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用心、有效的阅读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每次夜晚回京,在首都机场漫长的等出租车的队伍里面,都会发现自己身边全是男士——这些拖着式样差不多的行李箱,一脸疲惫地站在通道上默默等候出租车的男人们,有些憋不住拿出烟来抽,有些一脸漠然地刷着手机,有些甚至站着站着睡着了。
这些凌晨三点还在机场等车的男人,大都三十四十岁,我想,他们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当然,也是孩子们的父亲。
他们赶夜班机匆匆回京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许是想早一点赶回家,摸到孩子的床前,亲吻下孩子的小脸,静静地驻足,听一听孩子甜睡的呼吸。
每次置身于这些男中,我突然觉得,我过去对“丧偶式育儿”的批评,对“父亲们忙于工作,少有亲子时间”的抱怨、指责,显得太轻飘了。
我不知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父亲的陪伴,或者父子之间没有亲密的关系,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曾经和一些专业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交流,他们一致认为:
父亲的陪伴对孩子异常重要,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的智商高,男孩更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而且,父亲参与教养的儿童,阅读和数学成绩比那些没有父亲在身边抚养的儿童更好。
可喜的是,现在的很多爸爸,已经在转变观念。他们以照顾家庭、陪伴孩子为己任,为潮流,为时尚。我认识很多事业有成的男性,他们真的非常顾家,非常重视陪伴孩子。
父亲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母亲无法代替的。
在我们家,有着相对侧重的分工。原则上,是妈妈负责相对“静”的部分,白先生负责相对“动”的部分。比如陪小丸子玩儿过家家,是我的事情;和小丸子玩儿“猫狗大战”,是白先生的事情;一起阅读绘本,是我的事情;一起编故事,那,就是白先生的事情了。
白先生让我记录下来:“爸爸讲故事”最重要的原则是:
讲故事本身并不重要,陪孩子讲才最重要。也就是说,故事讲得专不专业,语言标不标准,神情生不生动,教育意义强不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和孩子共享讲故事这个过程!这就已然足够了。
秘诀一,爸爸自己讲
为什么要强调“自己讲”呢?是因为有很多家长,过于强调“专业”了,过于强调“门槛”了。在这里,我特别说明下,我很欣赏有很多专业的人士,为孩子们读的故事——但是,我讲的是另一个范畴。
说白了,爸爸的声音,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来自专业的,再好的故事,再美的声音,也比不上爸爸把孩子搂在怀里,或者父子两个人躺在地板上,或者,一起散步走在小路上,来自爸爸的那种亲密感受。
来自家人的声音,对孩子来说,是具有神奇的魔力的。我相信,就算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也无法演出对待亲生孩子的那种自然的、源于血脉、发自内心的爱。
秘诀二,讲孩子爱听的故事
这看似不需要专门说,但其实是挺重要,需要特别强调的。
为什么呢?很多家长太重视和孩子相处中的“教育”功能了。恨不得吃饭也要讲道理,走路也要学规矩,游戏也要学知识……讲个故事呢,当然也要有教育意义了。
太累了!我都替孩子觉得累。
爸爸给孩子讲故事,不妨把心态放轻松些,不要教化,不要想传达什么道理。把讲故事本身,还原到生活和游戏之中,无非是和孩子一起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而已,犯不上那么沉重。
爸爸的脸色一旦凝重,孩子就会拉远距离。所以呢,孩子喜欢屎尿屁,孩子喜欢瞎胡闹,为什么不讲到故事里呢——很多伟大的经典的童话,不就是这么诞生的吗?
我不得不揭发,丸子爸爸有时候讲的故事真的是太毫无底限,太投小屁孩所好了!!有一天,他甚至在身上严严实实裹了床毯子,号称是故事中的“怀孕的阿拉伯女人”!
但是,不但不说,孩子们真的很喜欢他!所有来我们家的孩子都围着他团团转。
后来,我看《游戏力》的时候,才发现,装疯卖傻,故意降低智商,乃跟孩子们情感链接最轻松最有效的法宝!
