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谈心社
网易新闻原创栏目《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谈心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20 小时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20 小时前  
ENRAN解谜局  ·  璇玑崩云赋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不要太尊重你的孩子 ·  5 天前  
厦门日报  ·  刚刚,台湾又震了!福建网友:震感明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谈心社

让无数女生舔屏的羽生结弦,简直非人类!

谈心社  · 公众号  ·  · 2018-02-21 12:07

正文


冰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你看到他,脑海里就会浮现这句话。


清丽的冰上少年,眼神坚毅,每一次冰上的舞动都是惊鸿之姿。


羽生结弦,在昨天的平昌冬奥会上,又一次书写了他的传奇。




连续66年无人卫冕的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羽生结弦做到了。



因为右脚踝受伤,冬奥会前两个月他没能踏上冰场一次。


毫无适应性的比赛,休养三个月后他第一次面对的就是奥运会的现场。


甚至上场前,他还打了止痛针。



央视解说员陈滢说:他是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不畏惧风暴,因为他就是风暴。


为滑冰而生


12次打破世界纪录,66年来最年轻的金牌得主,同一赛季实现大满贯,如今花滑称神的,只能是羽生结弦。



曾有记者采访他:你在备战的时候会在意其他选手在做什么吗?


他笑着回答:可能只有别的选手在意我在做什么吧。


他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如他所言:“奥运冠军什么的、世界冠军什么的,都没有关系。我丝毫没有失去动力,我还想要变的更强大。新的敌人就是我自己。”


一次四周跳,两次四周跳……他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为花滑开辟新的突破口,也刺激着后来之人,逼着对手前进。



从总分无人能达300分,到300分成为运动员站上领奖台的底线;


从男单只能跳出两种简单的四周跳,到能跳出4A以外所有的四周跳种类,仅仅两年时间。


羽生结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而他就算死,也要死在冰场上。


2014年自由滑中国站比赛练习时,羽生结弦与中国选手闫涵相撞。


有人评论其激烈程度“像是两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迎面相撞。”


腹部狠狠砸向冰面,下巴也被项链割出一道大口,羽生的头上血流不止。



教练劝他“不一定要做主角,身体最重要”,媒体讨论着他应该要退赛了。


可是简单包扎后,他还是站在了冰场上。



平日里,他是温和有礼的谦谦君子。但对滑冰,他从不让步。


置之死地,才能重生。


短短四分半,他摔倒了五次。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



和着《血色魅影》的曲子,他跳跃得坚定又悲壮,让人看着满满心疼。


“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花滑运动员的做法。”


2014年索契冬奥会,19岁的他夺得金牌并不开心,一直懊恼着自己的失误。



对他来说,这枚金牌来源于对手更大的失误,也有舆论说这块金牌是捡来的。


2015到2017赛季,加拿大分站赛、四大洲赛,他皆获得银牌。


人们感慨:羽生结弦原来也只是凡人,会失误,会低谷。



而羽生结弦一次次跌倒后爬起,为观众献上新的惊喜:“我为挑战而活,如果失败了,就由此变得更强。”



天生的玛丽苏人设


他是一个没有社交账号,甚至没有手机的“非人类”。



他全部的专注,都在冰场上。


天生哮喘,羽生结弦的每个动作又都干净利落,不断完成新的创举,每每亮相,都能收获粉丝无数。



看羽生结弦的比赛,总让人忘记了这是一项竞技体育。


超高的技术配合绝美的音乐,其中的艺术性,足够感染所有人。


有网友把羽生结弦冬奥会的《SEIMEI》与电影《阴阳师》的原版相对应,其动作契合度,几乎完美。



用“漫画里走出的少年”形容他毫不为过。


他的名字和颜值天生就是玛丽苏男主人设。



他是凭文化成绩考入早稻田大学的学霸,所修专业是人类情报学。


他出了两本自传,甚至于他所说的话也被集合成书《羽生结弦语录》。



智商在线,颜值加分,冰场上他是眼神犀利的阿修罗。



但他在生活里又是软萌的小可爱,一颦一笑都让迷妹们沉醉不已。



比赛前,他会听燃值满分的“中二”歌曲,还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




比赛后,盯着金博洋手上的劳力士无法自拔。



为了不打扰队友的采访,爬着溜过。



谁能逃得过这样的反差萌?



笑起来可爱到想捏一捏,吐舌头让阿姨粉们酥掉半块心脏。



最开心的事情,除了滑冰,还是滑冰。


他为花滑而生,也因此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无国界的世界宠儿


解说员陈滢说:他值得世间一切的荣耀和美好。


外媒也从不吝啬对他的赞美:对比那些试图与他抗衡的地球选手,他来自另一个星球。


“你不喜欢日本,但你应该喜欢羽生。“有人说他是唯一一位让人忘却国籍的选手。


羽生结弦宛如落入凡尘的精灵,一切历史的浑浊在他这里都变得澄澈透明。



平昌冬奥会上,最后获得亚军的宇野昌磨成绩出来时,羽生结弦的第一反应不是庆祝自己的两连霸,而是拥抱了身边无法获得奖牌的中国选手金博洋;




上场前他会用中文鼓励金博洋说加油,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后他会用中文说谢谢;


血色魅影事件后,他到处找闫涵想询问她的伤势。


不论精灵还是天使,王子还是神祗,越了解他就越发现,他完完全全担得起。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9.1级的大地震发生时,17岁的羽生结弦正在家乡仙台的冰场里练习。


冰场毁坏,家乡的每个人都在与死神斗争,而羽生结弦面对的是让他难以取舍的抉择。


“这样继续滑冰,真的好吗?”


他抱着这样的歉疚感,在六个月内接了近60场冰演,将所有的演出费用都捐给了仙台灾区重建。


他为受灾者们创作了专属的表演滑,用自己热爱的事业尽全力安慰家乡的人们。



和小熊维尼一天生日的羽生,每次比赛他都会带着印有维尼熊的纸巾盒。


而每场羽生的比赛结束,你会惊讶地发现冰场上下起了“维尼雨”:粉丝们纷纷向台下扔羽生最爱的维尼熊玩偶。



这满满两车的维尼熊,最终目的地都会是当地的福利院。


“努力会说谎,但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他用他的努力和善良,坚持和感恩,把花滑带入了人们的视野,给了粉丝们向更美好世界出发的动力。


与他相比,那些得过且过的人生实在令人羞赧万分。


失误之后,他会用更大的决心面对。



他不多言语,用飞跃的身姿,吸引了无数人拼命追赶。


爱他的粉丝们亲切称他为“柚子”,记得他曾说:“记着我的名字,很多人来看我的比赛,我就想这是何等的幸运啊。”


我想,会有更多人想对他说,“遇见你才是何其有幸。”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