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严九元
来源:海外掘金(ID:gold1849)
16年前,小布什就任总统之后397天,与江泽民进行了第一次单独会面;
8年前,奥巴马就任总统之后的301天,与胡锦涛进行了第一次单独会面;
这次,特朗普就任总统之后只过了76天,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进行了第一次单独会面。
两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领导人,打破了会面的时间记录。这给人一种“他们多么渴望见面,中美关系升温”的假象。真实情况是:习特历经了很多重山水,才于昨日走到一起。
特朗普这边,最初对中国很冷很强硬,至少发生了4场“战争”才让他一步步走近习近平。
第一场战争,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制度的笼子套在了他的身上。
特朗普的言行变化很大。国会第一场演讲,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画风太正常了,一点不“疯”,一点不“特朗普”。
特朗普首次国会演讲后,BBC以“特朗普这次像一个更友好的总统”为题进行报道,肯定特朗普的“回归正常”
其实早有人预言,就职后特朗普必定回归“正常”。这在涉华言行上就很典型。
就职前,特朗普咄咄逼人,在推特上接连就人民币汇率和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人民币贬值、在南海建军事设施,中国有问过我们同意吗?”
就职后,也谈了这些事,但语气和缓不少,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我非常尊重习近平。我非常尊重中国。”
套上制度和身份的笼子,特朗普往中国走近了一步。
第二场战争,2月9日,特朗普在电话里向习近平说出了那句话:赞成“一个中国”的原则。中方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下了。
大选获胜不久,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与台湾地区领导人Cai Yingwen了话。台湾问题与“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方最敏感的底线。这道坎迈过去了,其他才可以谈。
第三场战争,特朗普班底的内斗暂时分出了胜负。
特朗普班底分为两派,一派是极端派,以弗林、班农为代表。班农曾说:“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战。”这一派对华非常强硬。
另一派是务实派,以特朗普女婿库什纳为代表。库什纳前段还传出与安邦集团合作。
说实话,特朗普本来更倚重极端派,班农甚至有影子总统之称。
时代周刊称班农为总统幕后操控者
但像前面说的,总统也被套上了制度的笼子。弗林、班农因太激进,美国人自己也看不惯。弗林因“通俄门”二下台,班农也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被除名。
务实派地位吃重,习特会有了基础。
第四场战争,“联俄抗中”的破产。
特朗普毫不掩饰对普京的喜爱。竞选时公开称赞普京是比奥巴马更好的领袖。胜选之后,特朗普的竞选网站第一时间报道了两人的通话,而且在网页上重点推送。这样的特殊待遇,特朗普只给普京一人。
有人曾说,特朗普联俄抗中,意欲“反打尼克松的‘中国牌’”:
1972年,美国主动拉拢中国,联手对付美国的头号劲敌苏联;现在,美国世界老大的地位受中国冲击,“联俄抗中”即是一种应对策略。
但美国人骨子里反俄的基因实在太重。FBI调查俄罗斯干扰美国大选,共和党外交鹰派内反对“亲俄立场”,特朗普不得不放弃与普京亲近。习特会早于普特会进行,也透露了一些端倪。
昨天,美军突然向叙利亚政府发动进攻,叙方背后站着的是俄罗斯,也就是说,美国在中东公开和俄罗斯开撕。这和习特会同一天发生,巧合?
