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华中师大曹郁教授团队 Polym.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武汉纺织大学任学宏教授团队 ... ·  4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河北工大潘明旺教授团队 Small: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苏州大学王召教授团队 Nat.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这篇Nature,作者仅2人,中国青年学者担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AFM: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 - 用于信息加密的双态发射和光响应动态荧光色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2-21 12:06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光响应型荧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加密、防伪和数据存储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螺吡喃( SP )是一种典型的光异构化分子,其非共轭的 SP 形式与共轭的部花菁 MC 形式之间可进行可逆的结构转变,从而实现可转换的荧光性质,因此 SP 已成为设计光响应荧光材料的重要选择。然而 SP 形式的分子结构扭曲以及分子内共轭短,导致传统的 SP 分子荧光性能较差,在光照下只能实现荧光开关特性。此外, SP 是一类典型的聚集诱导猝灭( ACQ )染料,在聚集态下,分子间的聚集效应,不仅 SP 的光异构化过程受到阻碍, MC 的发光性能也受到严重抑制。目前,基于螺吡喃的动态光响应荧光材料的研究主要依靠分子内其他荧光基团到 MC Förster 共振能量转移,来实现荧光颜色的动态变化,这需要两个或更多能量匹配的荧光团,增加了材料的设计难度。因此,构建具有可转换发光颜色和增强固态荧光性质的 SP 分子将极大地拓展其潜在应用。



于此 2025 2 14 日, 北京化工大学 尹梅贞教授课题组 在材料科学权威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在线发表题为 Naphthalimide-Conjugated Spiropyran: Dual-State Emission and Photo-Responsive Dynamic Fluorescence Color fo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Application 的文章。 该文章针对螺吡喃荧光团, 巧妙地将吸电子 萘酰亚胺 基团以 共轭方式 与之 偶联,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策略来获得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 NMI-SP )衍生物 ,成功实现了动态光响应荧光颜色变化 NMI-SP 具有 较强的分 子内电荷转移( ICT )特 性和扭曲的分子构型,使其在单分子态和聚集态下表现出优异的荧光发射性能。此 外, UV 光照射下, NMI-SP 表现出明显 的光致变色性质,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表观颜色从黄色变成绿色;在聚集态下,荧光颜色由橙色到红色的转变。基 NMI-SP 荧光 团的聚集态下动态光响应荧光性质,突出了其在信息加密方面的潜在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研究生 胡晓芳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青年教师方兵 作为该论文的 共同 第一作者 北京化工大 尹梅贞教授 为该论文的 通讯作者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1 . NMI-SP NMI-MC 的光响应化学结构变化及其荧光性质


2 . NMI-SP 单分子的光物理性质


3 . NMI-SP 聚集体的光物理性质


4 . NMI-SP 在单分子和聚集态下的光响应性质


5 . NMI-SP 光响应荧光变化机理研究


6. NMI-SP 在信息加密方面的应用


总结: 作者开发了一种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衍生物,在单分子态和聚集态下表现出优异的双态荧光发射性能和明显的光致变色性质。通过详细的光物理性质分析和理论计算对 NMI-SP 的双态荧光发射性质和光致变色性质给出合理的解释。该工作为基于 SP 荧光团的光响应动态可调荧光材料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参考文献 :

Xiaofang Hu, Bing Fang, Pengyu Li, Junxiao Wang, Jie Li, Yuhua Dai, Meizhen Yin*. Naphthalimide‐Conjugated Spiropyran: Dual‐State Emission and Photo‐Responsive Dynamic Fluorescence Color fo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Application . Adv. Funct. Mater. 2025, 2423793. DOI: 10.1002/adfm.202423793.

原文链接 :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3793


相关进展

北化尹梅贞教授课题组 Angew:光控可切换肿瘤治疗 →从光动力/光热到长效化动力治疗

北化尹梅贞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 JACS: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吸收的V型TMI衍生物用于原位肝癌的光热治疗

北化尹梅贞教授/秦蒙教授团队 Small:基于苝酰亚胺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试剂用于原位脑胶质瘤诊疗

北化尹梅贞教授教授团队《ACS AMI》:自发且持续的湿度驱动振荡器用于能量收集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Angew综述: 手性苝酰亚胺的设计策略和应用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Nano Today》:双重增敏的苝酰亚胺基纳米光诊疗剂用于肿瘤温和光治疗

北京化工大学尹梅贞教授课题组综述:功能化有机染料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尹梅贞教授:光热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尹梅贞教授团队Acc. Chem. Res.:从染料化学到癌症诊疗

北化大尹梅贞教授JACS:绿光诱导偶氮苯衍生物固液态转变及粘合剂应用

北化大尹梅贞教授《Nature Communications》:近红外MOF光热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尹梅贞教授:Angew. Chem. Int. Ed. 近红外光热纳米药物及其肿瘤诊疗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尹梅贞教授课题组:利用机械力调控分子内能量转移实现高对比度荧光变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