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句出于晚清大头目又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老佛爷”等,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号“皇爸爸”:慈禧太后。
《祝母寿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这副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正是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
在清朝,中国历史上出了两个有名的女人:一个是前期的孝庄皇太后,另一个是晚期的慈禧太后。这两个女人虽然都很厉害,但孝庄誉满天下,而慈禧却是遗臭万年,成了人人唾骂的祸国殃民的反面角色。
慈禧至今依旧为人诟病的原因是: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
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
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慈禧虽然反在政治上十分地干练,但是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对中国的通知,慈禧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也多次阻碍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程。
但是慈禧执政期间也做了不少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事: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汉人,是有口皆碑的,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纵观历史,浏览朝朝代代名臣贤达,他们都可无上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