综上,特朗普并非自觉向中国示好,一系列变化促成他走向海湖庄园。
中国这边,最初对特朗普的策略是“不主动出招,看对方出牌”,保持定力。相对于特朗普的掀风起浪,中国稳得多。
随着特朗普就职后口风渐缓、驻美大使馆与库什纳搭上线,两个大国的领导人终有一见,中方也在释放一些信号:
比如,工商总局批准了特朗普集团在中国的商标注册。
比如,停止向朝鲜出口武器和进口煤炭,执行联合国的制裁措施。
比如,美国宣布在韩国境内部署萨德系统,中国对韩国抗议,而技巧性的回避了美国。
比如,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CIC)董事长丁学东表示,特朗普加大基建投资的计划将带来非常大的投资机会。
海湖庄园会晤能进行,前戏很多,颇不容易。
从两天的习特会内容来看,务虚大于务实,要点有:
1. 重建沟通渠道,减少战略误判,用四个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补充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2. 确定特朗普择日访华。
3. 中美重点合作领域:投资、基建和能源。特朗普万亿基建雄心壮志,需要中国投资者助攻。
4. 美国对“公平的经济关系”念兹在兹,贸易赤字解决一时无解。
谈了这么多,有没有成效,关键看接下来的三件事怎么发展。
第一件事,特朗普会不会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再过几天,美国财政部就会出报告揭晓答案。一旦列入,将对中国商品征收45%关税。
竞选时,特朗普明确说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现在情势有了微妙变化:一是3月30日,中国央行发布2017年第3号工作论文《货币政策、汇率和资本流动——从“等边三角形”到“不等边三角形”》,提到“需要提高汇率灵活性”,有分析指,这是中国央行在提前释放信号,为习近平访美后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做准备;二是注意一下习特会举行的时间点,恰好在报告公布的前几天,如果双方没有沟通好,不太会安排在这个时间点见。
这第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不大。
第二件事,是否发生贸易战?近期不会,但迟早会。
美中之间贸易逆差也确实数字惊人,这是特朗普手中的筹码。但贸易战能打到什么程度,颇有弹性。特朗普的基建计划需要资金,需要中国人的投资。作为商人出身的他,用基建投资与贸易逆差作交易,很可能是这次庄园会晤的一个成果。
第三件事,朝鲜半岛问题怎么解决?昨日美国对叙利亚动手,被人解读是给金三示意。今天更有日本媒体在传,美国准备在几天内对朝鲜动手。照着朝鲜半岛现在火药桶的样子,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算意外。
特朗普提出了一个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
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目标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汇率战、贸易战、区域主导权等都是枝节,本质上这是两个“伟大”在赛跑。是美国再次加速,把老二越抛越远?还是中国振兴,赶超停滞的老大?
如果抛开情感、价值观等因素,从纯投资角度,在两个“伟大”向前跑的赛道中,你会押注哪个赛道。
简要分析一下各自优缺点。
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想像空间。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准,从现在的8000美元还有翻两番、三番的空间。
风险是,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大国用“政左经右”的模式走通了现代化这条路,没有成功样板,就意味着有不确定性。
美国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确定性。它太确定了,连特朗普这样的疯狂总统,都被制度的笼子拉回常态。禁穆令被地方小法官否决,极端派幕僚被踢出局。
确定性使它没有雄安房价的疯狂,但对投资与收益心中有底。它最厉害之处,是时间的力量,稳定收益的累积,放在更长的时间段,它会超过很多地方。近几年美股表现就是一例。
押哪条赛道?历史上有三种情形。
1. 1870年,英国VS美国
站在1870年,你是押英国还是美国?
这个时点,英国依然老大,美国后起之秀。按GDP增长来算收益,如果你把1万美元押注英国,1913年时可以翻一番,如果投资美国,1913年可以增长5.2倍。
1872年,美国GDP历史性超越碾压英国,此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原来的老二成功上位,成为新霸主。
GDP单位:百万美元
2. 1973年,美国VS苏联
1973年,美苏冷战白热化,两强将世界分而治之。以GDP总量作比,在那样一个时间点,如果你把1万美元押注苏联,25年后可能还是1万美元,甚至更少,因为1998年前苏联国家的GDP甚至低于1973年;相反,要是你当时认定“历史必将终结”,把1万美元押注美利坚,那么25年后你的资产价值至少能翻一番。
后来者不仅没有上位成功,最后还大步倒退。
GDP单位:百万美元
3. 1980年,美国VS日本
站在1980年,你押注谁?当时日本复兴,掀起一波“买下美国”的浪潮。按GDP增长计算,投资1万美元,到2016年平均能增值到4.4万美元。如果你当时把1万美元押注美国,虽然当时风头没日本强劲,但美国韧性十足,到2016年大概能给你超过6.7万美元的回报。
日本虽然没有超越美国,一直保持在发达国家行列。
GDP单位:百万美元
第一种模式代表了后来者成功超越,成为新霸主;第二种模式代表了后来者的失利;第三种模式代表了后来者虽然没超越成为老大,但一直保持在发达行列。回到2017年4月的海湖庄园,我们当然希望第一种模式实现。
放远看,在两个“伟大”的赛跑中,你会押注谁?这才是决定你投资的根本性问题。
【推荐】
来源:牛弹琴(ID:bullpiano)
虽然叙利亚打得火热,但海湖庄园一片祥和。
第一次习特会在全程微笑中结束了,会谈、晚宴、聊天、散步……这24小时,毫无疑问是关系到中美两个大国走向的历史性事件。
战争还是和平,也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肯定不乏博弈和斗争,一些插曲更内涵丰富,包括中方欢迎美方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特朗普突然下令空袭叙利亚……
简单梳理一下,八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吧:
细节一:中国红。
外交无小事,着装是大事,红地毯不算啥事。精气神十足的特朗普,这两天佩戴的,是条大红纯色领带;迎接习总夫妇时,“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更是抢眼,一袭飘逸的红色长裙。此外,去机场迎接中国领导人的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佩戴的也是一条红色领带。在国际社会,大家都知道,中国红,意味着什么?
