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iccaWJ6lPN7qey868ibibfWIUvLicT4rS2AykT0hmoibWd0UiaNfShZYDibqDjLs2EgNfDRRwaVa7WmLibQSwzq3As7Lw/0?wx_fmt=jpeg)
这几年,中国的出境游大潮应该算是让旅游业界最兴奋的热点。按照业界分析,这个趋势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中国人的消费力、购买力让各国商家欢欣鼓舞,而中国人特有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也对世界各地的旅游服务业带来全新的冲击。
作为成立于香港的旅行公司的创始人,我正处于两环相接的微妙位置。“行成于思”(Journeys by Chance)专注境外高端私人定制旅行,公司创立至今四年时间,主要服务高净值家庭,客群主要来自大陆、香港和海外华人。
我在大陆出生长大,英美读书工作,定居在香港,因此可以很好地理解大陆客人对于高端旅行服务与香港及海外华人完全不同的要求。高端旅行目的地对迎接中国旅客的态度大有不同,有些地方张开双臂迎接大陆旅客,前台招聘了中文员工,早餐可以提供中式白粥,管理层从上到下都将开拓中国市场作为重要方向;而有些地方,对中国市场谨慎观望,害怕突如其来的中国大军改变了自己原有的面貌,不要说去中国宣传,反而更希望自己是只有内行人士才知道的秘密所在。作为连接外国服务商和中国客人的桥梁,最好地协调大陆旅行者的文化差异对我来说变成比旅行本身更有趣的工作。
假期要“浓缩精华”
对大陆客人来说,一个旅程充满“Wow”的元素非常重要,如果途中所见让客人感觉普通,那就是浪费时间。“Wow”就是那种能让人面对它时情不自禁说出“哇塞”叫好的时刻。对于旅行震撼效应的高要求,也许与中国人要用宝贵时间追求最快最大投资回报的心态相关。而中国的高端旅行者,早已见多识广,世界上很多著名景点已看过多遍,想要体验更震撼的旅行,的确需要煞费苦心。客人有时抱怨,去了这么多地方,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这时,能真正理解他们曾经的旅行方式,正确评估他们对“Wow”的档次要求,就变得很重要了。
我曾经带一位大陆企业家家庭,私人飞机抵达冰岛,降落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冰岛全国只有32万人,即使在首都也少有行人。企业家第一反应是这么荒凉的地方有什么意思,一下飞机就想改飞其它目的地。听到这样的想法,我连忙解释冰岛是慢热的目的地,请给它一些时间,您就会爱上它!第一天我们就将冰岛地标,著名的蓝湖温泉在非公众时间开放给企业家一家人独享。泡在如蓝色牛乳一样的温泉水中,在不夜的北欧天空下观赏晚霞,享受按摩,客人开始赞叹这美好的享受。接下来几天,直升机飞越无人区,私人开放著名景点火山口,私人游船冰湖(其它游客都必须参加冰湖固定时间的公众游船,无一例外),甚至教会了冰岛人在维京人古屋里做火锅宴席(这是当地人第一次听说火锅)。即使这样,客人还是在途中不断修改假期,希望更浓缩旅程精华。为让客人满意,香港和目的地后勤人员全天24小时服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iccaWJ6lPN7qey868ibibfWIUvLicT4rS2ARkjna6GmBPWII35WhIX5uxkOiczCPnMsbpAsNLGVsU3GxBfXpJsyrPw/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iccaWJ6lPN7qey868ibibfWIUvLicT4rS2AOQwfDVd1diaVLMErKtmVoCacSuMGMuOLpdmpyPMZfjH7eyHzrgR4ljw/0?wx_fmt=jpeg)
相比之下,香港和欧美旅行者希望旅行是真正的放松,他们喜欢有充分的时间去融入其中。景点不需要都去,只要挑几个真正值得的,并用常人不能体验的方式游览。一对加拿大籍华人夫妇去古巴,要求只在上午安排游览活动,下午全部是自由放松的时间。他们明确表示不需要去所有游客都去的景点,反而愿意在夏湾娜广场的咖啡厅里坐坐,享受古巴的太阳和生活气氛。而我们为他们安排去古巴著名的摄影师家中拜访,听摄影师分享几十年记录古巴革命历程的经验,让他们津津乐道。
中国式高端体验旅行
高端旅行大趋势是越来越体验式,不仅仅是单纯观光,体会目的地精髓的深度游才称得上高端。去巴黎不再是预订某个三星米其林餐厅用餐而已,而要让米其林厨师带着逛一逛巴黎最地道的新鲜蔬果市场,买回新鲜食材让他亲自来烹饪,与大厨同去市区私人酒庄品鉴产自巴黎的美酒,撬开新鲜生蚝,在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好地方一边欣赏巴黎城景一边让大厨奉上私人野餐。
这样的体验广受香港和海外客人喜爱,而当我们为大陆客人安排的时候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一大早,这位在巴黎被颇受尊重的大厨开着自己的古董车准时来酒店接客人去集市。可是等了两个小时不见客人,最后客人发来短信说不想做美食体验而要去购物,让厨师回去吧。厨师听到气得直跳,虽然预订他服务的酬劳还会照付,但是被人这么轻易地放了鸽子对于骄傲的巴黎人来说很不习惯。其实消费者支付了服务时间,在中国人看来应该可以随便按自己的心情行事。这种想法当然没有错,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被购买的时间和劳动服务的守约性认识不同。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印度也许完全没有问题,而在巴黎,事后厨师的经纪人打电话来怨声载道,拒绝再次接待这样的客人。这使得我们在之后更意识到理解两地文化差异,协调大陆客人与外国服务方的期待值相当重要。
海外客人喜爱与有意思的当地人交流,了解当地生活。比如去伊斯坦布尔知名艺术收藏家位于博斯普尔斯海峡之畔的私宅喝下午茶,参观私人博物馆;在阿根廷,和当地牛仔一起骑马驰骋巴塔哥尼亚,体验游牧生活。而大陆客人更喜欢的体验式活动是直升机观景,游艇钓鱼,包下香奈尔专卖店挑选下季服装,或者在著名酒庄私人品酒。与人打交道的体验式旅行并不完全适合大陆客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iccaWJ6lPN7qey868ibibfWIUvLicT4rS2AM3hxHPmaGu541kNjOUK3AIWXFOaRNPAIegWlPkvCCCygVdsZzYOf2w/0?wx_fmt=jpeg)
保姆型导游vs. 学者型导游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大的价值体现在人的身上。针对英文旅客的高端旅游已经发展了50多年,从服务规范到服务细节上都已经千锤百炼。英文导游资源丰富,他们可能是学者,画家,记者,总之客人对哪一行感兴趣,就能提供哪一方面的专家陪同导览。去博物馆可以请来博物馆馆长解说,去户外可以和BBC Earth的拍摄专家对话,喜欢美食则可以让当地美食栏目作家带着尝遍地道小吃。能与客人感兴趣的专家交流,让一次假期真正成为客人提高深度和广度的旅行。
但是这说来极好的体验式旅行,到了中国客人身上则困难重重。首先是语言的障碍,这些能做特别体验的专家,很少可以讲中文。因语言不通而不能完全体会这一文化交流过程是很遗憾的。其二,高素质中文导游缺乏是中国高端旅行的难题。专家配中文翻译的模式绝对不是首选,翻译的自身语言水准和专业知识水平可能会让精髓都消失在语言中。而中文导游大多数只是住在当地讲中文而已,完全不能全面分享历史和典故。当然有些地区如欧洲,有能够通过严格国家导游考核的中国人,但这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