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亲仁书屋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传承2000多年老祖宗智慧,后悔没早点看! ·  昨天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 ·  昨天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3 天前  
洞见  ·  一个人逐渐废掉的4个征兆 ·  6 天前  
洞见  ·  40岁之后,重新激活自己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亲仁书屋

读这本书,让你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 | 「余莉开讲」第1期01

亲仁书屋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8-02 06:04

正文

每天20分钟,52期轻松学完《群书治要》


一、《群书治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初年下令编纂,概括了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现在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很重要,也希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哪里学起?从《群书治要》学起,可以说是用时少而获益多。


《群书治要》的“群”是一个形声字,从“羊”,“君”声,本意作“辈”字解,乃同类相聚时之称,羊性好群,故“群”从羊,在这里“群”作形容词,是众的意思。这个“治”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群书治要》就是把群书当中有关修齐治平的道理、精华概括出来。读了这一部书,也就掌握了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方法。



我们经常说:取其精华所谓取其精华:魏征等人是社稷之臣,不仅有深厚的学识,而且有治世安邦的经验。


《群书治要》是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的古籍中挑取了治国平天下的精华。最后挑出了六十六种书,又从这六十六种之中,把那个最精粹的道理撷取出来,最后才成了这本书。《群书治要》的内容包含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孔老夫子使是以六经教导学生。后来六经中的《乐经》失传,所以到汉代的时候就是置五经博士。



在《群书治要》中五经的内容都涵盖其中。此外,还包含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除了史书之外还有子书,也就是诸子百家,如儒、墨、道、法、农、兵家等等,关于国家治理的经验也都汇集在《群书治要》之中。


所以,称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确实不是夸张。我们学了《群书治要》这一部书,也就是掌握了开启《四库全书》的金钥匙。 

 

二、唐太宗为什么要编辑《群书治要》?



唐太宗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出生的时候瑞相稀有,有两条龙戏于门外,三天才离开。


太宗在四岁的时候,有一位自称善于看相的书生来拜见高祖,并且对他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当他看到太宗之后,称赞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这个龙凤,古代都是对天子的称呼。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意思是说他以后是真龙天子,可以当皇帝的。后来就采用“济世安民”之意做为他的名,取名为李世民。


 因为太宗皇帝从16岁就带兵打仗,起义平定动乱的国家,27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对于怎么样用圣贤教诲来治理国家,他的积累显然不够。对此他也有自知之明,而且他非常地有悟性。


在《贞观政要·论政体》上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了十几把上好的弓箭,把它们拿给弓箭的师傅看,结果没想到,弓箭师傅却说,这些弓都不是良弓,都不够好。我于是询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正,就使得木头的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然强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


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这一生中所用过的弓箭已经够多的了,但是我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更何况我得到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我对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谈掌握治理国家的要领呢?”



从此以后,唐太宗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每次召见,太宗都要赐座给他们,与他们悉心交谈,仔细询问宫廷外面的事情,以便对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唐太宗很好学,很谦虚,而且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就虚心地向那些有经验的大臣们请教,对这些贤士礼敬有加。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国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王珪回答说:“古代帝王治理国家,大都崇尚清净无为,以百姓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却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再不是饱学经史的儒雅之士。汉代的宰相,没有谁不精通一种经书的,朝廷上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疑问,都会引经据典,参照经书来决断,于是人人懂得礼教,国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却重视武功,轻视儒术,或是用刑律来治理国家,从而导致儒术受到破坏,古代纯朴的民风也就荡然无存了。”


太宗听了,深有同感。从此以后,官员中凡是精通儒学,懂得治国之道的,都得以提拔并委以重任。


唐太宗很善于听取谏言,特别重视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来治理国家。这一点确实很难得,因为一般的人都会看到严刑峻法迅速有效的效果,而忽视道德教育。但是太宗却不是这样,他在重视法制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才是使他建立了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



法律制裁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很难触及到一个人的内心。而且法律只是在消极结果产生之后,给以事后的补救、惩罚,难以防患于未然。


法律培养不出一个人的羞耻之心。人们只是想方设法地躲避法律的制裁,还以此沾沾自喜,认为是自己聪明智慧的结果,不觉得自己做错事有什么可羞耻的。所以在重视法律惩罚的同时,必须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人从心底不愿意去做坏事,把做坏事看成是一件非常值得羞耻的事,这才在人们的心灵上筑起了一道防止作恶的堤坝。


太宗之所以在登基之后不久就下令编纂《群书治要》,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教诲了解不够,希望不仅仅和这些群臣探讨治国经验,而且能随时翻阅古圣先贤治国的教训和经验。于是他命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整理了从五帝到晋朝几千年间治国理政的史料,将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要,汇编成书。


到了贞观五年,也就是历经五年时间,这本书才编纂完成。《群书治要》编纂完成之后,魏征在序文中说了一句话称赞《群书治要》的历史价值:“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魏征大人说到,这一部书用在当时的社会,可以鉴览前古就是可以以古人的经验智慧来经营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对于办政治的领导者而言,他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还可以有很多的榜样效法,可以吸取从五帝到晋朝这些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学习其方法和智慧。


而且传之来叶,就是传到后世去,可以贻厥孙谋。这个“贻”就是遗留的意思,传下去之后可以恩泽后世。“孙谋”就是后代子孙能够更好地谋划他们的人生,使他们的人生幸福。因为这部书里边内容非常地丰富,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对于后世子孙经营家庭,甚至有机会出来做官,为人们谋福祉的,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宝贵的启示,所以,《群书治要》确实是一部鉴往知来的治世宝典。


这部书编纂完成之后,太宗皇帝非常欢喜,因为这部书涵盖的内容很广博,取材很广泛,而且挑出来的又是非常精辟的、切要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废话,你看一句就有一句的启示。如果没有真正读懂这些经史子的教诲,也很难挑得这么精准。



而太宗皇帝是“日日手不释卷”,太宗皇帝这样不辞辛苦地在学习,是因为他有一个根本的动力,那就是爱护人民,希望能够把国家治理安定。不仅如此,他胸怀天下,不仅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还希望给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


文 | 品读《群书治要》第一期「认识《群书治要》01」


阅读其它

余莉开讲 | 品读《群书治要》52期大型人文栏目正在播出…




点下方“阅读原文”观看第一期:认识《群书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