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
由物流公司龙口基地
(
以下简称“龙口基地
”
)
自主研发的
“四角刀”吨包破袋工具
投用满半年
破袋效率提升
40%
累计节电
4.95万千瓦时
全年
累计可实现降本
15.3万元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抢抓主导技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龙口基地加强基础研究,激励自主创新,推动公司从“量”向“质”转变,实现主导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龙口基地积极响应“增储上产”号召,不断扩大灰料储备和生产规模。2023年,龙口基地更是创造了
10万吨输灰量
的历史新高,完成了
6万多个破袋任务
,而破袋问题也成为技术突破的“拦路虎”。
“如何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龙口基地输灰站成员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根据有限天津分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及海上油田区块的勘探进度,
在
海上勘探作业量急剧上涨的同时,龙口基地后勤服务作业量将同比增长,给输灰设备的运行效率带来了极大考验。受限于传统三角刀破袋技术,拆包刀无法完全将吨包割破,需4名破袋工用镰刀辅助作业,成为生产“痛点”。
因此,为增强龙口基地后勤服务能力和物资供应能力,解决破袋技术制约成为一道“必答题”。
2021年,输灰站技术人员聚焦破袋难题,将原有固定式三角刀设计为张合式拆包器,通过气缸加压带动刀片自动张合。
该方案一经实施,
破袋效率由20包/小时,提升至25-30包/小时
,破袋效率得到一定提升。但该拆包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弊端,
其流程繁琐,且十字刀头切割吨包时的阻力过大,无法真正满足作业需求
,需要进一步
改良。
龙口基地输灰站技术创新团队围绕
“向‘新’求变,向‘优’提质”
的理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2024年3月,团队
重新讨论制定了“四角刀”破袋改造方案
,
本次改造,
计划将地罐入口直径由原来的1.1米增加到1.7米,
以双倍容量提升下灰速度
。同时将刀身改为四角,
采用“一字刀”设计,使其更具扩张力,
可满足所有灰料吨包的破袋作业
。
根据设想,技术人员
做了初版模型设计,并利用CAD绘图软件进行图纸绘制,对漏斗口径、刀具尺寸、刀头强度等均做了详细计算。
本次改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先导性试验,在历经数次调试之后,新型“四角刀”破袋工具正式投入使用,
经改造后的破袋效率约30-40包/小时,相比以往提升近40%
。该项成果成功解决了传统破袋技术的“难点”“痛点”,实现了“从零到一”的创新突破,切实增强了龙口基地的硬核竞争力。
本次技术改造在推动公司高质高效发展中做到了
“双升双降”,即破袋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双提升”、劳动强度和能源消耗的“双下降”
。自“四角刀”投入使用以来,作业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单次破袋作业可节约
2.5
小时,全年减少工时
900
小时,降低电能消耗
10.8
万千瓦时,同时可有效减少现场
80%
的扬尘产生,真正把理论研究转化为成果利用,将创
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未来,龙口基地将继续瞄准绿色化、智能化方向,把技术改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