细节二:接机规格。
外交讲究对等,丝毫含糊不得。戴着红领带的蒂勒森,乐呵呵去机场接了机。美国没有总理,国务卿是第一阁员,在国际政治序列中,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理。国务卿亲自去机场接机,在美国最近几年外交上比较罕见。记得最近两次奥巴马来中国,王毅外长都没空,是一个外交部副部长接机。下次特朗普来中国,王外长或杨国委,你们再忙,估计都得去一趟机场了。
细节三:孙儿外交。
有一张照片,相信很多人印象相当深刻,那就是在习总和特朗普面前,特朗普的外孙女和外孙,分别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三字经》和唐诗。那可是美国第一家庭啊,对中国文化如此着迷。大家可以看看习总夫妇的表情,这应该是这次习特会上,最温馨最自豪的一刻。所以,习总要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把中美关系的大厦一层一层建设好,使之更牢、更高、更美。
细节四:特式调侃。
在盛大夜宴开始前,特朗普作了一个简短致辞,除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以及用三个“great”对彭阿姨夸赞有加外,然后就是他即兴调侃了。特朗普说:“我们(刚才)已经交谈了很久,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什么也没得到,绝对什么都没有。”下面哄堂大笑。可能是事实,也是对达成成果的充分自信,当然,更活脱脱一个“Make a Deal”的商人本色。或许,也是投其所好,中国也热情邀请美国参加“一带一路”。
细节五:握手很庄重。
特朗普的握手神功,全世界闻名,安倍就刻骨铭心,默克尔深有体会。但外界注意到,海湖庄园的这几次公开握手,特朗普很规矩,既没有行使突然一拽,也没有摇摆19秒不放手,更不存在公开拒绝握手。大家都很放松,特朗普还颇有礼让。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握手也有大学问。这一次特朗普没机会表现握手神功,不知道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了?
细节六:欣赏对方。
聚会很短暂,友谊要长存。在晚宴上,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特朗普说:习总领导中国取得出色的发展成就,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尊重。我同习总第一次见面就谈得很好,就广泛议题交换了意见,建立起良好友谊。他更愉快地接受了访华邀请,并期待尽快成行。还是那句话,估计在特朗普眼里,华盛顿很多政客跟他对着干,他其实跟习很谈得来,这颇有点青梅煮酒的味道,“天下英雄,唯习君与普耳”。
细节七:两个关键词。
第二天会谈后,特朗普更用了两个关键词:1、tremendous(重大的),他说中美关系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outstanding(非凡的),他说他和习建立了非凡的友谊。而且,很多很多糟糕问题都一扫而空。当习的中文讲完,应该不懂中文的特朗普立刻回应:我100%同意,主席先生。确实成果很关键,一系列新的对话机制也建立起来了。这次会晤,对双方都非常重要。特朗普很高兴,中美很和睦,大家皆大欢喜。
细节八:攻打叙利亚。
毫无疑问,攻打叙利亚,是这次庄园会晤的最大插曲。当然,按照外媒的报道,特朗普提前告知了中方,中方也表现出了某种克制。为什么现在打?自然有种种原因,但有一点也是肯定的,这是一种高明的博弈,展现特朗普政治强人的姿态,也是在特殊时刻,给朝鲜一点颜色看看:别以为我说着玩,你横但我更楞,你再不听话,我就来真的了。
外交很精彩,斗争形势很复杂,一些细节更耐人寻味。历史会记住这两天的,这甚至可能是改变世界的两天。
一度山雨欲来的中美关系,现在已经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