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务与会计
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财会业务指导刊物——《财务与会计》(刊号CN11-1177/F,邮发代号2-881)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刊物信息,开展财会审领域时政宣传、资讯传播、实务交流、理论研究、业务处理、人文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他好棒 ·  2 小时前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务与会计

浙江省财政厅印发意见 全面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财务与会计  · 公众号  ·  · 2024-08-20 09:11

正文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全面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浙财会〔2024〕33号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会计人才队伍,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全省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专业化、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队伍要求,贯通完善会计人才选、育、管、用、留体制机制,推动会计人才综合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发展、国际视野拓展,塑造会计人才助力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优势,为浙江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会计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政治引领。坚持党对会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政治标准放在人才工作的首要位置,将政治引领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始终,突出会计人才政治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会计人才队伍。

2.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将服务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会计人才工作的根本宗旨,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全省会计行业发展实际,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行业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会计人才与经济发展的适配度。

3.坚持全链管理、动态优化。推进会计人才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抓好各环节人才工作,着力打通影响人才流动、使用、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动态优化人才制度体系,推动会计人才生态更加充满活力。

4.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施策。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行业职业特点,以实现人才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全面提升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才潜力与创造力。分层分类提升会计人才素质能力,形成体系化、特色化、梯队化的会计人才培训培养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会计人才谱系。

5.坚持系统观念、协同联动。构建政府、社会、单位协同推进的会计人才发展大格局,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有效凝聚全省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力量。探索跨省域会计管理协作,促进区域会计人才协同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7年,会计人才选拔机制更加完善,遴选方法科学公平;会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培养绩效不断显现;会计人才管理体制更加优化,管理效能持续增强;会计人才使用机制不断创新,服务能级明显提升;会计人才留储机制更加有效,梯队层次趋向合理。

—— 会计人才队伍持续“扩容”。新增会计初级职称人员10万人、中级职称人员3万人、高级职称人员3000人、 注册会计师1000人 、资产评估师300人 ,会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会计人才队伍持续“提质”。 继续教育覆盖人员每年超过45万人,会计人员岗位能力培训每年达到2000人次,拔尖人才、高端人才和后备人才达到2000人 ,会计人才层次和类别等结构更趋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会计人才队伍持续“增效”。会计人才在国家治理和单位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全省会计人才公益助企服务每年不少于1万家次,“百团千师助万企”等会计“三服务”品牌成色更足,会计人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不断增强。

二、严格标准“选”,健全会计人才选拔机制

1.规范会计类考试管理。高质量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师考试,持续优化考务流程,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不断提升考试服务质量。落实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政策,减少重复评价。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外籍人员开放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营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引才环境。

2.发挥会计高级职称评审方向标作用。持续完善会计高级职称评审管理实施办法,强化评审实绩导向,科学设置评价标准体系,为会计人才自我发展提供目标指南。加强评审重点环节管理,压实用人单位和申报人员的责任,逐步实现对申报人员实地核查全覆盖,不断健全财政部门常态化联审复核机制,切实保障评审公平公正。促进评审结果与会计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

3.强化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将诚信作为选拔会计人才的基本条件,加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构建涵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信用评价、信用修复机制的会计诚信体系,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行业形成自觉践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的良好风气。支持会计行业协会发挥自律监督作用,常态化开展诚信宣誓和警示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三、系统全面“育”,健全会计人才培育机制

1.选育会计拔尖人才。充分利用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平台载体,择优推荐省内优秀会计人才参加选拔,不断提高我省入选人员的数量和比例。积极推动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在会计领域的实施,完善遴选管理,培养造就一批专业水平省内领先、具有成长为国内一流人才潜力的领军人才。

2.壮大高端会计人才队伍。聚焦培养会计行业中坚力量,常态化开展企业、行政事业、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行业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重点加大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顺应数字化变革,加快培养财会数智化人才,推动会计行业转型升级。服务“走出去”战略,锻造专业化涉外会计人才,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紧跟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培养高端会计咨询人才,助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加强会计后备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发现机制,搭建会计后备人才多元化成长平台。开展会计青年英才培养,推动人才培养关口前移。不定期组织财会知识大赛,鼓励青年人才参与会计重点课题研究,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建立“师徒结对”制度,鼓励拔尖、高端会计人才入校入企为在校生和新入职会计人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服务,助力青年人才更快成长。

4.强化会计中介行业人才培育。探索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人才培育新模式,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试点,推动会计行业协会与院校利用各自资源、品牌、人才等优势,在实习基地搭建、双向互派师资、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试点,探索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联合院校开展行业人才定向培养。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创建人才培养学校,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加大代理记账行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5.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升。构建新时代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持续巩固继续教育制度,丰富继续教育内容,拓展继续教育形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进一步发挥在会计人员知识更新、能力提升方面的基础性制度作用。常态化开展会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培训,重点加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和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等群体的培训,不断提升适岗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培训资源整合与共享,发挥好载体功能。

四、精准有效“管”,健全会计人才管理体制

1.完善横向纵向协同机制。构建省市县分工明确、贯通协调的管理格局,强化省级财政部门对省域会计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落实市县财政部门管理本区域会计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围绕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完善政策措施。构建财政部门与组织人事、人力社保、教育、税务等其他部门、会计协(学)会的横向协作机制,形成管理合力。

2.深化会计人员数字化管理。发挥浙江数字化改革先行优势,依托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浙江会计之家载体功能,实现会计人员信息横向纵向多维贯通,完善会计人员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推进会计人才库建设,搭建会计人才公益服务、社会导师推荐等公共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探索建设会计专业在校生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对接平台。鼓励市县依托浙江会计之家创新会计人员管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