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
(记者
付一枫
)9月27日上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互联网+”大赛工作总结会议在南校区602会议室举行。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院士指出,大赛胜利闭幕,取得圆满成功,全体西电人用事实兑现了赛前承诺,办出了一届“继往开来、非同凡响、无与伦比”的大赛,也进一步为学校追赶超越、争创一流奠定了重要基础、迈出了坚实步伐。
副校长蒋舜浩、校长助理高新波,大赛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联络员,以及志愿者代表共约60人参加了总结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龙建成主持。
分享感悟:奉献大赛
书写无愧于学校的华彩篇章
会上,大赛指挥部副秘书长、校团委书记朱文凯代表筹备组结合自身工作分享了筹备大赛的体会。他表示,本次大赛,学校共青团承担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5项活动,并负责志愿者相关工作。在指挥部领导下,全校青年学生自觉服从和保证办赛大局,各级团学干部积极投身于大赛筹备工作,用真情澎湃西电情怀,用实干绽放西电精神,用协作彰显西电力量,凝聚成齐心协力推动学校发展、办好成功出彩盛会的强大合力。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张文虎同学代表全校2800名大赛志愿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通识培训时,印象最深的是礼仪培训老师的一句话,‘没有人要求你笑要露几颗牙齿,志愿者最真诚的笑容就是最美的。’”在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用最真挚的笑容展现着认真的服务精神、恭敬的服务态度、细致的服务理念,践行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者精神,获得了评委专家、校内外老师和参赛同学的一致好评。
总结大赛:继往开来、非同凡响、无与伦比
郑晓静向为大赛无私奉献的西电人表示最诚挚的慰问、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她表示,在整个大赛筹备和活动举办期间,广大师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上践行和弘扬了西电精神,为大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全体西电人校荣我荣、我荣校荣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学校在大赛中斩获3金1银,获评“最佳人气奖”“先进集体奖”,进一步浓郁了学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激发了更多西电学子的创新创业梦,真正做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郑晓静从四个方面对大赛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
第一方面,“继往开来”的策划筹备。
郑晓静表示,面对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面贯彻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关键节点,面对将大赛“办好办强、形成品牌”的工作要求,面对继往开来、不断壮大的办赛责任,学校提出了四个“进一步”的明确要求,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地认识好、理解好、处理好大赛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大赛筹备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以大赛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按照“创新、开放、节俭、特色”思路和要求,进一步做好大赛的各项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同志们按照要求、准确定位、集思广益、团结协作,许多部、省领导都感到学校在策划、筹备工作中体现出政治站位高、组织领导强、方案设计新三个特点。
第二方面,“非同凡响”的组织实施。
第三届大赛以“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主题,由1个主体赛事和7个支撑活动组成。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陕西省领导要求,并依托学校优势,不断提供“西电方案”,做出“西电贡献”。一是以创新创业精神指导大赛全过程,原创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校长论坛,首次设立国际赛道,并发挥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确保信息的准确、高效、畅通和赛事的公开、公正、公平。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贯穿大赛全过程,在各个环节充分凸显了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学习总书记回信,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大讨论,真正使承办大赛作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的重要抓手和契机。三是以“西电精神”担当大赛,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了西电精神,充分体现了西电人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西电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第三方面,“无与伦比”的各界反响。
第三届大赛自开赛以来,就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回应,参赛团队和参赛人数是前两届总和的两倍;投资人和企业家比去年大赛翻了一番;参赛项目的科技含量、市场潜力、社会效益、投资价值也大大提升。学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专家媒体的高度评价、参会师生的频频点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大赛、对学校的重大政治关怀。刘延东副总理在莅临学校时的讲话中指出,本届大赛精彩纷呈,亮点频出;陈宝生部长高度赞扬大赛“有热度、有高度、有广度”;胡和平省长指出大赛必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对西电承办本次大赛评价道:“两个字,满意!四个字,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