秘诀三,消化后再讲给孩子
讲故事难不难呢,挺难的,尤其是讲好故事,讲孩子爱听的故事。
这里面有一个窍门,就是不要照本宣科。爸爸要先消化故事,无论是自己小时候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还是看到的一些绘本或童话。之后呢,变成自己的语言,然后再讲给孩子。
在讲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故事你觉得有意思的,孩子不见得喜欢,有些你觉得一般般的,孩子可能喜欢地要求一听再听。
于是,你也就渐渐可以找到给孩子讲故事的门路和感觉了。
比如,《西游记》里有那么多的故事,而孩子喜欢的,可能只有其中几个。而且,这几个故事中,孩子感兴趣的又可能是几个片段和场景。
再比如,你小时候经历的那些爬树翻墙偷鸟蛋的事情,也有可能变成孩子喜欢的故事。
甚至,你现在在看的一些专业的书籍,如《罗马人的故事》,里面关于“凯撒打败绑架他的海盗”的史实,也有可能会变成孩子喜欢的故事。
丸子爸爸曾经在土耳其旅行的时候看见了街边的切格瓦拉画像,于是就给丸子大讲特讲切格瓦拉骑着摩托激扬青春的故事。那可是青春热血的革命题材啊!
丸子听着故事,不知不觉在伊斯坦布尔街头步行了六七公里,然后我们仨相约,下一站旅行:阿!根!廷!
我的一位朋友成就斐然,她告诉我,她父亲是一位校长,每天会陪她操场跑圈,还会给她讲梅厄夫人的故事,“你想,从小听这样故事长大的孩子,对人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秘诀四,让孩子一起参与
丸子爸爸很喜欢现场胡诌地编故事。
无论是走在路上,坐在车上,睡在床上……小丸子随时都会说,“爸比,给我讲个故事吧!”爸爸就说,“你想听什么故事呢?”小丸子就会信口说,“猪八戒和白雪公主,还有蚂蚁,吃西瓜的故事吧。”
于是,丸子爸爸就得马上开始讲,“有一天,猪八戒口渴了,来到森林里的木屋里找水喝,一敲门,里面出来了白雪公主……”
还有很多的时候,丸子爸爸就让小丸子参加一起编。于是,就有了“老巫婆和嫩宝宝系列”等等自创故事。
后来,我发现这样张口就来,胡诌长篇系列故事的爸爸还为数不少(妈妈们普遍都正襟危坐,故意把声音做亲切状在给跟孩子读绘本)。
有一次小丸子去好朋友家里过夜,回来告诉我,闺蜜爸爸的《迷糊糊》系列已经讲到第35集了!而且她还参与了第35集的创编工作!
那是个掌管几十个亿盘子的老总爸爸,名校毕业,我觉得故事质量应该不错,甚至严肃考虑了一会儿是否要让他记录下来给出版。
秘诀五,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讲起
有一次,我和朱赢椿老师老师聊天,
他说,
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写不出好的文章,最大的根源在于没有“内心感受”。而他所做的,就是不断启发学生寻找内心感受,然后才是如何表达,写出来。
所以呢,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妨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让孩子享受观察和创作的乐趣。
丸子爸爸经常和丸子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在散步的时候,观察对面走过来的路人,然后,现编一个故事。
比如,看到一个男性,穿着西装,系着领带,一边打电话一边匆匆走过。就可以先比赛谁观察的细节多,发型什么样,戴什么眼镜,拿什么包,穿什么鞋子,表情如何,身体语言怎样……然后,就编一个“这个人刚刚开完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他们家的狗不见了……”的“千金寻狗记”故事。
最后,我想强调两点,一是爸爸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用心、有效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二则是讲故事真的没那么难,无非是亲子生活的一部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好好享受吧。
讲座 |
爸爸怎么讲好故事
父爱,从陪伴阅读开始
赠新书《我爸爸收》签名本1册
主讲人
林文宝 台东大学荣誉教授、台湾地区资深绘本推广人
王志庚
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主任、少年儿童馆馆长
李一慢
亲子教育专家、慢学堂创办人
、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
沙 沙
《我爸爸收》作者
活动流程
9:30—9:45
创作分享 沙沙《我爸爸收》创作缘由及历程
9:45—10:00
主题发言
儿童绘本阅读
10:00—10:20 嘉宾对谈
爸爸如何陪伴阅读
10:20—10:40 观众提问
10:40—11:00
互动环节 嘉宾带领孩子现场给爸爸写一封信
11:00 签名及合影,活动结束
招募对象:
6岁+孩子及家长(建议爸爸参加)
活动时间
:
2019年6月16日 上午 9:30——11:00
活动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