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油发展微讯
创新能源技术,服务美好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信用跟随利率继续调整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  12 小时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中国公司债及企业债信用分析周报 ·  4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8 ... ·  3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油发展微讯

以创新之“进”,促发展之“稳”

海油发展微讯  · 公众号  ·  · 2024-08-01 21:17

正文


7月30日

由物流公司龙口基地

以下简称“龙口基地

自主研发的 “四角刀”吨包破袋工具

投用满半年

破袋效率提升 40%

累计节电 4.95万千瓦时

全年 累计可实现降本 15.3万元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抢抓主导技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龙口基地加强基础研究,激励自主创新,推动公司从“量”向“质”转变,实现主导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01


技术突破源于需求导向


近年来,龙口基地积极响应“增储上产”号召,不断扩大灰料储备和生产规模。2023年,龙口基地更是创造了 10万吨输灰量 的历史新高,完成了 6万多个破袋任务 ,而破袋问题也成为技术突破的“拦路虎”。



“如何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龙口基地输灰站成员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根据有限天津分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及海上油田区块的勘探进度, 海上勘探作业量急剧上涨的同时,龙口基地后勤服务作业量将同比增长,给输灰设备的运行效率带来了极大考验。受限于传统三角刀破袋技术,拆包刀无法完全将吨包割破,需4名破袋工用镰刀辅助作业,成为生产“痛点”。 因此,为增强龙口基地后勤服务能力和物资供应能力,解决破袋技术制约成为一道“必答题”。


02


创新设计实现从“从零到一”


2021年,输灰站技术人员聚焦破袋难题,将原有固定式三角刀设计为张合式拆包器,通过气缸加压带动刀片自动张合。 该方案一经实施, 破袋效率由20包/小时,提升至25-30包/小时 ,破袋效率得到一定提升。但该拆包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弊端, 其流程繁琐,且十字刀头切割吨包时的阻力过大,无法真正满足作业需求 ,需要进一步 改良。



龙口基地输灰站技术创新团队围绕 “向‘新’求变,向‘优’提质” 的理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2024年3月,团队 重新讨论制定了“四角刀”破袋改造方案 本次改造, 计划将地罐入口直径由原来的1.1米增加到1.7米, 以双倍容量提升下灰速度 。同时将刀身改为四角, 采用“一字刀”设计,使其更具扩张力, 可满足所有灰料吨包的破袋作业 根据设想,技术人员 做了初版模型设计,并利用CAD绘图软件进行图纸绘制,对漏斗口径、刀具尺寸、刀头强度等均做了详细计算。


本次改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先导性试验,在历经数次调试之后,新型“四角刀”破袋工具正式投入使用, 经改造后的破袋效率约30-40包/小时,相比以往提升近40% 。该项成果成功解决了传统破袋技术的“难点”“痛点”,实现了“从零到一”的创新突破,切实增强了龙口基地的硬核竞争力。


03


“双升双降”做实创新体系


本次技术改造在推动公司高质高效发展中做到了 “双升双降”,即破袋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双提升”、劳动强度和能源消耗的“双下降” 。自“四角刀”投入使用以来,作业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单次破袋作业可节约 2.5 小时,全年减少工时 900 小时,降低电能消耗 10.8 万千瓦时,同时可有效减少现场 80% 的扬尘产生,真正把理论研究转化为成果利用,将创 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未来,龙口基地将继续瞄准绿色化、智能化方向,把技术改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