评分),依据当地心脏团队协议选择血运重建策略;对于高出血风险需短期双抗治疗的患者,推荐优先选择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而非裸金属支架。


  对于ST段抬高的ACS患者,减少时间延误是实施再灌注治疗的关键问题,应尽量缩短首次医疗接触(FMC)至PCI的时间和初次接触至医院转出的时间,从而降低死亡风险。2016年中国PCI指南推荐,对首诊可开展急诊PCI的医院,要求FMC至PCI的时间应小于90分钟;首诊不能开展急诊PCI的医院,当预计FMC至PCI时间延迟<120分钟时应尽可能将患者转运至有直接PCI条件的医院。另外,根据我国国情,可请有资质的医生到有PCI设备的医院行直接PCI。


  目前,对于STEMI我国的直接PCI适应证为症状发作12小时内或症状发作12~24小时但伴有严重心力衰竭、持续缺血症状或血液动力学或电传导不稳定。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基于我国国情,对于无法及时行PCI(预计FMC至PCI的时间延迟>120分钟)、有直接PCI适应证的STEMI患者,推荐在30分钟内尽早启动溶栓治疗。在成功溶栓后推荐在24小时内送至PCI中心行常规PCI,在溶栓失败后推荐行补救性PCI。对于多支病变STEMI患者的非梗死相关动脉而言,新指南推荐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下可考虑进行非梗死相关动脉的PCI,但推荐等级相对较低。


➤4稳定型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推荐 


  就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而言,2016年中国PCI指南建议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狭窄<90%时建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FFR≤0.8的病变进行干预。另外,对于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应根据SYNTAX评分和SYNTAX II评分评估其中远期风险,进而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如下图)。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